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船之都」再现亮点

作者
作者

青岛,随着帆船运动的发展,上演着一次次蝶变。

如果想深入了解「帆船之都」,那故事还要从头开始。

青岛不仅是中国现代帆船运动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新中国水上运动发展的摇篮和重要基地,帆船运动伴随着青岛而不断发展。打造「帆船之都」,青岛可以说是拥有了天时、地利、人和 3 个要素。

早在 1904 年,青岛皇家帆船俱乐部就在青岛举办了帆船比赛,这是全国最早关于帆船运动的历史记录,因此,「帆船之都」的底蕴是悠久的。

2008 青岛奥帆赛和残奥帆赛的成功举办,彻底点燃了这座城市对帆船运动的热情,成为青岛帆船运动发展的里程碑。后奥运时代,青岛市政府高度重视帆船运动的发展,将打造中国「帆船之都」,推动帆船运动发展纳人城市发展战略。对青岛来说,帆船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最具标志性的海上运动,更多的是一种拼搏进取的内在动力,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和情感内涵。

与此同时,2008 奥帆赛和残奥帆赛的成功举办也给青岛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奥运财富。中国帆船帆板竞技项目不仅实现了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2008 奥帆赛和残奥帆赛的举办场地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也成为青岛的标志性景观,将奥运文化与城市形象有机结合,形成了「帆船之都」城市品牌传承,推动了青岛文化观念、市民素质和城市管理的革新。

因此,奥帆赛后,传承奥运文化遗产,打造「帆船之都」成为青岛的主旋律之一。2009 年,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帆船运动发展的意见》,青岛市委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和历次市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均明确提出进一步打造「帆船之都」、提升「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影响力的要求,从城市发展的全局思考和审视青岛帆船事业的发展方向,强化帆船运动在城市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于是,一场接一场顶级帆船赛事在这里上演,全球几十个国家的帆船爱好者在这里狂欢。全球规模最大的业余环球航海赛事克利伯环球帆船赛、被誉为「海上 FI」的国际极限帆船系列赛、奥运级别的世界杯帆船赛、由青岛创办的国际城市俱乐部帆船赛……已成为亚洲地区承办国际赛事最多的城市。在引进赛事的过程中更是不断加强了与国际帆船运动界的交流,使青岛帆船运动的整体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助推了「帆船之都」扬帆远航。

与此同时,系列自主品牌赛事活动也日益成熟,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市长杯」青岛国际帆船拉力赛、青岛国际帆船赛、青岛国际 OP 帆船训练营暨邀请赛等帆船赛事活动吸引着众多帆船爱好者参与其中,青岛逐渐成为各类高端帆船赛事的集聚地,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时间迈人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上致辞时指出,「青岛是世界着名的『帆船之都』」。世界帆联主席在中帆协年会上盛赞「青岛模式」。

而帆船,无疑为这座城市注人了新的活力。「帆船之都」早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它向世人展示着青岛独特的魅力,更以一张张风帆为翅膀,随着大海的迈动,让「帆船之都」扬名世界。

中共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曾就青岛体育工作先后作出了「体育事业要发展,体育产业也要发展,青岛体育,大有可为」和「持续发力,推动体育复苏」的指示批示。

2019 年,青岛相继出台了《青岛市帆船事业和「帆船之都」品牌发展十年规划(2019-2028 年)》与《青岛市运动帆船注册管理试行规定》,举办了 2019 年第十一届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2019 第四届「远东杯」国际帆船拉力赛等 7 项重大国际帆船赛事、节庆活动,持续开展青少年及全民帆船普及活动,为进一步推动帆船事业、帆船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0 年,「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建设将以《规划》《规定》实施为引领,向法治要规范,向平台要发展,向市场要效益,助力青岛国际时尚城建设,培育帆船产业发展新亮点,探索后奥运时代青岛「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建设崛起新路径,将「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建设的成果惠及广大企业和市民,助力青岛体育在全市乃至全省开放发展大局中走在前列,成为先行军、桥头堡。

以法治化为引领,深化业务流程再造

法治化建设是青岛帆船运动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以通过深化业务流程再造,让更多的政策办法落到实处,惠及企业百姓。

一是将好事办好,以智慧化、便民化举措实现流程再造。通过推进《青岛市运动帆船注册管理试行规定》行业自律性文件落实,开发线上注册备案系统,推行一站式、无接触审核,让从业者少走路、让数据多跑腿。同时积极拓展「欢迎来航海」全民帆船公益体验微信预约程序功能,开展「帆船进社区」活动,将公益体验与知识宣讲结合,将公益体验名额通过「码上办理」便捷方式普惠市民百姓,扩大城市帆船人口,培育市场消费群体;二是探索出台帆船产业发展常态化促进支持政策。坚持开门纳谏、广开言路,召开帆船从业者意见征求座谈会,逐条逐项认真梳理反映问题,建立推进落实台账,对于当前能解决的马上解决,对于有难度的抓紧研究办理。并积极争取 2020 年设立青岛市帆船赛事节庆活动引导扶持资金,出台资金管理办法;三是推动《青岛市帆船事业和「帆船之都」品牌建设十年规划(2019-2028 年)》分解落实。对《规划》所列目标和责任单位进行梳理,建立《规划》任务分解台账,发相关区市、会办单位,按照规划责任目标细化落实,制定路线图、时间表,做好工作督查。持续推进帆船基础设施谋划和攻坚,对青岛市公益性帆船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梳理,会同相关区市、市直部门、有关专家就码头规划建设推进过程中的有关事项进行交流,对难点、痛点、堵点深入剖析,并就规划中 2023 年所列码头设施实地调研论证。

以平台化为支撑,建平台用平台

通过建平台用平台,在赛事培育、体育消费、区域融通、帆船普及等方面,加大惠企利民力度,实现帆船运动与城市生活的有效衔接。

一是当好「店小二」。秉持服务意识,打造国字号、省字号帆船产业示范项目(单位)孵化器。以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远东杯」国际帆船拉力赛两大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为头雁带动,支持、培育国际名校帆船赛(中国.青岛)、「上山下海」企业帆船联赛等群雁争创国家级、省级示范项目,形成「头雁带动、雁阵跟进」的良好发展格局,厚植自主品牌帆船赛事脱颖而出、加速成长的「热带雨林」;二是当好「宣传员」。着眼于企业复工复产需求和培育体育消费新业态,以「帆船之都」融媒体传播为依托,探索开发帆船线上培训云直播等体育新业态,利用企鹅体育、优酷、PPTV 电视等流媒体大数据平台,构建「互联网 + 帆船」应用矩阵。支持引导从业者成立产业开发协作体,按照体育行业规范,对从业机构、帆船器材和从业人员规范引导,建立统一、自律、有序的市场化赛事和培训体系;三是当好「操盘手」。围绕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青岛市委市政府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战略,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半岛 5 市联合发起成立山东半岛帆船城市联盟,举办 2020 山东半岛城市帆船赛。依托青岛、深圳、大连、宁波、厦门时尚体育城市联盟合作机制,谋划环中国海帆船拉力赛。在运作模式上,政府搭建平台、把握方向,社会主体运作、市场办赛,实现宏观政策引领与微观市场行为有效结合;四是当好「培训师」。扎实推进「帆船运动进校园」第 3 个五年规划实施,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支持帆船培训俱乐部进校园,在帆船特色学校开展「帆船理论进课堂」培训和海上实操培训,委派专业帆船教练授课,举办教师培训班提升师资水平,举办青少年帆船知识竞赛和 2020「市长杯」青岛市第 14 届大中小学生帆船比赛,组织青少年、教练员参加国内外赛事、交流和培训,激发青少年学习帆船理论和参与实操培训的积极性,推进青少年帆船运动普及。

以市场化为方向,强化「双招双引」

面对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服务转型的新机遇,以市场化为主导方向,让市场化在帆船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决定性作用,让多元主体在青岛帆船运动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既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两条腿走路,双管齐下提升市场开发效能。用足用好青岛市体育资源 IP 交易平台,推介好的帆船赛事活动项目上线招商引资。结合全年帆船赛事活动主线,积极对接社会影响力大、行业关联度高的企业品牌,主动招商、精准招商,力争全年新增合作品牌 6 至 8 家,经常性合作品牌突破 30 家;二是尊重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商协会在「帆船之都」品牌市场化、产业化方面的杠杆作用,推动产业链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与青岛市社会组织行业协会、连云港商会、烟台商会、正和岛等 6 至 8 家协会组织建立紧密联系协作机制,让商协会变客为主,从「帆船之都」品牌发展的门外人变为自己人;三是打破行业壁垒,促进帆船与文创、旅游、商务、会展等多业态的融合发展。例如,通过组织时尚体育季文体展演、荧光跑、奥帆美食花园、白色浪潮音乐节、奥帆燥物节、打卡时尚地标等一系列好玩好看、市民游客参与性强的文体、旅游、餐饮项目,打造具有鲜明时尚体育特色的夜经济产业链。使体育创意赋能城市发展,与琴岛通、青青侠等文创平台深度嫁接,以.下游产业链条开发提升「帆船之都」品牌受众度。并积极开发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融入市旅游产品推介目录。

2020 年是全省「重点工作攻坚年」,围绕全市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和全局六大攻坚战、四大阵地战工作部署,青岛帆船产业发展将以三化为载体,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在国际化的基础上,推进帆船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擦亮「帆船之都」城市亮点,助力体育强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青岛市体育事业「十四五」规划等你建言献策

2020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编制之年。日前,青岛市体育局已成立以青岛市体育局局长车景华为主任的《规划》编制委员会、《规划》编制工作专班、《规划》编制顾问委员会、《规划》编制项目组,并积极筹建《规划》编制专家指导委员会,确定了规划编制流程。为有序推进青岛市体育事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确保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和公开决策贯穿《规划》编制工作全过程,现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可围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社会体育、足球运动、帆船运动 6 大方面提出宝贵意见建议。共同参与「体育蓝图」绘制工作,为打造「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青岛国际时尚城凝聚更大的体育力量。如有意见和建议可于 6 月 30 日前进行反馈。

建言献策参与方式一:在「青岛市体育局官方微信平台的对话框中回复:.「建言献策」+「群众体育等六大意见建议方向之一」+「意见建议内容」

建言献策参与方式二:以邮件的形式反馈至青岛市体育局公务邮箱:qdstyjxeyx@qd.shandong.cn(邮件统一标题为「建言献策」+「群众体育等六大意见建议方向之一」,正文为具体意见建议内容)。


作者 韩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