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与体育:以体育产业赋能城市发展

作者
作者

青岛,一座青春之岛、创业之城,也是着名的「帆船之都」「足球之城」「田径之乡」,是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首批 40 个全国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之一,体育产业发展在青岛有着坚实的基础,也同样拥有着广阔的空间和光明的未来。

近年来,青岛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突出山海特色,在帆船、水上摩托、台球、网球、足球、马拉松等领域举办了一系列重大赛事活动,以此带动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实现了长足发展,展现了活力之城、青春之岛的特有魅力。此外,在建设高质量体育场馆、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做大做强体育产业基地、推动职业体育发展等方面,青岛也做了大量工作,实现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持续保持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并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体育」格局。

对青岛而言,发展体育产业不仅有优势有基础,更有必要。因为它是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的一股重要力量。乘借国家「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的政策东风,头顶「帆船之都」「足球之城」「田径之乡」等名片、光环和美誉,青岛迎来了体育产业发展的最好时代。

通过各项扶持政策的出台,体育产业可谓 C 位出道。随着入围全国首批 40 座「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之一,青岛再次站上了新的风口。与此同时,青岛的体育产业也找准定位,切入青岛国际时尚城攻势,借力攻势又助力攻势。日前发布的《青岛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 2021 年作战方案 3.0 版》中,时尚与体育战役明确提出,以发展帆船、足球、冰雪、马术、电竞、自行车等龙头产业,精准聚焦产业集群。

时间回到 2001 年,借承办奥帆赛、残奥帆赛的机遇,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中国「帆船之都」的战略决策。2008 奥帆赛、残奥帆赛成为青岛打开帆船世界的钥匙,留下了宝贵的奥运财富:中国帆船帆板项目实现了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奥帆中心成为城市标志性景观,奥运文化与城市形象有机结合,形成了「帆船之都」城市品牌的传承。

进入「后奥运时代」,深化「帆船之都」城市品牌综合拉动效应,成为这座海滨城市的主旋律。青岛相继引进了诸多国际知名赛事,例如,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克利伯环球帆船赛、国际极限帆船系列赛、世界杯帆船赛等国际顶级赛事,与自主创办的品牌赛事——「市长杯」青岛国际帆船赛、城市俱乐部国际帆船赛、青岛国际 OP 帆船营暨帆船赛、「远东杯」国际帆船拉力赛、国际名校帆船赛(中国青岛)、「上山下海」青岛企业联赛、山东半岛城市帆船赛、沿海城市帆船赛、「琅琊杯」帆船赛、「青岛—深圳」双城帆船赛等一大批赛事齐头并进。与此同时,通过政府搭建的国际化推广平台,越来越多的社会自主品牌赛事搭上「帆船之都」顺风车,民间资本成为激发帆船赛事活力的「新动能」,企业、个人、政府共同做大原创赛事「大蛋糕」。世界帆联多次表示青岛已成为 2008 奥帆赛后引进国际赛事最多的亚洲城市之一,成为亚洲帆船运动领军城市。

活力十足的国内外顶尖赛事、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健康休闲的帆船运动,「帆船之都」品牌成为挖掘青岛时尚元素、引领市民时尚意识、创新青岛时尚生活、打造城市时尚品牌的平台阵地,更日渐成为展现青岛国际化城市形象的靓丽名片。2018 年 6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上向全球推介青岛:青岛是世界着名的「帆船之都」。同年 9 月,在俄罗斯东方经济论坛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京、原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等五国领导人共同见证「远东杯」国际帆船拉力赛获颁「最佳赛事组织奖」。

「后奥运时代」的青岛,已成为世界帆联公认,在奥运会之后场地利用最好、承办国际赛事最多的城市之一。同时,还相继承办了 ATP 中国国际网球挑战赛等众多国际大赛,并成为 2023 年足球亚洲杯承办城市之一。正是这些国际体育大赛,犹如富矿,让世界更多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青岛,确定了青岛在国际体育界的地位和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激活了青岛体育产业的生命力。

实现体育事业和产业良性互动

此前,青岛体育产业已提出,树立产业思维,培育产业眼光,致力构建「1581」体育产业发展体系,即一个目标、五个关键、八个支撑、一个保障,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体育事业、体育产业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具体而言,一个目标就是积极融入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对标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全力打造全球知名体育城市和全国体育中心城市,助力青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建设,发挥辐射带动和引领示范作用,在服务全省、全国构建体育新发展格局中展现出青岛应有价值。

五个关键包括: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做好《「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和《时尚体育城市发展规划》,将体育产业发展纳入体育事业发展整体规划,发挥引领先导作用,积极探索时尚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引进体育总部机构,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吸引国内外知名体育组织和企业在青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拉长和完善人才链、产业链、服务链、价值链,带动体育产业集群式发展、跨越式发展;培育一批品牌赛事,以筹办 2023 年亚足联中国亚洲杯为契机,申办适合城市气质特点、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国际赛事,加大对社会资本举办高端体育赛事的扶持力度,培育创办自主品牌高端赛事;打造一批领军企业,以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帆船、电竞、马术等为突破,支持企业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打造青岛特色的职业体育精品俱乐部,培育一批实力强、信誉好、技术新、潜力大的优质体育企业;建设一批体育平台。坚持用平台思维做乘法,做大做强青岛体育资源及 IP 交易平台,拓展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体育产业大会等交流平台,用好时尚体育城市联盟、胶东经济圈体育协同发展联盟等合作平台,通过平台整合资源,实现价值倍增。

8 个支撑则包括:一是发展时尚体育。借助青岛国际时尚城建设,普及运动健康、科学健身理念,加强健身指导,完善时尚体育场地设施,广泛开展时尚体育活动,努力让运动健身成为社会时尚;二是拓展智能体育。借助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契机,推动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体育领域应用,支持企业加快智能运动装备、智能场馆、可穿戴设备等运动装备的研发与制造;三是打造新型业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引领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体育培训、策划、咨询、经纪、营销、会展等产业,推动体育与健康、教育、旅游等业态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四是拉动体育消费。紧盯体育领域定制、体验、智能、时尚和场景等消费新热点,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增加公共消费,发展服务消费,促进线上线下消费,全力推动体育消费机制、政策、模式和产品创新;五是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政策研究和制度创新,完善公共财政体育投入机制,加大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力度,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更多差异化探索、首创性改革,争取在全国率先推出一批创新政策和实践样板;六是建立产业基金。发挥财政资金和国有资本的杠杆作用和示范效应,吸引社会投资,设立体育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的体育产业项目的扶持,鼓励体育企业在国内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逐步做大做强;七是办好产业协会。切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引导体育产业联合会提升参政辅政能力、提升市场化运营能力、提升「双招双引」支撑能力,发挥好桥梁纽带和参谋帮手作用,做好企业利益维护、行业自律、环境优化和产业服务等工作;八是建强人才队伍。顺应青岛建设创业城市大势,紧抓人才培养、引进、使用 3 个环节,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培育各类体育产业领域人才,培养造就一支懂体育、观念新、善经营、有闯劲的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产业人才队伍。

一个目标:则是以自身建设为根本,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全局意识,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开放办体育」,强化市场化、平台化、生态化思维,不断解放思想,推动观念创新;坚持「开门办体育」,强化作风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思想、作风保证。

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帆船、足球、冰雪、马术、电竞、自行车等龙头产业,深入推动时尚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以健身休闲业、竞赛表演业、体育用品业、体育彩票业等为主要内容的时尚体育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全球知名体育城市和国家体育中心城市,使时尚体育成为青岛的靓丽名片。

一是,推动体育产业高端发展。通过召开时尚体育产业大会,加快推动体育产业领域的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推动重大时尚体育项目落地建设,加快推进泰山体育产业集团青岛世界体育城、世界羽联总部机构、中国羽协训练基地、山东体育学院产教融合基地、莱西国际足球学院等项目签约落地;加快推进英派斯体育产业园、雷神电竞产业园、体育产业运动中心、西海岸新区奥体中心、亚洲杯专业足球场、中国足球学院青岛分院、博奥莱西市体育综合体等建设。

二是,搭建时尚体育发展平台。用好胶东经济圈体育协同发展联盟、青岛体育资源及 IP 交易平台、白沙湾足球基地、平度奥体中心、胶东城市足球联盟、山东省极限运动(莱西)基地等时尚体育资源平台,加速全市时尚体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拓展时尚体育发展平台,加快建设青岛智慧体育平台,探索建立体育产业发展基金等,实现时尚体育网络化、数据化、智慧化发展;成立胶东五市冰雪运动产业促进会、胶东五市国际象棋发展联盟等,组织胶东经济圈体育联赛,加强交流与合作,扩大山东半岛时尚体育影响力。

三是,举办时尚品牌赛事活动。根据境外疫情发展,稳妥筹办克利伯环帆船赛(青岛站)、中国女篮国际挑战赛(暨奥运热身赛)、第五届「远东杯」国际帆船拉力赛、国际名校帆船赛(中国·青岛),积极申办世界智力运动会、2022 年激光镭迪尔级帆船世界锦标赛。举办 CBA 全明星周末、全国游泳冠军赛、全国击剑冠军赛(第三站)、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中国家庭帆船赛、全国 U 系列田径通讯赛青岛站、全国触式橄榄球分区赛、全国沙滩橄榄球分站赛、中国青少年壁球公开赛、全国青少年游泳 U 系列比赛(青岛站)、全国短道速滑联赛、全国花样滑冰冠军赛。筹办首届青澳国际帆船拉力赛,高水平办好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青岛马拉松、海上马拉松、上合马拉松、崂山 100 公里国际山地越野挑战赛、第五届青岛市运动会等自主品牌赛事。

四是,持续拉动时尚体育消费。创新体育消费引导机制,组织 「你健身·我买单」和「金牌」健身教练进机关、企业、社区活动,联合各大体育场馆开展体育场地优惠订购,组织各大健身器材生产销售企业开展优惠促销,探索试点通过全民健身公共积分、运动银行、消费券等方式鼓励群众体育消费,扩大时尚体育消费规模。大力发展涉体旅游,培育 1 至 2 条全国知名体育旅游线路,推出 10 条时尚体育冰雪旅游线路,激发时尚体育消费潜能。创办时尚体育季,打造青岛时尚体育 IP,引领时尚体育产业发展新风向。

「十四五」开局之年,青岛锚定「全力打造全球知名体育城市和国家体育中心城市」的目标,青岛体育产业的未来图景愈加清晰。青岛将深刻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变化、新需求,大力发展时尚体育产业,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球知名体育城市和国家体育中心城市。

In recent years, Qingdao has leveraged its advantages in abundant resourc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untains and seas. A series of major events have been held in the fields of sailing, jet skiing, billiards, tennis, football and marathon, promot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ports and demonstrating its unique charm as a city of vitality and an island of youth.

Qingdao has the advantages and resources to develop the sports industry, but it is also necessary for the city to do so, as the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in building an open, modern, dynamic and fashionable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national policy of “promoting sports industry to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Qingdao has ushered in the best era of sports industry development with the good reputation such as “Sailing City”, “Football City” and “Town of Sports”.


作者 杨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