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式公司财务共享中心构建问题浅析

【摘要】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对于规范前端业务、强化财务监控职能、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有着重要作用。财务共享中心构建成功与否取决于顶层方案设计、领导层支持、理念培训宣贯、良好沟通机制、信息化建设等关键因素,本文对这些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并从职责界面设计、机构及岗位设计、业务流程设计、信息系统设计、运营管理设计等方面对做好财务共享中心构建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集团式 财务共享中心
财务共享中心是指将大量重复、易于标准化、流程化的会计核算业务、资金结算业务集中到一个新的独立运行业务单元进行流程再造、标准化、集中处理,以达到提升业务处理效率,进而降低成本最终提升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一种作业模式。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过程,实际就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依托财务共享理念,将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标准化的过程。
一、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统一财务核算模式,规范前端业务
财务共享中心建立前,会计核算按单位分工,同行业各单位之间交流相对闭塞,存在核算模式、核算口径不一致等问题。财务共享后,可以按照业务流程节点分工,一人负责多家单位的同类业务,统一了各单位会计核算模式和计量口径,有效提升了会计信息质量。
(二)重新划分职责界面,强化了财务监督职能
实现财务共享后,财务管理与核算职能进行有效分离,财务工作职责界面更加清晰,一些共性的、重复的、标准化的会计核算等业务被集中在共享中心进行统一处理,而更多的财务岗位职能向广阔和纵深发展——以提供分析、管控、决策支持等管理职能为主,让财务在共享管理中直接体现出价值增值。
(三)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从人员储备看,财务共享中心为集团公司管理的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一方面,财务共享成为财务人员快速成长的途径。在共享模式下,核算、费控、资金管理等大量重复的工作被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即便是新晋会计人员也能很快上手。另一方面,财务共享将会计核算从企业财务部门相对剥离,使财务人员有更多精力投入到企业的管理领域。
二、成功实施财务共享的关键因素
(一)方案顶层设计是建好财务共享中心的强大动力
集团公司统一部署、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和强力推进是实施集团公司财务集中管控工作的强大动力。在集团公司集团公司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方案下发后,下属单位对此项工作有了更加准确的方向和更加明确的目标,加快了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推进步伐,细化了实施方案,制定了保障措施。
(二)领导支持是建好财务共享中心的坚强保障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不仅是一个项目建设,也是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重新塑造,涉及到人员调配、岗位划分、办公场所等多个方面,牵扯到部门间、上下级等协同配合,集团公司领导应亲自指导筹备工作,促使下属单位高效完成职责定位、人员配备、场地选取、设备到位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以为快速筹建提供坚强保障。
(三)理念培训宣贯是建好财务共享中心的重要基础
财务共享中心在建设中会遇到一些认识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业务部门、业务财务对业务模式的变化和操作流程的变化不理解,认为审批流程不仅需要业务、财务部门批准,还需要财务共享中心批准,流程过长、效率不高;财务集中核算后给业务部门增加了工作量等。这些疑问主要是由于对财务集中管控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还不够。因此,应加深全体员工对财务共享变革为公司带来的安全方面的了解,在共享理念上进行宣贯、在业务操作上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
(四)良好沟通机制是建好财务共享中心的有效手段
高质量、高标准的项目建设,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界面交互完成,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尤为必要。可尝试建立公用网络沟通平台,或每周召开对接工作组协调会。在项目建设中,应安排专人搜集每个单位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想法,实时答疑解惑。
(五)信息化建设是建好财务共享中心的重要支撑
财务管理模式的重大革新,将财务活动重新整合为战略财务、共享财务和业务财务三大职能,在物理操作上分割为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其中线上操作需要强大完善的信息化平台做支撑,需要各种硬件配套来完成。为实现财务信息化持续优化,基于服务器存储空间有限、数据库与应用服务交互速度极慢以及信息安全级别较低,并考虑未来共享中心建设,应及时对服务器进行部分硬件的修复和扩充,在财务信息系统中加入了影像系统,高质量采购扫描仪、高拍仪等设备,以保证线上操作的顺利运行。
三、财务共享中心的具体构建途径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可以以资金集中收付为重点,以会计集中核算为基础,以信息系统为手段,实施财务集中管控。通过嵌入标准和流程、固化于信息系统,厘清权责边界,建立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集中管控机制,能实现预算管控落地、风险管理落地和辅助决策支持,更加突出和强化资金的安全性、合规性和防范风险能力。
(一)职责界面设计
集团公司财务体系划分为战略财务、共享财务、业务财务三个维度,厘清战略财务、共享财务、业务财务职责。战略财务职能,在业务上指导和监管财务共享中心和基层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协调本部、共享中心和业务财务的财务管理事项;共享财务主要履行共享业务、运营管理两类职能,负责所属各单位资金计划的执行和控制,资金集中结算和监控,票据集中管理,账户集中管理和监控,会计集中核算,电子会计档案管理,部分纸质档案的审核、装订和移交,共享中心信息系统的建设、优化和运维,共享中心运营管理等;业务财务是财务管理主体和责任会计主体,是成本控制和预算执行中心,负责本单位各项经营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和真实性。
(二)机构及岗位设计
集团公司层面应设财务部、财务共享中心两个部门,平行管理。财务部设立预算管理、资金管理、风险管理、资本与资产管理、基建财务管理、成本管理、报告管理、纳税和保险管理、档案管理、培训管理等岗位。财务共享中心设立会计核算管理、资金结算管理、综合管理等岗位。
财务共享中心全部按照专业化分工进行岗位设置,会计核算分为报销薪酬组、采购资产组和成本总账组。各核算主体凭证制证、审核上移,实现多重隔离审核。业务流程按照标准流程在共享库中重新设置。共享中心人员可以在待办事项中看到各核算主体的待处理业务申请。资金结算设置资金审核岗,执行资金计划、付款决策、信息和账户使用为主的审核,网银付款环节设置出纳、资金一核、资金二核和资金三核,执行付款信息、票据信息和异常支付监控为主的审核。各岗位均设置 AB 角。
(三)业务流程设计
坚持把统一标准作为财务共享工作的重要基础,同步开展流程标准、控制标准、会计科目、核算规则、稽核规则等标准建设,开展会计政策和数据标准的制定。通过统一的财务组织、会计科目管理、统一的财务核算规则、统一的财务数据存储与共享,实现覆盖全集团的会计集中核算,保障财务共享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不断推动管理提升。
线上流程方面,统一标准业务流程。并同时对各核算单位的前端业务作出统一设定,统一了各核算单位费用审批标准和流程,各核算单位的业务流程根据具体业务性质的不同,将分别执行不同层级的、标准化审批流程。在会计处理中制证、稽核两个环节实行「任务池」管理,随机分配任务到人,共享中心财务人员根据原始单据的影像进行制证、稽核。资金支付人员根据制证、稽核后的会计凭证完成付款。
线下流程方面,基层财务人员负责接收纸质原始单据,负责系统上传影像内容的校验比对,确保原始单据齐全并保管纸质原始单据,并打印记账凭证。
(四)财务共享信息系统设计
抓好财务集中管控基础平台的落实,运用企业架构设计方法,从业务构架、应用构架、数据构架和技术架构四个方面入手,制定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注重系统的稳定性、前瞻性和可扩展性。开展软硬件产品采购,全面加强系统实施的质量控制,以灵活的工作流管理、高效的影像扫描、便捷的档案存储调拨搭建起一个系统数据集中、业务涵盖全面、多级同步应用的数据处理平台。在信息化运维上,制定运维流程,收集线上、线下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不断修改、完善,排查系统隐患。
(五)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管理设计
加强制度建设,做好顶层设计。从运营管理、标准体系、资金管控等多维度搭建集团层面的财务共享中心制度基础平台,完成制度体系的确定,制度的制订及印发,促进财务共享中心业务及运营管理的流程化、规范化、制度化,如:对外针对财务共享带来的新变化,编写内、外部用户操作手册,规范前端业务,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内编写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岗位职责、稽核标准、运营制度、岗位轮换、考评管理等制度,有效防控共享运营风险。完善运营体系,支持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与运营,保证共享业务的可靠、高效,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龚静.集团公司财务共享中心构建有关问题浅析[J].财务与会计,2017(14):64.
[2]吕洪伟,肖俊科,黎明.四川石油财务共享体系建设思路与成效[J].财务与会计,2017(11):24-25.
作者 王宝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