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承道 丹青化境



书画家创作的过程,实际自觉不自觉已达到物我两忘的佳境,正像石涛在《画语录》所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他也。」而清代书法家包世臣在题「执笔图」的诗中也说:「全身精力到毫端,定气先将两脚安,悟入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力难完。」这都是对书画执笔与「气景」态站式概括。
谢其云是一位极具绘画潜力的年轻书画家。他的画或气势奔放,或精致细腻,风格不同但魅力俱佳。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奖。近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国画山水的写生和创作,在技法上有了重大进步。观其作品,能够感受到他对国画精神的执着追求,画中散发出来的洒脱自如和清新脱俗,无不彰显着他「感以无心,廓然无我」的境界。
谢其云十分注重自我的审美意识对传统山水画的精神关照,对艺术传统的深度认知和尊崇,使他从笔墨技巧到心灵的放怀,都拥有了一个较大的空间。他用笔「刚古质朴」,并非刻意设计一种山水符号去描摹山水实景,而是把自己对山林的热爱通过笔墨渗透出来,表达一种山水的精神。从他作品中观摩出的那些具有冲突、对抗因素的画面构成,那些交织、错杂的线组织,不难发现其山水作品既有传统山水的脉络,又有现代画风的笔墨初探,更可以看到他深厚的笔墨功底,那些由浓重笔墨所营造的气象是极富韵味和节奏感的。
谢其云的山水画,用笔之精不舍细微,近处的实景和远处渺茫之纤毫,他都不舍用笔,皴擦点染,透出笔触带来的沉稳气象,一笔不减其力,万笔不舍其精,正是他的审美追求。
谢其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其 1996 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06 年获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师从张志民先生,现任教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中国书画教研室;2005 年作品入选第二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2006 年作品入选第十九次全国新人新作展和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08 年作品入选首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2011 年作品入选回望中国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综合美术作品展,2004 年作品入选「黎昌杯」第二届全国青年国画年展获优秀奖。
编辑 栾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