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需要智慧和勇气

作者作者

  如今,正是大学生纷纷走出校园、就业求职就业的紧急关头。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就业寒冬,以及“本科生走开,硕士生看看,博士生欢迎”的日趋挑剔的人才选择,于是乎,众多求职者使出浑身解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期许能在浩瀚的人才市场中找到一席之地。这时,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在求职者叩开招聘之门的首块金砖——求职材料上,所有的应聘人都是佼佼者,优秀、全面发展无所不会。求职简历上,要么是都已经通过英语四、六级,熟练掌握计算机,要么是在大学期间都当过学生干部,组织策划过某某大型活动,反正都有着不寻常的过去和辉煌的成绩。有一报道称,一家中美合资企业因业务需要,招聘一名策划部经理助理,可能是高额薪水吸引了众多眼球,应聘者云集。但结果却令招聘人员哭笑不得,因为在收纳的上百份简历中,有5名学生声称自己是学生会主席,但竟然是同一学院同一系的应届学生会主席。结果可想而知,招聘主管一气之下将这5人全部取消资格,真正的学生会主席亦随之遭殃。
  在这个浮躁而又现实的时代,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什么事情都可能發生,因此用人单位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再三斟酌考虑,问题是,大学生也不易获得用人单位的信任。如何打破坚冰,特别是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应聘者,如何才能即使自己的实力真实地展现在招聘主考官面前,又能避免被误以为是假冒者和浮夸呢?
  从实践中发现,广大求职者在求职中露一下尾巴,在个人简历与交谈中,不吹嘘那么多优点,而把自己的缺点暴露一下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国杰出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说:推销自己是一种才华,一种艺术。当你学会推销自己,你几乎就可以推销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在希腊神殿上就刻有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可见全面认识自己并非易事,而在求职中去展现自己即推销自己就更加困难。
  其实,当你在推销自己时,对方就是在租赁你,或选购你,对方当然会把订单交给一个他们放心的人。然而我们在展示的同时,用人单位和我们之间有一道无形的鸿沟,要使别人相信和青睐我们,乐意选择我们,就必须使主考官相信你能行,相信你有一种特殊的东西是他所需要的。
  葛洪在《抱朴子·博喻》中曰:“锐锋产乎钝石,明火炽于暗木,贵珠出乎贱蚌,美玉出乎丑璞。”人的优劣正如熊猫的笨拙与稳重,狐狸的狡猾与聪明,是紧密相连的。有时,看似不利的缺陷,可能刹那间会变成优点。例如,1960年美国总统大选,肯尼迪和尼克松进行电视辩论。在此之前,许多政治评论家都预测肯尼迪处于劣势,因为他年纪尚轻,不大出名,而且波士顿口音浓重,但在电视辩论上,观众却发现肯尼迪是一个心平气和、语言虽不标准却流利的人,面孔新鲜且讨人喜欢。而在一旁的尼克松却饱经风霜,显得紧张,步子再没有那种应有的持重。据说这次辩论,改变了许多选民的看法,转而喜欢肯尼迪。试想如果肯尼迪畏手畏脚,惧怕暴露自己的缺点,表现就不会那么自然得体。
  同样,看似优点也有可能会成为求职的绊脚石。一份报道透露,有一位重点师范院校中文系的本科生去应聘公司销售副总,他有着明显的优势:丰富的工作经验,厚厚一叠求职材料,在回答主考官的提问时也对答如流、如鱼得水,然而最后却落选。原因是记载了他丰富工作经验的长长的简历,原本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可相反却成为应聘的绊脚石。招聘官解释,频繁跳槽增加了用人单位的工作量,又不利于业务的开展,有的员工在参加完企业培训之后就走人,这样的员工即便能力突出也不被用人单位看好。而另外一个也是师大中文系学生的应聘者,却出人意料地成功了,主要是因为在面试中他那紧张、小心翼翼的神情吸引了考官的注意,在考官心目中留下了诚实可靠的印象。孰料,人人都想尽量避免的弱点却成了闪光点。
  求职者可以在自己的简历和材料中,适当地将自己的一些不足和弱点袒露与剖析一下,如从专业上讲,中文系学生可以说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不够;艺术系学生可以说自己的英语还不理想;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可点出文字表达能力欠缺等等。从性格要素来讲,不妨坦言自己在团队、交际方面的情况,如做过学生干部的人可以说自己人际交往能力强,但在做他人思想工作时方法还不够;有的人可以说自己敢于创新,但耐心还不足等等。面试时,主考官会考察应聘者的自我认知能力,要求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优点与缺点,都不妨坦诚地告知。也可以在与招聘者的交谈中有意地表达出今后还要不断努力改正。此外,还可以从创新素质、适应能力、口才等多方面陈述,如此这般,既表明求职者的诚恳和谦逊,又显示出自己上进的决心和信心,让用人单位感到放心和赞许。
  人不怕被别人看低,就怕别人把你看高了。职场新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能做真实的自己,最忌讳的就是不切实际的吹嘘。因为任何人都不喜欢伪劣品,一味地模仿十全十美的完人,是对自我真实的抹杀,亦是对用人单位的欺骗。如果一个求职者一味说“自己什么都会”、“什么都行”,那么招聘主管一定很反感,至少会疑虑,如果换种方式,真实地介绍自己,可能会让招聘者欣然一笑。
  列宁说:“人们的缺点多半是同人们的优点相互联系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承,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事物的两极是相通的,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优点可以变成缺点,一个人的缺点也可以变成优点。扬长避短,化短为长,这是一种大智慧。让喜欢吹毛求疵的人去检查质量,让好抛头露面的人去做公关外事,让沉默寡言的人去埋头苦干,这样,短处便变成了优点。
  所以,新人在求职时,不妨暴露一下自己的缺点,露一下尾巴,在某些时候,这是一种大巧如拙的做法,会给求职者和招聘者带来意外的惊喜。打破常规,换一种思路,以退为进,把自己放在生活的低处,这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智慧。
  


作者 江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