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作者
作者

高远,山东历城女史,蕙质兰心,风姿绰约,观之有出尘之姿。幼承庭训,于其父指导下,临池不辍,由二王而及褚、颜等诸唐书家,其下习练所及宋元明清诸代名家,苦练功夫不论寒暑,已历近卅载。进而登堂入室,得窥书艺之三昧,尤以小楷见长。

观其书,可见其功力之深厚,更可见其于继承传统基础上所表现出的个人气质及时代气息。尤为难能可贵者,是其于苦练传统技法之同时,注重修炼自身的理论文化内涵。读书至博士,为其博览群书提供了得天独厚之便利,进而融会和合,发乎情,书之于绢素,呈现满纸之书卷气。

《道德经》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此为书法艺术所追求之境界。可知书法不但抒写其情,亦当表现自然百态变动之形象,高远的书法就具此境界。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以文字书写形式称为艺术品的,究其因大致有二。一个原因是中国汉字系象形文字。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书」,即写字,书者「如」也,字被书写出来应如书写者心中对于物象之把握与理解,同时又反映书写者书写过程中的情感反应。如此,因情生文、因文生情的字也就升华至艺术境界,具有了艺术价值。另一个原因是中国人用毛笔这个工具书写。「书」,形声,从聿,聿即笔,毛笔的神奇在于其铺毫抽锋而极具弹性,所以能宽细收纵,变化无穷。因此,以毛笔为工具书写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字,便成为一种艺术。

在此基础上,以美学观点来考察研究书法之用笔、结构、章法也就成为可能。

观高远之书法作品,尤其小楷作品,可见她对于中国书法渊源探究以及书法内在艺术规律研究之用力。她用笔一以贯之,顾盼神往,一气呵成,连绵不绝;她的书法结体严谨,平奇相生,筋骨血肉组合相得益彰,恰到好处;章法布白前后管领,首尾相盼,既有主题,又有变化,可谓得中国书法境界之三昧也。

正如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所言:「意在笔前,然后作字。」此似可作为高远创作状态的一个比喻。


作者 牛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