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象尽意雅逸古拙毕波的绘画艺术






毕波,2003 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2012 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山水画方向,师从着名山水画家张志民。现为山东泰山国画院高级画师、山东画院青年画院画家、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山东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委员、山东艺术家学术委员会(美术)委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花鸟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济南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毕波的山水画作品,传达出一种雅逸、朴拙、苍润的气息,既有南派山水的舒展、空灵,又有北派山水的刚勐、豪放;既有水墨交融的滋润,又有枯笔」飞白的刚劲;既有泼墨挥洒的厚重,又有细线勾勒的灵动。他以独特的感悟抒写着笔墨的苍润之美,在创作实践中把南北不同的画风进行了融合互动,演绎出手法多样、风格鲜明的现代山水新面貌。
毕波曾系统研习过范宽、石涛、「四王」等大量古代山水画大师的名作。他喜好石涛的泼墨破气,汲取沈周的笔势简练,推崇徐渭的水墨写意,领略「四王」的笔墨精邃,从而在创作中融古贯今,推陈出新。挥毫时能阔笔大写,尽展水墨交融的气韵和墨彩绚烂的雅逸。
全面的学养,促成了其富涵文人气象的笔墨语言。毕波的作品呈示出的是传统面貌,但又由传统风格转向意向形态,即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借助笔墨,将情感融入写心写意的味道,从而在继承中求创新,在冲突中求融合。
纵观毕波的绘画艺术,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传承性。略看笔笔有出处,细看笔笔都不同,是典型的传统加创新的绘画方式。其传统笔墨功底扎实、深厚,绘画技法娴熟、纯正。扫一 ~ 眼,便知其曾大量临摹古、近代名人佳作,赫然已打人「古」中。但细看下去,却又生出些许「润物细无声」的奇妙,鲜明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绘画语言在浓郁的「古意」中依稀可见,交错横生。
毕波的绘画作品有情感,有很强的文学性。虽说绘画是画家表达思想与情感的最好方式,但并不是每一位画家都能表达得淋漓尽致或恰如其分。它要求画家不仅要有表达情感的笔墨技法,自身还要有较深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修养,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观。这些毕波无疑是具备的,而且似乎先天具备。他笔下的任何景物都被赋予了有所寄托的新生命——山、水、树木、天空、草地、云雾……象形达意均有所喻。排排小树手臂相连,并肩成长,像同学,像战友,像兄弟;一棵大树山顶傲立,与风雨对话,和宇宙谈心。画面布局散发着古人惯有的骨气和孤寂,即便是极普通的寻常之景,经他的画笔描绘出来也能改容换貌,一派诗情画意。
从毕波的近作来看,其朴拙雄浑又极富情感与视觉张力的独特画风渐趋形成。其作无一不呈现着从画家心间流淌而出的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欣欣然,活脱脱,唿之欲出,给人一种直抵灵魂的感悟。在笔墨语言的运用中,他师承传统又能以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赋予作品以时代精神,为其注入生机活力。在提炼笔墨的同时,毕波不为时风左右,着力提高学养,开阔视野,融会中西,是一位极有潜力的画家。
(本文作者系中国美协理论委副主任、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美术》杂志主编、着名美术评论家)
编辑/魏伟
作者 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