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画未来十五年发展愿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期,是山东省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实现「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总体目标的关键期,是潍坊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建设一个全新的有特色的人民满意的高品质现代化城市的起步期。编制实施好规划纲要,对于引领潍坊全市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潍坊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共潍坊市委关于制定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0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了「十四五」规划纲要,阐明市委、市政府战略意图,擘画未来十五年的发展愿景,明确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纵观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指标体系等方面,与国家和省规划纲要保持了高度契合,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新阶段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同时又与潍坊实际紧密结合。概括起来,主要呈现「1234」的主要特点:「1」,就是一个新奋斗目标:建成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作为这一战略安排的具体落实,纲要对全市「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部署的同时,对「第一步」的远景目标进行了展望一一到 2035 年,高水平完成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综合实力、创新力、影响力大幅提升,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发展质量效益全省领先,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2」,就是统筹两件大事:发展和安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纲要在部署推进高质量发展任务的同时,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伞过程,从国家安全、生物安全、公共安全、安全生产、经济运行安全、网络安全、应急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在整个规划纲要中,「安全」出现了 133 次,成为纲要中的高频词汇。「3」,就是用三个「新」贯穿全文: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开启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适应新发展阶段,离不开新发展理念来指引,需要构建适应新阶段的新发展格局。具体来说,就是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积极对接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4」,就是抓好四项战略任务:纲要围绕落实市委「一一二三四五」基本工作思路,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就是培强做大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两大主业」,加快突破改革开放创新、新旧动能转换、安全和谐稳定「三大任务」,伞面提升项目建设、营商环境、民生保障、牛态环境「四个抓手」,聚焦聚力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海洋经济、总部经济和商贸流通、文旅教育和医养健康「五大战场」,全而提升潍坊综合竞争力。
「十四五」规划纲要总体上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主要是系统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潍坊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对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进行了分析,提炼出潍坊市积极服务和主动融入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八大优势」,并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全市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对「十四五」乃至 2035 年发展的主要目标进行了安排。提出到 2025 年,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基本建成,全市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生态质量进一步优化,开放能级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城乡区域发展进一步协调,民生福祉进一步改善。特别是提出「锚定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冲刺全国大中城市综合实力前 30 强、加速迈入国内二线城市行列」的发展日标,极大提振鼓舞了全市上下创新实干、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干劲。在指标设置上,聚焦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 5 大领域,共设置具体指标 21 项,分别明确了 2020 年基期值、2025 年目标值,确保纲要实施成效可衡量、可评估、可比较。
第二板块是整个纲要的核心部分,谋划提出了 14 项战略任务和举措:一是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二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构建特色产业体系。三是突破数字经济,培育发展新引擎。四是激活内需动力,拓展消费空间。五是完善基础设施,厚植发展新优势。六是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内生发展活力。七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八是强化区域协同,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九是统筹陆海联动发展,建设现代海洋强市。十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十一是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现代生态城市。十二是深化开放合作,建设高层次开放型城市。十三是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十四是全面依法治市,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第三板块主要提出了确保「十四五」规划纲要落地落实的保障措施,包括全而加强党的领导、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奋斗、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等 3 个方面的内容。
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离不开产业的支撑,潍坊作为全省制造业大市、现代农业强市,「十四五」期间会有更大作为。产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产业兴则城市旺,已经成为潍坊全市上下的广泛共识。潍坊制造业、现代农业基础良好、优势突出,发展前景广阔,纳入了全市「一—二三四五」基本工作思路中的「两大主业」。规划纲要将「两大主业」作为一项战略任务,进行了谋划部署。
一方面坚持制造业立市,扩大制造业发展优势。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广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加快完善智能制造体系,推动机械装备、高端化工、汽车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产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二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壮大声光电和集成电路、高端动力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三是超前布局先导产业,紧盯全球产业发展前沿,推动机器人、高能电池、前沿新材料、激光雷达、磁悬浮等产业快速发展,抢占发展制高点。力争到 2025 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突破 1.5 万亿元。
另一方面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打造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高地。一是搭建高层级支撑平台,高水平建设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产品生产、加工、研发、检测、交易、展示、培训中心。发挥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高品质肉研究中心作用,加快蔬菜、肉类标准体系研发,提升行业话语权。二是塑强现代种业优势,依托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国家农综区国际种业研发集聚区等平台,开展小麦、蔬菜新品种研发推广,打造农业种业「硅谷」。三是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实施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倍增计划,培强寿光蔬菜、青州花卉、诸城畜禽、昌邑苗木等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正大、新希望六和、双汇、龙大、大北农、仙坛、伊利等同内外农牧龙头企业项目,深度推动—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到 2025 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 550 亿元,农林牧渔业产值达到 1100 亿元。
基础设施不仅与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保障。「十四五」规划纲要着重从 4 个方而,对「十四五」期间潍坊全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谋划。
新型基础设施领域,一方面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整体效能,加快市超算中心、「物联潍坊」、5G 基站建设,实现 SG 信号全域连片优质覆盖,打造全省「新基建」先行区和示范区。另一方面实施融合基础设施智能升级工程,开展新能源共性设施建设,推进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提高新基建对智能电网、智慧交通、能源监管等领域支撑能力。
交通基础设施领域,高速方面推进济青中线、明村至董家口、潍坊港疏港高速等建成通车,实现「县县通 2 条以上高速」、中心城区与各县市区 1 小时道路通达。高铁方面推动潍坊至董家口铁路、临朐至沂水铁路规划建设,京沪高铁辅助通道、潍烟高铁建成通车,构建 1.5 小时连接京津冀、3 小时通达长三角的高效密集铁路网。机场方面加快潍坊机场迁建,加密国内航线,开通国际航线,建设特色鲜明的新型空港。港口方面完成潍坊港 5 万吨级航道工程,开展 10 万吨级深水航道预研,具备亿吨级货运量支撑能力;建设小清河海河联运枢纽港,打造省会城市圈黄金出海口。
能源基础设施领域,一是强化电力保障,加大「外电入潍」力度,构建「以特高压电网为中枢、500 千伏电网为电源支撑、220 千伏电网为骨干网架、110 千伏电网深入负荷中心」的智能电网体系。二是提高油气保障水平,推进潍坊港 LNG 接收站建设,规划建设黄潍输油管道复线项目,全面提升油气保障能力。三是强化新能源发展支撑,加快昌邑三峡 300 兆瓦海上风电融合示范项目建设,在北部盐碱滩涂地区规划打造千万千瓦级风光储一体化基地;推行「光伏 + 氢储能」一体化应用新模式,建设 12 座加氢站,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 1200 辆,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氢燃料电池生产基地和氢能示范城市。
水利基础设施领域,实施水安全保障、水旱灾害防御、生态修复、水利信息建设四人工程,抓好胶东半岛战略水源地提质增容、临朐抽水蓄能电站等 25 个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下一步,潍坊市上下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推动规划纲要实施的磅礴力量,奋力开创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新局面!(除署名作者外,图片由坊子区投资合作促进中心提供)
作者 旺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