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统计工作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作者
作者

【摘要】统计人员是统计工作的具体承担者,而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是做好统计报表工作的重要前提,一名合格的统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娴熟的业务知识,更要兼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关键词】企业统计 业务素质 职业道德

统计工作渗透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的作用绝非财会或其他管理、核算活动所能替代。企业统计不仅要有明确的统计对象,而且统计对象是由具有某一或某些共同特征的许多个体构成的总体,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人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字加加减减而已,就是填几张报表,其实,企业统计数据是生产经营成果的反应,准确、及时的企业信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政府的宏观调控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统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政治思想素质

统计人员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员要按照「先进性」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有强烈的事业心才会不断地充实自己,严格地要求自己,从而产生一种必须做好工作的驱动力,全心全意地做好工作。

(二)精神素质

据了解在价格监督检查系统都不愿意做统计工作,为什么呢?我想大家都明白。就是因为统计工作枯燥、乏味、特别是基层统计员很辛苦。这就说明统计人员的人选非常重要,也就是说选一个乐于工作、业务素质高、工作扎实并有文字功底的同志来搞统计工作。

(三)作风素质

一个良好的作风,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成败。统计是由《统计法》规范的一个学科。对于统计人员来讲,要做到办实事、报实数,真实地提供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要遵守职业道德,坚持统计工作原则;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

(四)专业知识素质

统计工作现代化,就是要运用先进的统计科学和现代计算技术,来改革和完善统计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统计报告制度和指标体系及报表格式以后还会有调整、还会不断更新。

二、企业统计存在的问题

(一)统计意识淡薄

企业经营者很少用统计资料进行定量分析,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据的加减或汇总,是为国家宏观决策服务,对企业来说属「无效」劳动。所以,统计基础工作薄弱,有些单位连统计岗位一职都未设,造成企业统计人员的不稳定性。

(二)统计基础工作薄弱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不健全,填报统计数据的随意性较大,产值与产量不匹配等情况,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无法保证。

(三)统计人员业务不熟,素质不高

一些统计人员没有考取统计从业资格证,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凭经验、进行数据的收集、汇总、加工,不能有效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帮助。

(四)法制观念淡薄

一部分企业存在统计违法行为,主要表现:一是瞒报,上报的数据偏离实际;二是迟报,找不到人,屡次催屡次迟报;三是虚报,统计员不计算,只在去年基础上随意加个数。

三、加强企业统计工作

(一)加强依法统计

加大对《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宣传力度,对各类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的行为加大惩罚力度。对一些重大统计违法案件要及时处理,促进全社会遵守统计法。

(二)建章立制

建立健全管理监督体制与运行方式,严把统计数据真实关,使企业统计部门能有效发挥其职能,有效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逐步实现以企业为核心,最大限度地推进企业统计信息化的高效运行。

(三)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着力点

全面系统的统计工作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和固定的统计人员来完成。统计人员可与其他同行保持联系,彼此取长补短,巩固统计理论,熟练掌握现行统计业务。统计人员要深入基层,收集真实的第一手数据,有效地对基础数据整理,建立企业数据库系统,使企业统计工作在信息化的社会环境里发挥巨大的作用。

(四)建立并完善企业统计工作制度

一是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二是统计资料的审核、档案管理等事项要严格遵循有关规定。三是严格落实「统计人员先交接,后调动」的原则,保证统计工作的连续性。

四、抓好统计工作重点,提升统计工作效能

(一)努力提高统计能力

统计能力建设是统计部门工作水平的全面体现,它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与统计工作质量密切相关。

(二)努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提供高质量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根本职责,我们应从实际工作中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三)不断提高统计公信力

提高数据质量,维护企业统计的公信力,我们应时刻把「真实可信」这四个字装在脑海里,落实在行动上。

总之,统计工作要围绕重大战略,提供超前服务。要围绕热点难点,提供主动服务。首先负责人要重视,其次制度要完善,再次要不断提高队伍素质以及统计人员的技术水平。要围绕公众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务。

作者简介:吕慧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统计局 ,研究方向:统计学。

(责任编辑:李敏)


作者 吕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