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青岛,将城市幸福翻倍





人们评价自己所生活的城市,可能是方方面面的细节;人们对于「幸福」的定义,也是从生活的细枝末节出发,将这两点串联,一座城市给予人们的幸福指数评价当中,定然有文明大爱、和谐平等这一部分的内容。
不可否认,文明程度的高低是衡量一座城市发展水平的最好方式。而在青岛,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就能发现,主动礼让斑马线的并非是一两名司机;主动捡拾路边垃圾的也并非是固定的几名学生;为环卫工提供热水热饭的爱心驿站并非一两个……除了这些,还有那些站在街头,风雨无阻指挥着行人和车辆的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那些支教教师换了一拨儿又一拨儿,但却从未间断的爱心支教队伍;那些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拼搏进取的敬业之人;那些勇于挑战生活艰难,对亲情不离不弃的人们……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灵魂。而这些人,他们生活在青岛,他们为青岛城市文明水平的提升默默地做着贡献。而当我们去一一细数这些,那种「幸福感」油然而生,比之更甚的是发自肺腑的「自豪感」。
文明的青岛,像「大爱」的助燃剂,将城市幸福翻倍无数。
评选,是对心灵的启迪,
更是心照不宣的相约
在青岛的街头巷尾,每天都有好人好事在发生和传播,而往往在这种时候,中国人的「低调」性格显露无疑,「做好事不留名」可能是很多人的选择。自 2012 年 4 月开始,青岛市文明办开展了「文明市民」月评活动,每月评选表彰在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个人。这个评选仿佛给予了「青岛好人」一个平台,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正能量传播,时至今日,已评选出文明市民 800 多人,而他们当中,更有成为「感动青岛」道德模范、省级乃至全国道德模范的获得者。
对于这样的评选,青岛资深媒体人韩静说道:「对于文明市民的评选,更像是挖掘生活中的『大爱之光』,让所有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都能感受到好人就在我们身边,发现社会的和谐美好。与此同时,这样的评选又成为了一种媒介,让他们当中更具代表性的人物精神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升华,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对青岛的文明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青岛市市南区八大关街道的王思源大爷是一位退休干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一直关注着「文明市民」的月评活动,每次评选开始,他都会参与网上投票。「投票之前,还是要看看每一个候选者的人物事迹,我觉得这个过程对我自己来说就是挺享受的一件事,读『好人的故事』心情都是愉悦的,直到把所有的故事都看完,我再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投票,虽然我知道自己的那一票可能微不足道,但这也是我的选择,和对文明的支持。」王大爷如是说。
每年的「感动青岛」道德模范评选就是像是岁末年初不变的约定。近日,2018 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评选结果揭晓,唐嘉陵、崔风业、李英军、李全花、徐立强、马嘉卉(九月家人)张闪玉、曲常迅、裴洪翠、吕升良最终成为了 2018 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志愿者团队成为 2018 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群体。颁奖现场,很多人被他们的个人事迹感动,一次次的流下动容的泪水。十几年来,每一次的「感动青岛」都是心与心的对话,让人们从精神上感受社会正能量,为他们平淡而不平凡的人生喝彩,而这些道德模范,也在成为人们心中的榜样,以榜样的力量不断带动身边人。
作为「感动青岛」的忠实观众,市民乔女士感慨遭「我们对于『感动青岛』道德模范除了敬佩,也有对自身的鼓舞。他们孝老爱亲,日复一日的坚守着『小家』;他们见义勇为,在面对危险时从未犹豫:他们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他们诚实守信,信念成为他们人生的座右铭;他们助人为乐,将无私奉献融入生活。每一个人物的每个事迹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会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关注『感动青岛』这么多年,已从最初单纯的感动,变成现如今对自己生活的思考,这是一种思想上的转变,也是对心灵的净化。」从环境到人文,文明青岛的发展
脚步稳定向前
「现如今,我们即墨区的城市环境越来越好了,绿化越来越美观,城市品位也越来越高,现在再看即墨,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青岛市即墨区居民刘先生赞叹道。近年来,青岛市即墨区全面对标青岛主城区,扎实贯彻美丽青岛 3 年行动计划,以「绣花功夫」精细管理城市,空间环境洁净有序,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据了解,即墨区针对青岛蓝谷、地铁 11 号线沿线等重点区域,实施市容环境秩序专项治理,排查整改违法建设、违规广告等 8 类 5120 项问题,整治区域城市品质显着提升。小商品城、厨具商城等「五城」周边是展现「千年商都」风采重要区域,对鹤山路、佳乐家路口等重点商圈周边实施区域性综合整治,拆除违规广告牌匾 2.59 万平方米、私搭乱建 1.2 万平方米;升级改造门头牌匾 1.4 万平方米,整饰粉刷建筑立面 3.69 万平方米。落实即查即拆措施,健全新生违建网格责任监管机制。10.4 万平方米新生违建实现「早发现、快清理」,存量违建实施分类稳妥治理,累计拆除 6000 余处 167 万平方米。
除此之外,全面开展停车秩序规范整治行动,施划路沿石以上停车泊位 7300 余个,设置花箱等物防隔离 1200 余个,智慧停车项目已上线试运营,在泰山二路等 7 条市政道路建设路内停车泊位 2300 余个,有效缓解停车难。规范管理露天烧烤、马路市场等。通过持续整治规范,362 家露天烧烤经营业户全部退路入室,大同街旧货市场、新昌街等 33 条马路市场化堵为疏、还路于民,对占路经营、店外经营实现常态化监管。同时,落实落细「街长制」,充分发挥各级街长定期巡查、及时劝导、协调反馈、监督落实职能作用,严格按照「巡查一交办一处置一督查一销号」工作机制层层压实管理责任。截至目前,「街长」已排查整改问题 2253 处。
青岛市即墨区文明办相关人员介绍,「自 2017 年以来,青岛市即墨区同步推进户外广告、门头牌匾、城市色彩、箱体杆件、夜景亮化、违法建设治理等整治提升工程。对全区城镇范围内排查建筑物破损、与相邻区位环境色彩不和谐、色彩强烈刺眼、色度饱和浮夸、涂层斑驳脱落和未明确责任人的楼面、幕墙等进行更换或修补,并实施立面清洗粉刷,有序调整优化城市色彩。截至目前,已粉刷建筑立面 35.2 万平方米。」
经过几年时间的大力宣扬,礼让斑马线成为青岛街头巷尾的一道风景。从一开始公交车、出租车的引领和带头,到现如今私家车车主们也形成了这样的好习惯。对此,交运温馨巴士驾驶员贾立杰深有感触。经过努力,青岛市礼让斑马线行为已经卓见成效。
近几年来,随着礼让斑马线活动深入开展,文明交通出行渐成风尚。贾立杰从活动开始之初,就积极倡导这一文明行为,主动礼让行人。贾立杰表示,「礼让斑马线」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行人和驾驶员发生危险的可能,对双方都是好事。
「以前经过没有信号灯的斑马线时,需要非常小心,很害怕行人突然出现,有时候我们礼让了,其他车不礼让,甚至有的车辆加速通过,造成事故隐患。」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此类情况发生,贾立杰自创了「礼让牌」;当公交车驾驶员要停车礼让时,从左侧车窗将「礼让牌」伸出去,警示左侧车辆有行人要通过,唿吁其他车辆一起停车礼让。「以前我们停车礼让,后侧车辆由于看不到行人,有的会不停按喇叭催促,甚至有可能会勐打方向加速通过,这样更加危险。自从使用了『礼让牌』,左侧车辆基本都能主动停车礼让了。
文明乡村,幸福热闹家家乐
刚刚过完春节,或许还是有很多人在感慨城市的年味已不像从前。人们憧憬着喜庆祥和的过年滋味,也羡慕着热闹欢乐的乡村氛围。在青岛,文明村庄的新气象令人赞叹。
青岛平度市仁兆镇韩家疃村积极推进文明实践工作,发动村民加入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组建庄户学院,利用「菜单式」教学方式,面向广大群众开展理论宣讲、主题教育、文化传承宣传服务活动;成立「庄户剧团」,鼓励民间剧团创作,以「柳腔」展演、文艺汇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新思想,赞美新变化;壮大「沽河驿站」志愿服务队伍,成立夕阳红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服务分队,广泛开展扶贫济困、敬老助残、保护环境、维护秩序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以点带面、以线带片,韩家疃村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规范化化长效化,致力于打造走在全镇乃至全市前列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
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立,平度市仁兆镇韩家疃村文明实践工作逐步推进展开,村庄从村容村貌到群众的精神面貌,都变得「不一样」了。新春学习新时代精神,了解新农村政策。从党员干部到一般群众,都爱聚到一起,打开手机「学习强国」APP,学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了解党中央关于新时代、新农村的最新政策。此外,志愿者加入新春大扫除。今年,常常看到一些年轻的「沽河驿站」志愿者们往来于孤寡老人、残疾人家中,帮助他们打扫卫生,过一个干净爽利的新年。春节期间村里安排了满满当当的节目,有「庄户学院」话新春,有「庄户剧团」闹元宵,节目精彩纷呈,形式新颖多样。
青岛胶州市三里河街道刘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加强村庄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整合各种资源,成立了「一缕阳光」、情系民生、文化志愿 3 支文明实践队伍,下设 8 支小分队,在村庄管理、民生服务、文化振兴上发力,通过「一讲三践行四培养」,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努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刘家村样板」。
据了解,青岛胶州市三里河街道刘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立「党员先锋」志愿小分队,以党员为主体、街巷为网格成立横到边、纵到底的村级卫生网格,努力营造「一名党员一条街巷、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生动格局:成立宣讲志愿者小分队,深入开展「理论惠民」宣讲,积极向村民广泛宣传解读党的「三农」政策和强农惠农富农举措;成立移风易俗志愿小分队,引导村民主动摒弃封建迷信和陋习:成立由党员组成的爱心联盟小分队,发挥党群互助作用,党员牵头帮扶弱势家庭,定期走访村庄老人,自发为困难群体捐款;成立文明管理小分队日常维护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根据群众需求合理安排活动;成立了邻里艺术团、心连心艺术团,精心组建了 10 余支表演队伍,文艺骨干近 200 人,每年开展演出达 200 场以上,创作出了 60 余个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节目,免费为群众演出,让村民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明教育、提升文明素质。多支队伍相互协作,文明之花遍地盛开。现在的刘家村,村容整洁、安定和谐、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移风易俗、欢乐祥和,村庄呈现出一派和谐文明的新气象。
幸福的定义有很多,可以是财富收入,可以精神收获,当我们去品评一座城市的幸福指数,逃脱不开的是人们对城市文明的关注。文明青岛,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安心奋斗,骄傲从容,让奋斗在这里的人们暖心动容,释放骨血中的大爱情怀。这样一来,城市幸福已翻倍,个人的幸福也追随起来。
作者 魏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