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 系统应用于会计与财务管理浅谈

作者
作者

  【摘要】随着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深入和应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经逐渐被企业所淘汰,企业内部的互联网管理逐渐进入到企业管理领域中来。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化管理模式的ERP系统,它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上的应用便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主题。总体上说,ERP系统技术在企业的管理实施过程中带来了规范化、标准化,给企业管理的最优化实现准备了条件。本文主要介绍了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的ERP系统,对ERP系统在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上应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及ERP系统对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影响,并得出了相关的结论。
  【关键词】ERP系统 会计 财务 企业管理 应用
  一、ERP系统的概念
  ERP系统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ERP系统的全称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它拥有系统化的管理思想,对企业内部所有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整合,从而在分配管理上最优化。由于其中的信息自动整合,减少了人工组织环节,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率,从而从内部增强了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内部决策运行更加通畅。
  ERP系统是企业集成化管理软件系统中最高技术水平的代表,集先进信息技术与管理思想于一体,它主要是为了实现整个企业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从技术的层面来说,ERP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的成果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整合,其自动化节约了很多环节成本;从治理层面来说,它是一种比较完整的集成化治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企业经营治理各方面的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它整合的资源总体概括为四大块: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在财务管理上实现了透明化,在会计核算功能上实现了自主化,在财务与业务管理上实现了同步化,从而建立了一个人性化的统一平台。
  二、ERP系统在会计与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ERP系统作为一个新兴企业管理系统,在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应当要如何正确运用ERP系统,通过上述对ERP系统的概述,主要有以下几点应用:
  (一)在会计中的应用
  在会计方面,ERP系统主要是应用在会计核算功能上,会计核算包括记录、核算、反应和分析资金在企业中的流动过程与结果。而ERP系统则通过信息数字代替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在借贷方向上的混淆;另外運行ERP系统会在会计核算的多币制和应收账、应付账、总账、客户订单、采购等各模块中形成接口,可以自动生成所需要的数据,在现金管理模块还将与应收账、应付账、总账集成中自动生成总账,过入总账等应用,代替过去的手工烦琐的操作,这就大大节约了人力在手动计算上的时间成本,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效率。在会计核算的各个模块,ERP系统都是采用集成的信息系统模式,通过各模块提供的各种方法来管理资产,自动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从而帮助管理者对目前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现状有所统筹。
  (二)在财务管理上的应用
  财务管理的功能主要是基于会计核算的数据,再加以分析,从而进行相应的预测、管理和控制活动。ERP系统主要应用是指在财务计划、控制、分析和预测。
  在引入ERP系统技术以前,会计系统的信息处理在电脑上一般都是应用电脑作业,在业务流程的临近和其他系统的集成上,则会受到技术与功能不足的限制。而ERP系统技术中财务管理则反映了财会信息,在系统中,它首先对收集来的财务管理信息进行处理,然后转变到多层次、一体化的财务管理支持。其中可以看出,ERP系统吸收并嵌接了先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从实践中得到更准确的财务管理信息,从而更科学地对财务进行管理,使得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得到改善。
  ERP在会计与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过去传统手工烦琐操作的缺陷,另外,有了这样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可以进行广泛的,包括客户、供应商、分销商和代理网络、各地制造工厂等的各种经营资源、各种信息的集成,管理者能够更全面地掌控市场信息,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ERP系统对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影响
  ERP系统在企业管理上的应用对企业的运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的概述。
  (一)ERP系统使技术与理念相互融合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进步,ERP系统技术也以先进占有者姿态闯入企业管理领域,它不仅实现了软硬件的连接,而且在管理理念与技术的融合上也有立竿见影的体现。由于其系统中,自动化借鉴了名企管理的实践成果,从而对多种管理经验进行了整合。
  (二)ERP系统技术实现了高效化和科学化
  ERP系统技术的应用因为减少了很多烦琐信息整理和实物分配的环节,因而帮助企业顺利处理好各种业务流程,加快了平时工作的操作速度,使得管理更加高效。从而实现了时间短,而效果非常的统一。ERP在录入数据方面的严格性和在权限设置的严密性,有效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减少了手工账中出现的信息漏报与错报信息现象,使得决策更科学。
  (三)ERP系统给企业管理也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由于纯电脑信息的自动处理,使得员工操作没有了自己的主观性,从而使得管理缺少人性化,固定死板的操作流程约束限制了员工的自主性,削弱了其积极性。
  四、EPR系统在我国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ERP系统在我国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中应用的阶段
  ERP系统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
  我国企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引进国外的MRPⅡ软件,并慢慢开始推行MRPⅡ管理系统,进入对MRPⅡ实施应用阶段,这也是ERP系统在我国的启动阶段;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在90年代的中期,我国企业开始导入ERP系统,并逐渐开始推广实施ERP系统来管理企业,这主要归功于MRPⅡ与ERP在我国的广泛推广与应用,从具体的实践上否定了以往的观念。这是ERP系统在我国企业中快速发展应用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许多的外国软件公司都先后在中国设立销售网点,来推销ERP软件,例如,SSA、FrontShift、EMS、QAD、SAP、CA等软件公司。同时,我国自己的软件开发中心和公司也研发并商品化推出了ERP软件。这一阶段,ERP系统软件在我国的发展应用是十分快速的;
  第三阶段:成熟阶段
  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1世纪初,ERP系统软件基本上已经成了我国企业管理软件的一大主流。国内外各大软件公司都在不断改进并推广ERP软件。国外大型软件公司在我国大力推广ERP系统的原因是我国当时拥有十分庞大的市场。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企业当时对于企业管理软件的需求量已经达到每年200亿以上,对ERP软件、商务管理软件、集团财务管理软件的需求占到了企业管理软件年需求量的90%,由这些数据可以表明,在这一阶段,ERP系统软件在我国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了,ERP系统也已经打开了我国广阔的市场,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阶段。
  (二)ERP系统在我国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ERP系统在我国企业当中的应用主要呈现两个特征,一个是使用ERP系统的企业越来越多,另一个是ERP系统本身也在不断地进行改进提高。从上文对ERP系统在我国企业中发展应用的各阶段的分析可知,ERP系统在我国企业中广泛使用是必然的,不仅仅是制造业,还包括服务业和其他行业领域,都对ERP系统存在较大的需求,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比较迅速,全球化的趋势和行业间竞争压力的加大都迫使企业开始重视企业管理,这当中就包括了使用企业管理软件。但是,尽管ERP系统在企业管理中非常热门,我国对于ERP的应用还是不平衡的,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例如,企业自身缺乏实施ERP的基础条件、难以对原有的财务系统与新的ERP系统进行整合、财务人员的素质偏低、ERP系统投入使用的后期维护成本较高等。
  所以说,虽然ERP系统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了,也给我国的企业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方便和利益,但是ERP系统在我国的应用仍然是不平衡的,我国企业要想办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企业具体的实践情况,对ERP系统进行科学的创新,体现更多的人性化管理。
  五、结语
  ERP系统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管理平台,现在正广泛应用于各大企业中,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的手段。ERP系统的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能够从供应链的角度去优化企业的各类资源,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会计和财务管理应该是企业管理中比较重要的方面了,因为会计和财务管理会直接和企业的资金出纳联系起来,一旦管理不当就很容易造成企业出现亏损或者财务问题,所以说将ERP系统应用于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中就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为企业带来利润。
  参考文献
  [1]刘星辰.ERP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探讨[J].财经论坛,2010(11).
  [2]环海莉.ERP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1(06).
  [3]朱小平.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李军.浅议ERP中的成本管理[J].企业改革与发展,2001(04).
  作者简介:林向华(1968-),男,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及财务管理。
  (责任编辑:唐荣波)


作者 林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