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雪山的女儿

像梅里雪山的冬雪那样纯白净洁,像冰雪消融后的涓涓细流默默无闻地滋润大地,像圣洁的哈达带给人们吉祥如意。一个藏族姑娘在滇西北梅里雪山下始终坚守着、执爱着自己的那份职业,一晃24个春秋过去,现已是年近半百的“老大姐”,落下了一身的高原病,但她无怨无悔,执着地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着。她,就是今年6月盛夏刚获得全国金融系统“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的尼玛竹。
扎根家乡
1988年7月,正值青春年华的尼玛竹完成云南银行学校中专学业面临毕业分配,当时藏区迪庆人行系统编制严重不足,当组织到学校征求意见时,一同毕业的同学都以身体不适或家中有困难等为由,不愿意到偏远的藏区德钦工作。尼玛竹当然很清楚德钦县的艰苦,她从小生长在那里,但真正牵动她的心扉、令她魂牵梦绕的还是哺育她、给她青少年时代丰厚滋养的乡亲。尼玛竹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她被寄养在哥嫂家,在哥嫂、乡亲们的关爱下,天资聪慧的尼玛竹刻苦学习,用优异成绩报恩,直至考入省城。面对跨入社会的第一步抉择,尼玛竹毅然选择了雪域高原德钦县人行。
外来旅游者称德钦梅里雪山是世外桃源,他们大多选择春暖花开季节到这里,看到了雪山高原雄奇伟峻的一面;可没在德钦工作的人,根本无法体会那里环境的艰苦。德钦县城海拔达3400米,气候恶劣,高寒缺氧,含氧量只有内地的50%,被称为“一个面临生命极限挑战的地方”。尼玛竹刚参加工作时,德钦县城交通、通讯极不便利。没有菜市场,尼玛竹和单位的同事们自己种菜养猪砍柴,一周顶多能吃上一顿荤菜。到了冬天, 三四个月大雪封山不通车,但他们没有抱怨、没有沮丧、没有消沉,尼玛竹就是这样让自己如花般的青春年华在这里悄悄地绽放。
肩挑二担
“‘大家’和‘小家’,她都是出色的管家。”这是尼玛竹的同事对她的称道。记者眼前的尼玛竹,微卷的刘海下双眸明亮,透着坚毅和高原人的气质;个子不高,精瘦的身材却担当起工作和家庭的两副重担。
朴实的尼玛竹没有更多的喜好,从小养成爱学习的习惯,工作后更是像挤干的海绵般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营养。围绕会计岗位,抓住一切空闲时间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技能,大专和本科学业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完成的。并迅速成为行里的业务骨干,多年担任基础业务股股长。
可贵的是尼玛竹能一直坚持学以致用,以学习促工作、以规范促安全、以制度促创新。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会计日常管理办法,创新会计工作机制,以防范资金风险为工作重点,强化窗口示范作用。
2004年以后,电子联行及大额支付系统等新业务相继开通,尼玛竹在白天紧张工作的同时,利用晚上业余时间抓紧突击学习,查看有关资料,及时掌握了有关制度规定和操作流程,并组织大家通过举行岗位练兵、技术竞赛,提高了全行的实际业务操作水平。她本人曾多次在全州人民银行业务技术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被评为“知识型职工标兵”。
尼玛竹的“爱岗敬业”,得到职工们一致公认。同她一起入行工作的同事,如今已全部调离德钦支行,只有她始终如一,像木板钉钉一样扎在那里,春去秋来默默无闻地“传、帮、带”。
2003~2006年,是人民银行核算系统大变革时期,为了使系统顺利上线,加班、加点几乎成了家常便饭,有时甚至要工作到凌晨2点多,她和同事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困了就在办公桌上靠一会,饿了就打来一份炒饭充饥。每年年末岁首,她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让异地工作的同志回家團圆。在职工考勤记录上,尼玛竹有14年的大年三十晚上都是在单位上度过的。国库会计工作繁琐而劳累,且责任重大,尼玛竹作为负责人,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每天都提前15分钟到岗,做好上班前的准备工作。她时刻以规章制度为工作准则,强化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对股室人员定岗定责,严格执行各项业务操作规程。营业终了,她要检查当日传票、印章、密押、重空等,又是最后一个离开岗位。工作繁忙的时候,她更是白天黑夜地盯在工作岗位上。
尼玛竹不负众望,兢兢业业工作、孜孜不倦追求,由于工作成绩优异,得到了上级行的众多嘉奖:“优秀行员 ”、“巾帼建功标兵 ”、“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文明员工”、“2005~2008年度总行级先进工作者”,期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11年11月被任命为副行长。作为一个女人,成就事业的背后,也有着莫大的艰辛和付出;面对爱人、孩子和亲属,尼玛竹总有很多愧疚。
熟悉尼玛竹的人都知道,她是三个孩子的母亲。10多年前,尼玛竹刚生下女儿10多天,从小拉扯她长大的哥哥、嫂嫂遭遇意外离世,留下两个幼小的孩子(一个9岁、一个5岁),悲痛之中,尼玛竹毅然承担起两个孩子的抚养义务,一下子工作和生活的两副担子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回忆那段艰辛的日子,尼玛竹只向记者吐出一个字“忙”。几头忙,忙得过来吗?尼玛竹说这就要感谢老公和两个老人的支持了。据同事讲,尼玛竹对待收养的两个孩子可谓不是亲生、胜似亲生。刚开始,她的亲生女儿尼辰不理解妈妈的做法,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妈妈都先给两个收养的孩子。女儿抱怨道:“他们两个是你亲生的,我却成了收养的。”对于女儿的抱怨,尼玛竹开导说:“你有妈妈、爸爸心疼你,可他们两个,没有自己的爸爸妈妈心疼他们,所以,我们要多关心他们。”慢慢地,女儿懂事了,也学会关爱别人,尼玛竹忙于工作的时候,尼辰还会为收养的两个哥哥做饭,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就这样融洽地走过了10多年。
为了让孩子有较好的教育环境,又不影响工作,尼玛竹将3个孩子送到在香格里拉工作的老公身边。长辈病重尽孝不能、孩子上学无暇照顾,是她心中最深的痛。2002年3月21日,正是银行的计息日,女儿和两个养子都患流行性肠炎住进医院,丈夫打来电话让她速回。一位母亲,听到这样的消息,怎能不心急如焚?她多么想有一双翅膀,立马飞回去照顾孩子啊!可是看到眼前繁忙的工作,她只能含泪嘱咐丈夫先照顾好孩子。3天后,当她风尘仆仆赶回香格里拉时,看到病床上瘦弱的女儿,愧疚的泪水潸然而下……
义无反顾
在高寒山区工作,日子久了,尼玛竹的身体渐渐有些吃不消,高血压、高血脂、风湿、关节炎一类的高原病开始找上她。一遇天气变化,这些老毛病常常将她折腾得苦不堪言。
记者见到尼玛竹时,她刚带队开展“金融服务三下乡”回来。据她介绍,德钦县是云南藏族人口比重最大的县,是国道由滇入藏的必经之路,也是唯一一个连接着西藏、四川两大藏区的县份,战略位置极为显要,加之历史上出逃国外的人员较多且有多人在伪西藏流亡政府担任重要角色,因此,境外敌对分裂势力对德钦的破坏和渗透一直没有停息,全县维稳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面对德钦农村交通、信息相对闭塞的现状,尼玛竹作为“金融服务三下乡”工作队的领队,围绕基层民众关注的人民币反假常识和小额贷款为主线积极开展宣传,延伸了基层央行服务窗口。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下乡时,尼玛竹都会在宣传金融常识的同时宣传党的少数民族政策。按尼玛竹的话说,我生长在这里,情况熟悉,语言沟通方便,工作好开展。同仁们总是感叹道:“尼玛竹总是那么忙!”
青春年少,她选择来到梅里雪山脚下;如今年近半百,仍在基层央行辛勤耕耘,义无反顾。她用自己的真心、用自己的真情,默默奉献,谱写着一曲最美的青春之歌!
作者 云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