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高校会计制度比较与实施措施

作者
作者

  【摘要】在当今经济环境下,国内高校的财会工作有了新的需求,财政部在2009年公布最新的高校会计制度,改革了旧有的高校会计体制。新型会计制度相较传统制度,发生了很大变革,做出了很多创新。本文对新旧高校的会计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探讨在新型高校会计体制之下,高校开展内部会计工作的具体措施,旨在为高校财务人员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校会计制度 新旧比较 实施措施
  新型高校会计制度是国内高校财会工作的转折点,它废除了收付实现制,构建起权责发生制。这一改革适应高校在发展进步过程中提升会计工作水平的需求。在新旧制度交替之时,高校会计工作面临着很多挑战,高校一定要准确把握新制度的实施,了解新旧制度的差别,进行会计工作的合理规划与安排。
  一、比较高校新旧会计制度
  (一)新制度转变会计基础
  在旧有高校会计制度下,国内高校会计基础长期采用收付实现制,新制度则将其转变为权责发生制。一般情况下,当今高校,原则上施行权责发生制,但针对某些特殊业务,高校无法应用权责发生制做到完善的会计处理,所以必须采取收付实现制这一辅助措施。
  (二)新制度转变会计科目
  1.首先,新制度在高校资产类科目内增设 “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摊销”、“累计折旧”等新科目,这些新型科目主要用于对高校内部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清理和摊销的工作。此外,新制度规定,所有高校都要对本校资产开展定期盘点工作。
  2.其次,新制度改变净资产类科目。通过取消原有杂乱的一些科目,如“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等科目,同时开设“本期盈余”和“累计盈余”这两项科目,替代被取消的科目,从而实现高校净资产状况的清晰化。
  3.第三,新制度转变负债类科目。针对高校会计的负债类科目,新制度把借款划分为“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针对高校应该向国库缴纳的非税收款项,新制度进行了单独设立,对应的科目是应缴非税收入。而针对高校支付给职工的薪酬,新制度专门设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对薪酬核算进行记录与体现。
  4.第四,新制度转变支出类科目。新制度增加资产折耗与财务费用科目,同时新制度增添科研、教学以及其他业务这三个方面的科目,按照高校内部会计工作的需求进行科目明细的设置。
  5.第五,新制度转变收入类科目。新政策进一步细化了高校会计工作中的收入类科目,添加财政拨款、财政调剂收入、基建拨款以及后勤收入等一系列新型科目,取消原有制度下的教育事业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和经营收入这三项科目。
  (三)新制度转变财务报告
  在收付实现制这一体系下,高校会计工作不需要在财务报告中包括现金流量表,但在新制度体系下,要贯彻修正权责发生制,高校需要考虑把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工作归入会计工作的范畴,从而全面反映高校现金与资产的流入与流出情况。
  二、实施高校会计新制度的措施
  (一)打好坚实的制度基础,搞好团队建设
  要在高校内部贯彻新型会计制度,就必须打好制度基础,同时搞好团队建设。新制度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高校原有的会计制度,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最突出是转变会计基础。虽然此种转变迎合了国内高校内部会计工作的需要,但要想真正实现自收付实现制向着权责发生制的转变过程,高校就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参考会计工作的要求,把实际与新制度的转变相结合,制定出一套符合本校现实情况的会计规范体系,从而为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规范的依据。与此同时,高校还应该加强会计队伍的建设工作,确保每一个学校会计工作的参与者、每一位岗位人员都做到对新制度的各种调整的深入了解,进而保障在新制度的方针指导下,高校会计人员可以处理好会计方方面面的问题,做到得心应手,从而维护高校财会工作的水平与整体质量。
  (二)认真规划会计工作,做好工作转接
  1.高校会计人员应该顺应制度转变的趋势,参考新制度,对会计科目和财务报告进行修改。会计工作务必要保证工作规划与工作转接的有效执行。首要的一点是,高校内部会计人员必须提前进行新旧科目的结转,把会计工作的原有科目下的余额过渡到新科目当中,同时确认如何并入基建账目,以及如何规划资产与负债的清理。
  2.其次,高校相关会计人员需要按照权责发生制这一基础体制,调整并改变高校内部处于原有收付实现制影响下的会计核算措施,建立与权责发生制匹配的核算方式。
  3.再次,自高校管理层到财务部门相关会计人员,都要树立风险意识。在新制度下,高校对于在筹资时可能遇到的风险,要做到未雨绸缪,预先做好准备工作,避免新制度在实施中带来筹资风险的升高。
  三、结语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在范围上、难度上,都引发高校会计工作的重大革命。在制度改革中,高校财会人员面临许多问题,应把握住政府进行收支分类改革的契机,借鉴企业与民间非营利机构实施会计制度的经验,对自身内部的会计体系与财务报告制度进行重新修订,予以补充、完善,把会计信息应用者的需求作为导向,向其提供辅助决策的必要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可信、全面及有效,促進高校会计工作有序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红蕾.新旧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比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06).
  [2]陶书良.《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基建核算的思考[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04).
  [3]尉清平.高校会计制度改革拉开序幕——学习《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思考[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03).
  作者简介:李为民(1971-),女,四川省遂宁市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师,研究方向:财会。
  (责任编辑:唐荣波)


作者 李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