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百年光影世界

作者
作者

从最初的投影仪、可携式木箱照相机,到中国的第一部有声故事片、第一部彩色电影……电影的发展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又从平面走向立体,不仅诉说着一个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也演绎着不同人生的喜怒哀乐。

对于很多人来说,电影是其生命的组成部分。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青岛电影博物馆,每一处空间都为电影爱好者提供了光影与灵魂碰撞的可能性。在这里,人们感受时光对于电影艺术的眷恋,感慨科技为电影发展助燃,感恩当下时代赋予我们美好的电影时光。

电影与青岛相遇

进入电影博物馆,沿着星河延伸的方向来到「造梦空间」,便开启了穿越百年的光影之旅。作为星光璀璨的「电影之都」,青岛与英国布拉德福德、澳大利亚悉尼等城市一起讲述着各自与电影的美丽邂逅。

青岛,几乎与电影同龄,她记录了时代的印记,连接着历史与现实,也承载着城市的梦想,给人们生活以启迪。在电影博物馆里,一条「飘带」贯穿起了青岛与电影的百年情缘,珍藏着在岁月中留痕的青岛影院故事,以电影蒙太奇手法营造展示景观一条街,亨利王子大饭店、水兵俱乐部、山东大剧院等耳熟能详的名字都镌刻其间。

四时光景「灵动」变幻,让人身临其境般回归到「旧时光」。1897 年,一支德国摄影队在青岛拍摄了一部电影纪录片,反映了当时青岛人的本土生活。从那时开始,青岛就与电影结缘。

1895 年 12 月 28 日,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了电影《火车进站》,那一天,便是世界电影史的开端,时隔四年,在青岛威廉大街亨利王子饭店,也响起了放映机发动的声音。

青岛厅利用 3D Mapping 投影技术,虚实相交地将亨利王子大饭店呈现在观众眼前。在岁月的洗礼中,这座「酒店」仍散发着华贵的气息,让人想起百余年前,那灯红酒绿的西式社交场景,金发碧眼的日耳曼人,时而品着葡萄酒低声交谈,时而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

1935 年,由洪深编剧的《劫后桃花》在青岛拍摄外景,此后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影片,把青岛选为除上海以外的首映地。作为中国电影开拓者之一的洪深,其身影也成为青岛厅一道亮丽的景观,诉说着青岛与电影的情缘,珍存那些岁月的纪念。

从人杰地灵的青岛走出的众多优秀电影人,镌刻在了青岛电影博物馆的一面「影人墙」上。这是利用 3DMapping 技术展示出青岛本土着名电影人、艺术家们的风采,他们脍炙人口的经典代表作品也为中国电影增辉添彩。

「超时空」之旅

在世界厅的光影立柱前,几百部精心挑选的影片影像,从黑白到彩色画面缓缓过渡,电影的前生今世慢慢流转。在此轻轻拨动三棱柱,就可以游移在光影之间,感受影片中的精彩桥段。在世界厅里,博物馆的功能不再是「展」,而是敞开大门邀请更多人来「玩」。

从「造梦空间」逆光前行,漫步在电影展厅「观影创世」,便进入另一个世界。全息投影、VR 体验、绿幕抠像、动作捕捉、电影配音剪辑等前沿电影技术,在这里随意切换。色彩从何而来?抠图技术是什么原理?一系列与电影有关的问题都能在体验中找到答案。

从《指环王》中的「咕噜」到《阿凡达》中的「纳威人」,再到《复仇者联盟》中的「绿巨人」,都生动地诠释了电影科技的神奇。在参观过程中,观众会不经意地被丰富又新奇的科技产物所吸引。在新型 VR(虚拟现实)互动体验区,带上 VR 眼镜,仿佛进入现实版的罗马斗兽场,听着激动人心的《斗牛士之歌》,完全沉浸在比赛场景之中,身临其境的感觉令人印象深刻,在欣赏角斗士精彩搏击画面的同时,也会不断发出惊唿声。

走进「魔镜」体验区,穿越时空与自己隔空对话,享受实时变身的超能力,cosplay 影片中的主演大咖,通过「动作捕捉」技术,抓住人物的动作和骨骼点,实现屏幕影像与体验者动作的同步,通过虚拟时空带来一种视觉享受。变身钢铁侠、恶灵骑士、魔法少女,观众在梦幻与现实的光影空间里体验一场有趣的竞技互动。

此外,后期剪辑制作区域也让观众过足了制作电影的瘾。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影片片段,随意调整片段顺序,讲出完整的电影故事,还可以把亲手制作的影片带走,留下一段别样的体验。不仅如此,还可以体验配音环节,让自己也当一次影片的「声音大咖」,选择喜爱的影片,了解剧中人物的感受的同时,亲身体验一把配音大咖的角色,这种环节让每个人释放自己,挖掘个人的潜能,说不定你的声音会惊艳四座,声中有戏、戏中有声,感受声音的美妙。

留在「拾光里」

在「光影长河」里走累了,二层和三层的综合艺术空间延续着影像的陪伴。步入博物馆的二层,「拾光里」的名字赫然出现,而他们的理念——「你的每一刻,都是首映礼」,也十分有新意。拾光里生活馆结合了电影中的经典元素,打造成为集展览空间、新闻发布、主题餐饮、图书文创、胶囊影院、艺术影厅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

「拾光里咖啡」极具特点,这里将荣获第 84 届奥斯卡 5 项大奖的影片《雨果》中经典的电影元素作为设计灵感,打造出了一个极具影视氛围的开放式吧台区域。卢米埃尔兄弟影片中的火车站台、电影大师乔治·梅里爱《月球旅行记》中的经典月球脸以及影片中父亲留下的机器人等全都萦绕在身边。在这个奇妙世界里,放下尘世中的刻板束缚,让光影世界中的美好滋味,融于精致的咖啡、甜点中,在唇齿间流转。

紧邻「拾光里咖啡」的是集借阅、售卖、沙龙、讲堂、论坛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图书文创阵地,主要推出影视专业、畅销文学、亲子互动、人文伦理等类别的书籍,以及各类影视周边、「拾光里」自有 IP 原创商品等。这里不定期举办各类图书签售、读书沙龙、影视交流、专科讲堂等艺术活动,还推出图书借阅年卡,以满足周边常住居民进行图书的长期借阅需求。

当下十分流行的胶囊影院也成了这里的一大特色。置身其中,六大特色主题包房,3000 部正版超清影片,环绕音效,让观众与那些错过的电影再次相遇,在只属于自己的电影放映里,伸出手放肆触碰那些在眼前跳动又虚无缥缈的光与影。

越来越多的明星演员、导演在这里接受采访,参与活动;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这里参加研学活动;一个又一个有层次、有内涵的展览在这里展出……青岛电影博物馆通过参观者与展品交互体验的方式,让观众切身感受到电影的发展历史,体会到技术发展给电影艺术带来的变化。

郭蓓蓓


作者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