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从这里起航

作者
作者

似乎在一夜间,济南由秋入冬了。漫步在甲子湖畔,看泛黄的树叶在枝头旋转、跳跃,而后飘然落下,听不远处传来的欢笑声,感官被各种美好的事物一点点唤醒。回首发现,踏入济南大学这所美丽的校园已 3 月有余。

高考就像一道分割线,寒窗苦读 12 载的我们就此走向了不同的人生轨迹。有幸地是,我来到了济南大学文学院,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一起,在这里绽放青春,起航梦想。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有着千年文脉的济南,人文渊薮,令人艳羡。自幼就梦想成为「二安」那样的俊杰,此番就读文学院,我仿佛如鸟归林,如鱼归渊。因为文学院是济南大学建制最早的学院之一,发展 40 余年来始终秉持着「文心养正,弘毅致远」的院训,坚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为省内外教育行业输送了大批中文师范人才。这里有着一批学术水平超高的师资团队以及良好的学术氛围,着名书法家黄斌、诗人路也等享誉全国。在这里,一代代师生薪火相传,发奋进取,是学子们心之向往的地方。

唐代着名文学家、教育家韩愈在《符读书城南》中说过,「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勤学是获得学识的必由之路。大学,正是知识的海洋,智慧的殿堂,是一个灌注着理想与希望的地方,在享受大学愉悦时光的同时,我们更要好好把握 4 年的光阴,努力挖掘自我潜力和实现自我价值。

当下,于我们而言,正是机遇与挑战交织的时代,它充满着理想与抱负,也面临着坎坷与风险。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赶上了历史的快车,迈入了时代的新征程,这也意味着我们肩负了更加伟大的重任。记得《觉醒年代》中,青年毛泽东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只有自律的人才有可能脱颖而出,成就大事。大学不是我们求学生涯的终点,而是其中的一个节点。不负时光,继续拼搏,踔砺前行,奋发有为,才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模样。俞敏洪曾在大学 4 年中阅读过 800 余本书籍,为他后来创办教育巨头新东方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也充分地说明了今天的读书是为了将来更加丰富的人生,在大学 4 年里充分汲取营养将为我们日后展翅高飞做好铺垫。

100 多年前,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发起者陈独秀先生曾提出了「新青年的六条标准」,在当今社会,我认为新时代青年也应具有六条标准:勤奋的而非懒惰的,思辨的而非从众的,潜心的而非浮躁的,自律的而非放纵的,正义的而非懦弱的,健壮的而非体弱的。加入文学院,我们的人生就正式掀开了新的一页。从此,笔杆就是我们人生腾飞的引擎!

在大学 4 年里,我们要充分把握每一个机会,多泡图书馆、自习室,多读好书,提升自身素养,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不断尝试新鲜事物,发掘自己的未知领域,积极与老师同学交流,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不要放松,更不要懈怠。目标催生信念,信念就是实现自己梦想的罗盘,我们要握紧手中笔杆,或像路也老师一样,桃李芬芳,教泽绵长;或从业新闻,做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者,讲真话,坚持真理;或毅然从军,为部队文化建设增光添彩……我们会在这些看似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凡的事情。

秋去冬来,我们怀揣着最初的梦想,踏上了人生的新征程。抬望眼,星空中、灿阳里、麦田上、校园里,处处闪耀着希望的光芒。我们定会带着骄傲的笑容,步步实现规划与展望,不枉盛世,不负时代,不惜青春,只争朝夕,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我们要用全部的努力,来成就更好的自己,与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同频共振。


作者 陈彤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