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帆船,感受乘风破浪的魅力

作者
作者

在漫漫 5000 年中华文明的长河里,青岛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年轻到自开埠至今只有短短 130 年的历史。这是一座从来就不缺少美景、风情和故事的城市。旖旎壮美的海滨风景线、「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风景、典型欧陆风格的多国建筑、浓缩近现代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这一切的一切都使青岛这座中西合璧,山、海、城相融相拥的城市,成为中国最优美的海滨风景带。

如今,在这条海滨风景带上,帆船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帆船知名,再现城市魅力

曾经,帆船帆板运动曾被称为「水上贵族运动」。因为,相对于其它水上运动,从事帆船运动不仅需要付出一笔可观的费用,还要精湛熟练的操作技巧。因此,普通人很少会选择帆船、帆板作为娱乐项目,在人们的眼中,它遥不可及。2008 奥帆赛、残奥帆赛犹如一股劲风,将奥运的种子吹洒在青岛的大街小巷,「后奥运时代」的青岛掀起了一股帆船热潮。帆船运动开始展示它「亲民」的一面。每年青岛举行的各种大型帆船赛事,市民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还可以参与其中,帆船运动逐渐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

时间回到 2006 年,「帆船运动进校园」启动,帆船运动开始走进青岛大中小学校,逐渐成为青岛校园文化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元素。经过 10 余年的耕耘,目前已经建立百余所帆船特色学校,30 余所帆船特色示范学校,累计培训万余名青少年。其中,有近 1 万名青少年获得和晋升基本能力等级证书,并向省市帆船队输送近千名青少年后备人才,为青岛打造「帆船之都」夯实了人才基础。此外,青岛国际 OP 帆船训练营暨帆船赛先后吸引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小运动员参加。为加强青少年帆船国际交流,累计选派数百名教练员和青少年运动员赴德国基尔、法国布雷斯特、新加坡等 10 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赛事培训交流活动,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中心授予青岛市「中国青少年帆船运动推广普及示范城市」称号;国际帆联主席约仑·彼得森称赞青岛是普及青少年帆船运动最好的城市之一。

时间回到 2010 年,青岛再次将目光放在全局,启动了「欢迎来航海」全民帆船普及活动后,累计 50 余万人次参与帆船体验,实现了帆船运动与城市生活的有效衔接。

在这一过程中,青岛也加入了奥帆国际「朋友圈」,努力构建时尚体育命运共同体。例如,每年都会参加世界帆联年会、世界奥林匹克城市联盟年会,积极在国际平台上推介青岛城市品牌。并与德国、法国、瑞典、韩国、俄罗斯等 20 多个国家和城市的帆船组织建立友好关系。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与德国基尔周、法国布雷斯特航海节结成友好节庆。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与青岛、海口、秦皇岛、苏州等 20 个滨水城市发起成立中国帆船城市联盟。青岛、深圳等 5 个计划单列市成立时尚体育城市战略联盟。青岛与烟台、威海等半岛 7 市成立山东半岛帆船城市联盟。

值得一提的是,以百年德国基尔周为榜样,以创建自主品牌帆船节庆为依托,自 2009 年起每年 8 月中旬,青岛定期举办青岛国际帆船周,以奥帆文化交流、国际帆船赛事为核心板块,涵盖文化、旅游、普及、产业数领域。自 2014 年开始,青岛国际海洋节整体并入青岛国际帆船周,品牌效应更加彰显。并开始举办首届奥帆城市市长高峰论坛、纪念奥帆赛成功举办十周年高端对话、中国沿海暨山东半岛帆船城市对话、环中国海俱乐部高端对话、亚太休闲船艇峰会等人文交流活动,成立中国休闲船艇发展联盟,签署《沿海城市帆船运动战略合作协议》,发布《国际帆船运动青岛宣言》《环中国海帆船游艇俱乐部青岛宣言》《青岛共识》等系列行业共识和成果。

活力十足的国内外顶尖赛事、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健康休闲的帆船运动,「帆船之都」品牌成为挖掘青岛时尚元素、引领市民时尚意识、创新青岛时尚生活、打造城市时尚品牌的平台阵地,更日渐成为展现青岛国际化城市形象的靓丽名片。2018 年 6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上向全球推介青岛:青岛是世界着名的「帆船之都」。同年 9 月,在俄罗斯东方经济论坛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京、原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等五国领导人共同见证「远东杯」国际帆船拉力赛获颁「最佳赛事组织奖」。

2009 年,国家旅游局授予青岛奥帆中心全国惟一的「国家滨海旅游休闲示范区」。2011 年,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被人民网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十大节庆」。2015 年,世界帆船联合会授予青岛「世界帆船运动发展突出贡献奖」。2016 年,世界帆船联合会、亚洲帆船联合会授予青岛「十年御风城市奖」。2017 年,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授予青岛「中国帆船运动发展突出贡献奖」。国家体育总局授予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2019 年,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被新华网评为「中国首批文旅融合十大节庆」。2019 年,国家体育总局授予「远东杯」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已成为国际标准的开放平台,以帆船为媒,聚四海宾朋,对加快青岛与世界的交融并进,起到了显着的促进作用。

对青岛而言,奥运遗产深度开发、帆船运动广泛开展,使这座城市受益匪浅。然而,帆船运动之所以能够得到人们的喜爱,并在青岛得到推广,归根结底,还是这项运动在探索自然、驾驭风浪、无畏拼搏中所诠释的一种精神。作为竞技运动,帆船比赛是速度和力量的较量,也是技艺和意志的比拼,它体现了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作为一项休闲运动,帆船运动则诠释了回归自然、亲近大海,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它所代表的精神与青岛诚信、和谐、博大、卓越的城市精神融为一体,成为青岛城市精神的拓展。

帆船走进市民生活

对于第一次接触帆船运动的人来说,可能会有很多顾虑和担忧,例如,不会游泳是否可以体验帆船?帆船究竟是如何控制和操作的?一旦离开码头,进入了宽阔的水域,该如何航行及返航等。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这些问题,因为在学习操作帆船之前,都会有相应的教练或有经验的老手带领着你循序渐进,几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练习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因为帆船是靠风力推动前进的,所以当帆船进入相对开阔的水域时,帆马上就会被风扣住,帆一但受力,船的速度会瞬间加快,同时船身自然会向下风处倾斜,会有一种被抛离帆船的感觉。这时一定不要惊慌,应该在教练指挥下,及时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同时你也可以看到本来倾斜的船身在你果断调整下,逐渐恢复到较平稳的状态,让帆船以更快速度在水面飞翔。那一刻,你一定会体会到帆船给你带来的巨大乐趣。

据了解,目前帆船的主要类型有两大类,单体帆船和多体帆船,其中多体帆船又分为双体帆船和三体帆船。单体船是目前最主流的帆船类型,因为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并且价格相对便宜,是帆船入门运动的首选船只;多体帆船是近 10 年开始流行的新型帆船,其速度较普通单体船更快,但操作却相对复杂,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了解。冬季驾驶帆船,一般需要穿着保温服,以防风大、浪大时,体温下降过快;春秋季节驾驶帆船,则只需穿着一般的防水防风帆船裤和航海服即可;而在夏季因为紫外线强烈,建议穿着长袖的轻便的水上运动服装。此外,冬季驾驶帆船,一般需要穿着高帮的航海靴,以保证推帆船下水或上岸时脚不被水打湿;其他季节驾驶帆船,则只需穿着一般的水上运动鞋即可。与此同时,冬季驾驶帆船,一般需要戴较厚的保温的航海手套,以保证能操作帆船上各种绳索和部件;其他季节驾驶帆船,则只需戴一般的轻便水上运动手套即可。除此之外,还需要防晒霜、遮阳帽、太阳眼镜和部分安全装备。

值得一提的是,体验帆船同样有很多礼仪也是需要尊重的。首先,要在征得该船船长的同意后方可登船。登船时要非常小心,登船后将自己个人装备放置在船舱适当的位置,并预防船身倾斜时会移动落入水中。同时要配合船长控制好船身的平稳。其次,帆船会时常保持倾斜或者突如其来的倾斜,尤其是初学者还未能习惯在倾斜的船上活动,因此,时刻都要有一只手抓牢身旁的弦索、舱顶杆或任何各种船上固定的装置都能帮助你站稳或坐稳。如果需要走动,则应身体稍微弯腰行进,保持重心降低,切记动作不可以过勐过快,并注意与横杆相撞,在甲板上走动为了安全永远记得走在上风侧。最后,还要小心垃圾的收纳,不可以将废弃物投入海里。

如果问哪座城市的海景迷人?那答案一定是青岛。这里有风光旖旎的海岸线、碧蓝透亮的海水,美丽的浮山湾畔,帆船与云影齐飞,充满帆船航海梦想的人们时常齐聚在这里,共同描绘着一幅千帆竞发的美景。奥帆中心成为青岛最繁华的聚集地,站在千帆林立的码头上,可以将浮山湾畔的美景尽收眼底。桅樯林立,白帆点点,摩托艇、橡皮艇唿啸而过,蓝天白云、海水蔚蓝而安静,白帆点点在碧海蓝天间纵横驰骋,整个景象犹如一幅油画,美不胜收。这就是「帆船之都」给人最直观的视觉印象。今天,海还是那片海,帆依旧是那面帆,穿梭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奥帆中心,正以一种全新的面貌诉说着百年来的沧桑巨变。生长在这座海滨之城的人们又是何其幸运,伴着大海的唿吸成长。浮山湾畔中的点点白帆与蓝天白云交融,如今,「帆船之都」承载着一座城市的青春与梦想,正在扬帆起航。未来,「全民来航海」和」帆船运动进校园「活动将给青岛这座城市增添更多地魅力和活力。

帆船,已经成为青岛最具代表性的亮丽名片;精彩,在这片帆船运动的热土上继续上演着。熙熙攘攘的奥帆中心码头,停靠着各式帆船游艇,碧波荡漾的海面上,点缀着点点白帆。这幅美好的画面,为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海滨风光增添了新的美景,成为青岛的又一重要标志。后奥运时代,青岛以全球开放的视野构建「帆船之都」,探索出一条传承奥运遗产的特色之路。如今,「帆船之都」已高扬起风帆,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力前行。

Sailing has now become a most typical city card for Qingdao; what’s really splendid continues to exist in this favored place for yachting. At the busy Qingdao Olympic Sailing Center, sailboats and yachts are anchored here and there; white sails are also scattered on the blue sea off the coast of Qingdao. This fancy image adds to the beauty of the seashore view of Qingdao from time to time, depicted as “red roofs nestling in green foliage” and “the blue sea meeting the azure sky”, creating one more city landmark for Qingdao. In this post-Olympic era, Qingdao is embracing a global vision to build a “Sailing City” and to find a unique path toward inheriting the Olympic legacy. Nowadays, such a Sailing City has set sail, carrying the glories and dreams of a metropolis toward greater goals.


作者 石薇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