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作者
作者

  一、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中一切管理的核心,目前企业管理主要在人本主义思想下,运用先进的现代化科学手段,对本企业的职工进行合理化的组织、选拔、调整、培训、分配等管理形式,实现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最佳配比,同时通过对人才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正确引导,充分调动起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随着近几年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人力资源管理有了很大改善,从过去传统的简单、形式、大锅饭主义的管理思路发展到目前以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的先进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给企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是成绩背后,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程度存在问题
  目前有些企业尤其是一些新成立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不够重视,将工作重心都放在了生产经营上,认为只要在招聘阶段选好人、把好关,等人员进入公司后严格按照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干活就万事大吉了,这种思路和想法造成这个企业的人力结构扭曲,难以留住高素质人才。
  (二)管理思路存在的问题
  在某些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过于模式化、死板化,条条框框要求得很严格,让员工透不过气,将人力资源管理看做是对人员进、管、出三个简单的环节,把人力管理看做是对人的控制,这种管理思路与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是背道而驰的。此外,某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思路过于简单化,随意性很强,对本企业的人才结构、状况及发展缺乏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不能通过科学、有效、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调动起职工的心智,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某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上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缺乏合理的选拔机制,某些企业在人才招收选拔方面,过于注重学历、文凭,在人才招聘和提升中往往把学历和文凭放在第一位,使得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的低学历人才难以得到录用和提拔。其次某些企业在人力管理制度中缺乏合理的调配,例如,将文字功底较强但性格内向不善于交往的员工调到业务部门,将具有一定社会关系善于交往员工调到办公室,这种不合理的搭配模式严重影响到人才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第三,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合理的制定薪酬结构,这种情况在国企中经常见到,各个工作级别的岗位工资标准差距很小,干多干少都一样,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很难调动,对于有能力的人才干脆选择跳槽,导致人才的外流。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所发展,首先要做好对人的管理,抓住人才竞争的主动权,采取有科学的管理措施吸收人才、留住人才、开发人才。
  (一)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开发员工的工作水平和智力能力为主要思想,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发挥员工个体智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二)制订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
  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在于对人才的合理使用,做到各尽其能,人力管理人员中要充分结合每一名员工的个性特点和工作能力来安排适合的岗位,实现人才能力的最大性发挥。此外,在人才选拔中改变重学历轻能力的错误观念,要重视人才的综合能力。
  (三)采取有效的激勵机制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要制定灵活的激励制度,如将业务人员的奖金与业务量挂钩,技术人员的奖金与设备运转情况挂钩等,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企业在制定员工工资标准时,要根据岗位重要程度和智力水平,拉开一定的差距,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按劳分配,改变传统大锅饭现象的发生。
  (四)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做好对人才的后期培养和开发工作,按照工作进程,制定各个工作岗位的培训计划,并且严格监督各个部门按照计划定期组织员工开展教育培训,使员工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培养员工的企业精神,促进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总之,企业要想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制定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促进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企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栾晓燕.知识经济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竞争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2009(02).
  [2] 杨秀岩.浅谈知识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大众商务,2010(02).
  [3]赵曙明著.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赵其文. 现代人事行政的策略性作为——人力规划. 人事行政学会. 台湾:人事行政学会,2001.
  
  作者简介:李广智,男,汉族,青海湟源人,经济师,就职于青海第一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工作,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责任编辑:陈岑)
  


作者 李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