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激励对公司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




摘要:本文以公司创新投入为研究中心,将高管激励分为股权激励和薪酬激励两部分,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研究高管激励对创新投入的影响。选取 2008 年至 2018 年沪、深两市 A 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进行薪酬激励能促进公司创新投入,进行股权激励也能促进公司创新投入,且相对于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对公司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更显着。
关键词:薪酬激励 股权激励 创新投入
一、绪论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微观层面而言,一个公司是创新主体,其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参照,所以,对公司创新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公司战略的主要参与者和执行者,高管对创新方面的重视程度会显着影响到决策选择和投资排序。根据公司治理理论,公司的经营者往往比股东更加厌恶风险。因为股东可以通过分散持股来降低其风险,而公司管理者的财富和职业前途往往制约于其所经营的公司情况。但由于公司创新活动(例如引入新产品)往往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管理者主动进行创新的动力不足。因此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引导高管进行创新活动的重要动力,是提高创新绩效的关键措施。
二、文献综述
(一)薪酬激励对公司创新活动的影响
在以往研究中,较多学者发现对高管进行薪酬激励能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Balkin et al(2000)通过研究九十个高科技行业公司的 CEO 的薪酬与公司创新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公司规模和业绩等因素的控制后,他们发现 CEO 的报酬与创新之间具有正向关系,其中创新指标以专利数量、研发支出衡量。李春涛(2010)对制造业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结论为对 CEO 薪酬激励能促进企业进行更多创新,国有产权这一性质会降低激励对创新的促进作用。王姝勋(2017)从薪酬激励中的期权激励着手,研究得到期权激励能提高企业的专利产出,并发现增加幅度达 30% 的结论,除此之外,期权激励对非国有、基金持股较多、期权行权期较长和高管期权规模较大的企业中的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二)股权激励对公司创新活动的影响
Lerner 和 Wulf(2007)利用 1987 年至 1998 年间 300 家美国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得到其之间呈显着正相关的结论。Bulan 和 Sanyal(2011)也研究了股权激励与公司技术创新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进行股权激励对公司专利产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专利数量会随着管理层股票持有量和「股票期权财富——公司股价敏感性」的提高而增加。
三、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在委托代理的关系中,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高层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出现了不一致,股东和高管之间承担的风险不同,通常股东可以通过减少持股来分散风险,而公司高管的财富和职业前途更加和公司业绩挂钩,当他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时,往往会选择较低风险的决策,而对公司创新行为(如购买新机器)的新增投入,是一项短期内很难得到回报的具有较高风险的行为,高管可能会选择减少创新投入来使自己减少需要承担的风险。因此,进行适当的薪酬激励可以使高管有更强的动力来进行创新活动。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一:薪酬激励能促进公司创新投入。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会导致代理问题的产生,股权激励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股权激励制度可以避免高管出现短视短视行为,防止其为自身谋取利益而做出对公司不利的行为,适当进行股权激励会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并且从长远的角度为公司创造价值,对公司的创新投入从长远来看对公司有利,即股权激励能促使高管进行更多创新活动。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二:股权激励能促进公司创新投入。
(二)数据来源和指标定义
1.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本文所用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CSMAR)和万德数据库(Wind),公司创新相关数据从公司年报手工搜集补充。本文做了如下处理:剔除 ST,* ST 及 PT 等样本,剔除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以及变量缺失的样本,并对考察变量和因变量进行了头尾 1% 的 Winsorize 处理。
2.指标定义。因变量:企业创新投入取自然对数(Lnrd),选取研发支出作为衡量指标。自变量:高管激励,又分为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两个变量,薪酬激励(Mpay)用报酬前三名高管之和取自然对数表示,股权激励(Spay)用高管(董、监、高)持股比例加 1 取自然对数表示。控制变量:企业规模(Size),总资产取自然对数;资本结构(Lev),即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董事会规模(Boardsize),即董事会人数;公司绩效(ROA),即资产收益率,净利润 / 总资产。年度虚拟变量,企业属于第 j 年度时取 1,否则取 0,符号 Year 表示;行业虚拟变量,企业属于第 k 行业时取 1,否则取 0,符号 Industry 表示。
3.计量模型设定。
本文选用固定效应模型,为了缓解内生性,所有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均滞后被解释变量一期。Control 为控制变量,具体为企业规模(Size),资本结构(Lev),董事会规模(Boardsize)和公司绩效(ROA)。和分别表示年份、行业层面上的固定效应。本文实证部分借助 StataSE 15 统计分析软件。
(三)描述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中可以看出,取自然对数处理后的创新投入均值为 14.35,而最小值为 4.74,最大值达 23.77,可以看出公司之间创新差距较大,有很大一部分公司不重视对创新的投入,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所以,对公司创新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回归分析
从模型一的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在控制公司层面的公司业绩、公司规模等变量后,薪酬激励(Mpay)在 5% 的水平上显着,系数为正值为 0.074,即进行薪酬激励能对企业的创新投入产生促进作用,即验证了假设一。从模型二的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股权激励(Spay)在 1% 的水平上显着,系数为正值为 0.627,即进行股权激励能对企业的创新投入产生促进作用,通过对比模型一和模型二,可以发现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效果比薪酬激励更加显着,即进行股权激励能对公司创新投入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公司这一微观层面,选取 2008 年至 2018 年沪深 A 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高管激励对公司创新投入的影响,结合实证得出结论如下:第一,对高管进行薪酬激励能够促进公司创新投入,与假设一相符合,这一结论也和委托代理理论一致,通过对高管进行增加薪酬,使高管和股东的利益趋同,更有动力承担对公司进行创新投入所带来的风险。第二,高管拥有更高持股比例时,对公司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更显着,即股权激励对公司创新投入有正向作用,这一结论与假设二相符合,且这一促进效果相对于薪酬激励更加显着。
基于以上结论,从公司的角度出发,为最大程度地发挥薪酬激励对公司创新的促进作用,中国上市公司目前应进一步强化薪酬激励这一短期激励手段,但仅仅货币性薪酬可能会导致企高管出现短视行为,而通过加入股权激励计划,将股权激励广泛地制定到高管激励制度中,可以使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的利益趋同,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发展,从而促进企业的长期价值的提高。
参考文献:
[1]Balkin,D.,Markman,G.,and Gomez-Mejia,L.,2000,“Is CEO Pay in High Technology Firms Related to Innov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December,43(6),pp.1118-1129.
[2]李春涛,宋敏.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活动:所有制和 CEO 激励的作用[J].经济研究,2010,45(05):55-67.
[3]王姝勋,方红艳,荣昭.期权激励会促进公司创新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专利产出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7,(03):176-191.
[4]Lerner J.,Wulf J. Innovation and Incentives: Evidence from Corporate R&D [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7,89(4):634-644.
[5]Bulan L.,Sanyal P. Incentivizing Managers to Build Innovative Firms[J]. Annals of Finance,2011,7(2):267-283.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作者 任亿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