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产品「走出去」战略探讨

作者
【摘要】动漫作为朝阳文化产业,承担着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重任。目前的国际动漫市场呈现美日韩三国鼎立的局势。如何在面临强大对手的情况下将我国动漫产品推向国际,这就需要我们在了解国际动漫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动漫缺陷的情况下,在动漫题材内容、营销方式、品牌及人才的国际化方面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以亚洲市场为立足点,发展动漫新技术,开拓国际市场。
【关键词】动漫产品 本土文化 国际市场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从动漫产业的定义能看出,动漫产品多种多样,与影视业、出版业相辅相成,与部分制造业也密不可分。它包括直接动漫产品,如动画、漫画、网络动漫、动漫舞台剧、动漫软件,以及动漫衍生品。我国动漫产品走出国门,意味着动漫产品规模质量的提升,国际市场占有率的提高。
一、国际动漫产品的发展趋势
动漫作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文化支柱产业。据有关统计数据,美国动漫每年产值超过1000亿美元,2009年日本动漫市场为2000亿美元;韩国也是如此。国际动漫市场目前由这几个动漫大国占领,他们的成功说明其动漫产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因而这些国家动漫产品的发展趋势也反映了国际文化市场的需求方向。
(一)政策的鼓励支持
韩国动漫在短短几年间从无到有,再到迅速成为动漫强国,与政府的政策引导是分不开的。金大中在1998年提出“文化立国”战略,把动漫、游戏产业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突破口。之后建立文化产业局负责文化产业政策制定,先后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21世纪文化产业的设想》、《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等一系列产业发展规划,除此以外,还出台了一些奖励性政策和一整套激励机制,并对动漫的播出平台进行了规范。目前韩国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动画生产国之一,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数字内容产业的主宰者之一。对于一些动漫新兴国家来说,加强政府的保护与鼓励支持是动漫发展之初不可或缺的。
(二)规模化品牌化的经营
动漫产业要做大做强,必然要有一定的规模基础。在规模化的基础上打造出品牌,是其成功的必由之路。全球最大的玩具销售商美国的美泰玩具公司,是《财富》五百强企业之一,该公司的著名产品有风火轮、芭比娃娃、狮子王、火影忍者等。这个规模巨大的动漫玩具公司在中国大陆就有五家分公司,目前仍在扩大规模。2012年2月1日收购了英国动画公司HIT,接收了HIT除英国本地还扩展到北美、日本及我国香港等地区的市场,进一步提高了其市场影响力。规模化的经营是动漫产品获得更多利润的重要途径,但是动漫产品及公司的品牌建立并不容易,这是大型企业寻找既存的优良品牌进行收购兼并的重要原因。
(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
2009年,随着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的上映,3D及IMAX—3D迅速席卷全球。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三维数字化技术正是各国主要研究对象之一,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动漫作品及游戏中。另外,还有运用了体感互动技术的交互动漫和虚拟成像技术的虚拟现实动漫,虽然这两种技术还没有普及,但是有望成为未来动漫的发展方向。还有处于产业发展初期的手机动漫,通过一款软件,手机可以存储成千上万本动漫作品,再加入运动、变形、声音、互动等效果及镜头元素,满足动漫迷们随时用手机“看动漫”的需求。新技术与动漫的结合已经成为动漫业的一大趋势。
(四)动漫素材及人才利用的国际化
创制出符合国际市场需求,占领国际市场份额并从中取得利润是各国发展动漫业的追求。一国的动漫要符合本国观众需求可能会相对容易,但是如何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特点?这就需要充分吸收利用国外的动漫素材及优秀人才。2011年的《功夫熊猫2》在中国票房突破一亿美元,占其全球总票房的20.2%。带有中国风的动漫大片自然更能够吸引中国观众。动漫的国外本土化不仅需要利用当地素材,将各地的优秀人才集聚起来也是制作高水平作品必不可少的条件。《功夫熊猫2》光制作人员就包括来自美国、中国、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菲律宾、瑞典、比利时和以色列等国的人才。
二、中国动漫产品走出去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对我国原创文化的深入发掘与充分利用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包括几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56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城市文化还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等。这么多的文化题材被动漫提取应用的却很少,且集中于少数几个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即便这些故事被拍成动漫,也只是简单改编,没有加入新的动漫元素。在我国动漫因为找不到素材创作出优秀动漫的同时,美国却将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花木兰》改编成动漫,并迅速为全球的观众所接受,获得丰厚利润。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和创新,这就是对文化题材的成功运用。
(二)没有成熟的运营机构和产业链条
完整的动画产业链条涉及前期策划、动画制作、艺术、科技、传媒、商业等,产业链从制作出版到品牌传播,再到玩具、文具、包装、服装等衍生产品的开发、经营、销售与监控管理等。中国的动漫产业环节基本上集中在“动画制作”及“电视播出”两个环节上,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条,衍生产品尚未完全开发。动漫的利润大部分来自于后期的动漫衍生品的开发销售,这个环节的缺失,是阻碍动漫产业发展及动漫产品研发的重要问题。怎样进行成功的产业运营,形成良性的产业链条,已成为动漫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思想观念和作品定位的制约
中国的动漫长久以来针对的都是儿童和青少年且以教育题材为主,实际上动漫不仅仅是青少年的专利。更何况儿童因为经济、思想方面的限制,不可能成为观众的主体;而青少年很少有喜爱国产动画的。动漫周刊连续三年举办的十大最受欢迎动漫人物评选的上榜名单全为日本动漫形象。以往我国对动画市场定位的严重偏差导致一个大龄消费群体的丢失。我国人口众多,仅动漫主要受众人群青少年就有3.7亿,如果受众人群向中老年人扩展,我国动漫的产业发展空间会扩大很多。若再能吸引海外观众,扩大海外市场就水到渠成。
(四)创作和经营人才不足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从某种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形成了顺从、统一的传统文化心理。然而动漫的创作离不开丰富超凡的想象能力,有时甚者需要的是极富夸张的想象。原创动漫人才的匮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中国动漫从业人员大约为6万人左右,主要集中在中后期制作环节上,动画前期规划和创作人才缺口非常大,因此中国动漫人才的需求正处于严重紧缺状态。另外,有创意的编剧、导演、策划以及营销人才的缺乏,也严重制约了动漫作品的产业链条发展。
三、中国动漫产品走出去的战略选择
(一)推动中国动漫产品题材内容的国际化
我国动漫处于起步阶段,内容都来自于本土题材。对本土题材的利用也只是浮于表面且反复利用那几个素材,例如《铁扇公主》、《大闹天宫》、《金猴降妖》、《人参果》、《天上掉下个猪八戒》等动漫作品均来自于《西游记》。中国文化资源丰富,发掘出更多大众所感兴趣的题材并将其改编为动漫,才能更好地打开我国市场。但是我国动漫产品要走出去,就必须考虑国际因素,在本土化的题材中加入国际化的内容,实现东西方的融合。另外,热血青春以及神话玄幻色彩的动漫作品在国际市场上比较受欢迎,我国动漫业可以有针对性地制作几部以外国素材为内容,以热血青春或神话玄幻为类型的动漫作品推向国际市场。
(二)完善动漫产品营销方式的国际化
众所周知,制造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动漫衍生品是动漫产业盈利模式中的主要部分。若能将二者结合,动漫产品就能以较低的成本进行规模化的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生产不是目的,将产品卖出去获得利润才是企业的最终目的。动漫产品要占领国际市场,营销方式的国际化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企业应在充分了解国际市场的基础上,完善销售渠道,拓展销售平台,用国际化的营销方式实现我国动漫产品的国际化。建立世界范围的网络销售系统,与外国市场的经销商合作,直接建立自己的海外分店,或者设立本土化的海外分公司,甚至在国外开设动漫创作室等。
(三)集中力量创造中国动漫的国际品牌
国际动漫强国都有其关键的动漫发展领域,美国的是动漫电影,日本的是动漫剧集,韩国主要是动漫游戏。我国动漫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产品定位,处于全面化分散化的阶段,且质量都不高。找准我国动漫的发力点,集中力量发展该领域,将其打造成国际化的质量水平,创造出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这是我国动漫走出去的关键。虽然我国动漫目前并没有一个有相对优势的领域,但是纵观中国动漫作品,剧集是主要的动漫形式。在当前形势下创造中国的动漫品牌以剧集为主要表现形式会相对容易。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出色的动漫剧集作品,《喜羊羊与灰太狼》、《秦时明月》等,政府应该有侧重地对其进行扶持,号召企业加强投资力度,集中力量将其打造成国际品牌。
(四)利用国际动漫机构资源,培养中国动漫的国际化专业人才
我国目前已有多所高校开办了动画、漫画类专业及与动画相关的课程。这些专业及课程基本上都是在2000年以后才开始创办的,由于大多是新专业,所以在师资的配置、课程的设置和专业的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事实上,仅靠我国教育机构来培养人才是不够的。动漫要走出国门,需要国际化的专业人才,这可以靠人才的引进,但是充分利用国际动漫机构来培养动漫人才才是可持续之道。政府应积极引进优秀的国际动漫培训机构,鼓励优秀的动漫人才到美、日等动漫强国学习。另外,我国近几年开办了很多动漫培训机构,对该领域进行规范整合,鼓励有实力的单位与国际动漫机构合作是我国动漫长远发展应考虑的方面。
(五)利用原创动漫产品,开拓亚洲周边国家的国际动漫市场衡量动漫大国和强国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大量优秀原创动漫作品的生产和传播
我国动漫要想走出国门,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原创产品不可或缺。动漫原创不仅有利于动漫产业本身的发展,还有利于动漫制作技术的发展。2010年原创电视动画片产量居全国第二的深圳华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产量为12818分钟,其动漫产品已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次在国际电视节中获奖。事实上,地理位置接近带来的便利交通,近似的生活习惯与消费偏好,频繁的贸易往来以及越来越宽的市场开放度,使得我国出口的原创动漫产品集中于亚洲市场。以亚洲为国际市场的出发点,在稳定亚洲市场的基础上向外拓展是我国动漫稳步走出去的有效策略。
(六)利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媒體,发展国际动漫科技
新知识新技术在动漫业的应用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国际趋势。最近的好莱坞动漫基本上都有3D版,我国3D动漫还处于起始阶段。各大动漫企业应在政府的支持下发挥后发优势,积极引进动漫新知识,研发动漫新技术。以互联网、户外新媒体和数字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将代替印刷业成为动漫产业发展的新动力。互联网的世界平均普及率已达30%,欧美等发达国家更是远远超过这个水平。目前Wi-Fi普及率最高的韩国达到80.3%。动漫业的播出平台不断扩展,动漫产品与新媒体联合将会大大推动动漫业发展。同时,也为外国消费者了解我国动漫提供了一个良好渠道。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Z].国办发[2006]32号,2006-04-25.
[2]熊军懿.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必须靠“原创” [EB/OL]. 中国文化产业网,2010-05-27.
[3]李萍.当动漫遇到高科技[N].深圳特区报,2012-03-22.
[4]司思.我国动漫产品出口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2).
[5]爱琳.中国动漫行业人才及薪酬调研报告[EB/OL].漫友网,2008-05-30.
[6]刘百祥. 广东动漫产业发展良好 2010年动漫产量居全国第三[EB/OL].中国文化产业网,2011-08-1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战略对策研究”;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甘肃与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战略选择”;2011年甘肃省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战略选择”。
作者简介:雷兴长 (1959-),男,陕西武功人,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与国际经济研究。
(责任编辑:陈岑)
作者 雷兴长 罗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