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激荡泉城大地




2018 年,对济南而言意义非凡。这一年,「新旧动能转换」这个关键词牢牢占据济南 c 位。
自 1 月初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把济南定位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区以来,济南响亮提出:2018 年是先行区建设元年,举全市之力推进攻坚,用「济南速度」在新旧动能转换上「争先」,使先行区这个沿黄河两岸布局、规划面积 1030 平方公里的发展载体建设马不停蹄、日新月异。
3 月,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总体规划向社会公示;4 月,济南发起设立总规模不低于 2500 亿元的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基金,以政府出资引导带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同月,实施携河北跨的基础设施「三桥一隧」的黄河隧道工程率先开工建设;8 月,投资 1500 亿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山东科学城、国际会展中心、黄河公园一期工程、安置西区一期工程等 8 大引领型、支撑型项目集中开工,全面引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核心区建设。
拉开建设框架的先行区怎么发展?在 10 月举办的「国研智库·新旧动能转换泉城论坛 2018」上,中共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提出「五个先」:即坚持产业领先,争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坚持改革当先,打好优化发展环境的攻坚战;坚持创新争先,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坚持开放抢先,打造对外开放合作的新高地;坚持实干为先,勇做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者。拥河发展、两岸辉映、共同繁荣的崭新格局正在形成,一个理念先行的引领之区、体制灵活的活力之区、产业高端的前卫之区加速崛起,济南正阔步由「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
动能转换,除了载体建设,产业是核心、根本。为此,2018 年,济南加快布局发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产业金融、现代物流、医疗康养、文化旅游、科技服务十大干亿级产业集群,探索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并举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并取得可喜进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双双突破 3000 亿元,其中,浪潮、重汽不断突破核心技术,销售收入均破千亿元大关,还有重汽全球首台 14 级无人驾驶电动卡车在天津港投入使用、被称为「超级计算机界的下一顶皇冠」的神威 E 级原型机在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启用等在量子科技领域,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落户济南,量子雷达、量子芯片在济南实现产业化;在现代物流领域,产业规模预计突破 1000 亿元,济南国际内陆港成为全国首个「国家智慧物流创新先行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十大干亿级产业的加速崛起,是济南人凭着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在砥砺奋进中取得的,不仅体现了新动能主导未来经济发展的示范导向,也是济南走在前列、扬起龙头路上勇攀高峰的最有力佐证。
势已起,怎惧风雨。2019 年,济南将继续擂动新旧动能转换的战鼓,在挑战中不断淬火、于创新中勇往直前,书写新的记录。
见证
行走在济南,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澎湃动力和强劲脉动。在这场关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建设大潮中,编辑部曾多次深入一线采访,见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成长的铿锵步伐,感受十大千亿级产业加速发展的风采,报道着每一项新突破的利好消息,并推出《新动能新济南》专题。此外,我们还承担了「国研智库·新旧动能转换东城论坛 2018」会务工作,汇聚众智、群策群力,为济南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助力。
作者 凌清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