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

作者
北京奥运会期间,外国人在鸟巢的看台上观看精彩的赛事,听到身边的中国人不停重复喊着两个音節,边喊边挥动双手舞动国旗,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好奇。随后,在国外的各大论坛上,问题层出不穷:“What’s Jiayou in Chinese?”(中文的“加油”是什么意思?)
如何把中文的“加油”翻译成对应的英文,着实有点复杂。如果按使用频率来计算的话,在中国,“加油”二字有五分之一的机会用在往内燃机的油箱里加油类燃料上,也就是英文的“refuel”。在其余五分之四的时间里,“加油”用来表达一种情绪,比喻进一步努力、加劲儿等。在国外的运动场上,同样也可以听到类似意思的英文版“加油”,比如“Go Team! Go!”,“Go! Go! Go!”等等。不过,中文的“加油”并不只用在体育赛事上,人们也用这个词来鼓励别人坚持下去战胜困难,比如在四川大地震中常常看到的标语“中国加油”、“汶川加油”。如果这种情景下的“加油”再翻译成“Go! Go! Go!”之类的英文,就有点不太合适了。
奥运期间,《纽约时报》、美联社、《泰晤士报》网站等众多英文媒体在报道中采用了“Jiayou! Go! Go!”等字样。美国《时代》杂志驻北京记者西蒙·爱勒根特认为,将“中国加油”英译为“Zhongguo Jiayou!”或“Go! China!”是目前为止最为贴切的翻译。也就是说,借奥运会的东风,汉语“加油” (Jiayou)已经成功迈入英语词汇的行列了。
我们应该感谢这些求知欲旺盛的外国友人,要不是他们,我们哪有机会静下来好好琢磨琢磨这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的独特之处呢?
“Jiayou!”,共勉。
作者 杨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