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爰的画

作者
作者

生平有一惧:惧为人做序。盖因为序言是一种极难操作的文体,文坛好友求序,太熟悉了不好写;文坛新友求序,太生分了更难写;为诗集做序,需通韵律节奏:为散文做序,需懂得谋篇布局:为小说集做序,需讲究情节和结构;为儿童文学作家做序,要了解儿童情趣乃至儿童心理学,教育学…总之,疏懒如我辈,躲序避序乃至逃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山东女画家刘爰例外。

为什么?藏友也!

何谓藏友?一同走过西藏拜过活佛,仰望过雪山跋涉过草原,同饮过青稞酒共尝过酥油茶的旅伴。我从西藏归来写过一首《藏友之歌》,内中一句颇自得:「一日为藏友,终生为朋友。」刘爰正是这样一位藏友。她不是我的同行,是一位调动色彩与拨弄线条的画家,画家从来都是我的偶像,所以刘爰求序,我只能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走西藏之前我不认识刘爰,进西藏时我们同机。同行者大都是大名鼎鼎的诗人、小说家、摄影家和作曲家。刘爰置身在这采风团的行列里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及至到得西藏,她才如鱼得水。在辽阔雪域面前她从容,在金塔佛寺面前她虔诚,在纳木错亮蓝色的湖畔她陶醉,在林芝吐蕃古柏前她欢乐……

总之,刘爰进藏的感觉是艺术的,渴盼的,也是灵动的充满神韵的。她事先画好了一幅极其庄重美丽的菩萨像,翻拍了 1000 张小照片,沿途布施。我注意雪山的子民们,那些面孔黝黑的藏族同胞们争相索要,一旦到手,他们的惊喜是不可名状的。此时的画家刘爰,微微一笑,她从中感到了莫大的满足。

刘爰的佛教人物画,尤其是工笔彩绘的菩萨,真是画得好,眉眼之间不止是大慈大悲,还有美的召唤,善的启迪,让你一眼望去身心俱泰,感受到某种艺术和宗教的双重的伟力。所以藏胞们围住刘爰索要画像照片时,我认定刘爰的前生一定在这高原深处,在某一座牛毛帐篷里。她与宗教,与西藏实在有缘。

我们从西藏归来没几天,刘爰在北京举办了自己的画展。在京的藏友悉数前往,我自然也去了。这使我看到了画家刘爰的另一面。她不光创作美丽慈悲的工笔佛像,同时也有大写意宗教人物,有仕女,还有不俗的山水。她其实是个多面手,同时身为记者,还有极强的文字功夫。感情谦和温良的刘爰,其实是具有多方面的艺术造诣,音乐与舞蹈同为内行。

只好刮目相看。

然后是厚起脸求画。刘爰很大方,很快为我绘制了一帧佛画,一幅仕女,都极有品位。我认为这是画家刘爰对我的一种暗示,菩萨讲善,普度众生;仕女讲美,踏雪寻梅,善与美组合横的艺术人生,才是宁静和谐,才是恬淡如静。这很像刘爰的艺术自白和自我鉴定。

布封说:「风格即人」,风格即艺术家的自我,是她个性,才能,品格与审美能力的组合。刘爰让我想起她自己笔下的李清照,或许她从李清照这一乡党前贤身上悟出了什么。总之,藏友刘爰是一幅意境悠远的画,盼她画得好。

刘爰,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中画研究会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泰山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山东省女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新闻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曾多次赴敦煌、石窟、西藏等地采风写生,在北京山东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7 次,在香港、韩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多次联展;多次赴日本韩国等地参加水墨画展及交流活动,并应以色列大使邀请,代表中国艺术家为以色列女画家鲁斯·仙妮《带着爱回到中国》画展剪彩并祝辞。作品人选全国大展及入编多种辞书、大型画册、国内外官方报刊媒体报道及博物馆收藏;出版诗书画着作《水墨千秋雪》(中国文联出版社)、画册《结庐在人境》(人民美术出版社)、《女画家刘爰作品》(山东美术出版社)、《水墨品质》(友谊出版社)等。


作者 高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