龙口市:一场跨越 70 年的重逢

作者作者

他们,一位 96 岁,一位 94 岁,两位抗美援朝的老英雄,一场跨度 3000 公里、时隔 70 年的再相逢……12 月 10 日,在中国军视网的一场直播,戳中了全国无数网友的泪点。这场重逢,见证了一份历经战火洗礼的战友情,一幕幕令人泪目的画面,也带着大家一起走进了属于他们的珍贵回忆。

高万功,1946 年入伍,194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中,先后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开封战役、淮海战役、上海战役。1950 年 11 月入朝作战,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四次,三等功七次。1952 年被评为「战斗模范」,1955 年荣获解放勋章。

何伯超,曾经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1950 年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荣获三级人民英雄证书、朝鲜军功勋章等。

高万功曾服役于原陆军第 26 军 78 师 234 团 1 营 3 连。1950 年 8 月,高万功所在部队接到命令全部参与抗美援朝。他回忆,他们打的第一仗是在风贺里,美军把大桥炸了,战士们只能趟水过河,水直接没过大腿,战士们都穿的棉裤,过河之后,行动起来很困难。但身为尖刀班,遇到敌人后战士们也仍然冲在最前面。

风贺里的这场战斗异常激烈,从白天打到晚上。何伯超在这次战斗中身负重伤,时任班长的高万功冒着生命危险将他背下战场,送往了救治点。最终,高万功所在的部队赢得了这场和美军首次交战的胜利。

「感谢他的救命之恩,这是我的心愿,就算我不在了,也要让我的后辈继续完成我的使命!」在生活中,何伯超经常在家人面前,提起他的心愿。一次偶然的机会,何伯超老战士的亲人在一档电视节目《寻访英雄》栏目中,听到了「高万功」的名字。得到消息后,全家人欢欣鼓舞,激动万分。何伯超的女儿何利平也在第一时间与军事网取得了联系,几番周折后,终于在 10 月中旬联系上了 96 岁的老班长高万功。

「这次见面,是我父亲一直以来的心愿,很庆幸在我父亲有生之年还能找到高万功老人。」何利平告诉记者,家人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联系、打听高万功老人的情况,并决定从四川省泸州市来龙口。

「老班长,我又来向你报到了!」12 月 10 日上午,94 岁抗美援朝老战士何伯超从四川省泸州市,辗转 3000 公里来到龙口市,终于见到了 96 岁的老班长高万功。这是他们分别 70 年后的首次重逢,千言万语,化成一个敬礼,现场画面感动着在场所有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一声「何伯超!」一声「老班长!」他们仿佛回到了 70 年前。话今朝,忆当年,两位老人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眼角泛起泪花,相互搀扶着久久不愿松开。

这场相聚在他们彼此心中沉淀了太久太久,想说的话更是太多太多。从过去的峥嵘岁月,到如今的大好山河,从工作经历到离休生活,话题始终没有间断过。两位老战士越聊越开心,越聊越起劲,情到浓时,还和小学生一起合唱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12 月 11 日上午,何伯超和老伴、女儿来到高万功家里告别。两双饱经沧桑的手又一次紧紧地握在一起。「我们全家要感谢高万功,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们永远感激他。」说着,何伯超端起茶杯,高万功也不约而同,以茶代酒,碰杯仰头喝下。

「你是我最想念的人,你要保重身体,我还会来看你的,再见!」起身、握手,何伯超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底气十足地对高万功说。在场的人们眼睛湿润了,大家一起送一家三口向门口走去。突然,何伯超转过身,向老班长敬礼。看到 70 多年没见的老战友迈出了家门槛,96 岁的高万功竟双手扶着助力器向门口移动,不让家人帮着,亲自送别老战友,「你多保重,我等着你。」

一声嘱咐,一生战友情。出了家门,何伯超再次向迎面走来的老班长敬礼。由于不能长时间走动,高万功扶着助力器来到北侧小屋窗户前,挥手送别老战友。

正往车子方向走的何伯超和老伴、女儿透过二楼窗户玻璃看到了恩人,停下来抬头举手向恩人告别。「多保重,老班长,我们还要为国家出力啊!」声音依然有力,这十足的底气,既透射着两位老战士血浓于水的战友深情,更饱含着老英雄对国家的赤胆忠诚!


作者 龙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