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进大墙

作者作者

  在山东省微湖监狱,服刑人员入狱后的第一堂课就是到雷锋展室参观学习,接受教育。
  雷锋,是几十年来中国人的一个精神象征,成为了新时代的道德化身。雷锋精神能不能走进监狱々一个犯了罪的人能不能在雷锋精神的激励下走向新生?微湖监狱的人民警察用他们的行动做出了最好的回答。20多年来他们坚持用雷锋精神教育改造服刑人员,使雷锋精神之花在太墙里艳丽绽放。
  “雷锋”走进监狱
  让犯人学雷锋,多少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用雷锋精神来教育服刑人员,是不是选错了对象?
  1987年,“雷锋班”第四任班长曲建文第一次应邀到微湖监狱作雷锋事迹报告时,也有着这样的担心。出人意料的是,报告会开始后,服刑人员个个神情贯注,鸦雀无声。当他讲到动情处时,全场即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让曲建文深深地感到雷锋精神对这些走在道德、法律反面的人所具有的巨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曲建文报告会的成功使微湖监狱认识到雷锋精神对服刑人员的特殊教育作用。从此他们就把学雷锋作为一项重要教育内容,用制度规范下来,使雷锋精神在监狱这块特殊的环境里绽放出绚丽的光芒。
  为了把学雷锋活动引向深入,监狱制定了学雷锋活动的长期规划,把学雷锋活动与服刑人员的思想改造、与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创建规范化监区、创建文明班组等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宣传雷锋精神,努力用雷锋精神唤醒良知。截至目前,监狱已经组织了20多次学雷锋专题月活动,先后邀请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和张峻、生前领导冷宽、雷锋连连长虞仁昌等,到监狱现场指导学雷锋活动。张峻还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有关雷锋事迹的全部照片,与乔安山
  起,帮助微湖监狱建起了全国监狱系统第一个雷锋事迹展览室。
  被唤醒的良知
  道德缺失,是大部分服刑人员走向人生反面的共同特征。面对高墙电网、戒备森严的监狱生活,服刑人员大多会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缺乏改造信心。为了破除服刑人员的犯罪思想,启迪他们的做人良知,微湖监狱始终把组织服刑人员做好事,作为学雷锋活动的一个中心内容。根据服刑人员的不同情况,引导他们自发地组织起了各种学雷锋小组,常年开展办好事活动。如:生活分监区学雷锋小组根据劳动生产的特点,常年坚持分季节送红糖绿豆汤和红糖生姜茶。仓库分监区学雷锋小组,坚持装运物料,送货上门。四监区学雷锋小组,主动维护、换领、修理矿灯,老弱病残监区的服刑人员也不甘示弱,主动为别人洗工作服,粘补坏胶靴。据统计,微湖监狱已累计成立学雷锋小组260个,涌现出先进班组120个,每年做好事1万多件次。
  服刑人员刘某某,原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曾极度悲观,他参加学雷锋活动后,发生了极大变化,积极做好事,经常帮忙缝被子、修床垫,成了监区最受欢迎的热心人。
  服刑人员祝某身有残疾,在参观完雷锋展窒后,决心用实际行动走出卑微,洗刷罪恶。在征得批准后,托警官购买了理发工具等用品,主动当起所在监区的理发员,长年坚持为其他服刑人员业余理发。
  深入扎实的学雷锋活动使服刑人员看到了自己的价值,雷锋精神成为他们新生之路上的“引航标”。
  重塑错位的人生
  微湖监狱的警察们在管教工作中看到了雷锋精神对一个人由平庸到崇高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微湖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闻全认为,雷锋精神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不受时空限制,不分人群类别的。组织服刑人员开展学雷锋活动不仅具有穿越时空、震撼心灵的强大力量,还能够使他们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悔恶向善,重塑人生。
  春风化雨、滴水穿石。微湖监狱的雷锋精神学习教育活动,已经贯穿于服刑人员改造的全过程,深深扎根在服刑人员的日常行为里。从规范养成,到学习教育,再到文体活动,监狱对服刑人员既严格要求、依法管理,又感化教育、寓教于情。每年中秋节,监狱都组织服刑人员开展发一条短信、寄一张贺卡、写封家书、邮递一盒月饼和举办感恩母亲节、孝贤文化节等一系列道德教育活動;在监狱内开设亲情热线,让服刑人员与家人进行亲情沟通;开展亲情帮教、组织高雅艺术进大墙等活动,使服刑人员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和期望。同时针对服刑人员的改造需要,有计划地建立了“荣誉餐厅”、“监狱月末开放日”,加大了对服刑人员的文化技术教育、心理咨询与矫治和刑释就业指导,使监狱的学雷锋活动开展得更有时代内涵、更有监狱特色、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在组织服刑人员开展学雷锋活动的过程中,一批批曾危害他人的犯罪分子在雷锋精神的导引下,迈着重新做人的坚实步伐走向新生。微湖监狱也因以雷锋精神教育改造人而获得了叫响全国的典型经验,先后荣获了“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先进单位”、“规范执法先进单位”、“全省教育改造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大德无言,大爱无疆。雷锋这个名字正在微湖监狱服刑人员这个特殊的群体中传颂,雷锋精神也和着时代的节拍引导着这些失足者再次踏上新的人生!
  
  编辑 杜启洪


作者 红东 新岸

我们使用 Cookie 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隐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