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国有担保公司撬动信贷资金投入实体经济

作者
作者

根据国务院 7 月下旬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积极发展政府支持的担保公司,扩大小微企业担保业务」精神,7 月 23 日市委孟曙初副书记和市政府范元平常务副市长在全市上半年金融运行分析会中对下半年金融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结合中国人民银行遵义市中心支行关于发放支农再贷款支持「三农」的政策措施,在市金融办的支持下,市融资担保小额贷款行业协会从七月二十五日开始,八月十二日结束,对辖内部分国有担保公司开展以经营、管理情况为重点内容的专题调研。调研组实地深入到绥阳、正安、道真、桐梓、仁怀、遵义等县市,通过与以上县市的人行、农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人保公司、部分贷款担保客户座谈,走访部分种、养殖大户,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各国有担保公司的基本情况,以及政、银、担、企(含「三农」)的合作互动情况与趋势。报告如下:

一、县级国有担保公司不可或缺

截止 2014 年 6 月末,全市共有融资性担保公司 38 家,注册资本金 22.7 亿元,在保余额 30.18 亿元,其中,国有担保公司 13 家,注册资本金 9.35 亿元,在保余额 12.44 亿元。各县(市、区)中无国有担保公司的有习水县、绥阳县、余庆县、务川县、汇川区、红花岗区。国有担保公司除金茂担保公司外,均为 2011 年以后逐步组建成立,国有担保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为地方财政拨付。国有担保公司成立的目的,主要是解决辖内中小微企业、「三农」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对 6 个县的调查发现,县域经济中的小微企业、「三农」产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强劲,但都存在「瑕疵」,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敢贷、不愿贷,贷款户只好求助担保公司,担保公司应接不暇。如道真县惠农担保公司有 3000 多户排队申请贷款担保。从这 6 个县的情况看,遵义县担保公司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为主,仁怀政鑫担保以支持地方酒企为主,道真、正安、桐梓等县担保公司以支持「三农」为主。绥阳县因未成立国有担保公司,致使省财政厅拨付 1000 万元的担保金躺在县财政账户上不能动弹。由于有地方财政作信用担保,担保金额可放大 5~10 倍(国开行为 10 倍,其他金融机构为 5 倍以上),今年以来部分县(市)财政充实了担保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如正安县已由 3000 万元扩充到 8000 万元,遵义县由 1 亿元扩充到 3 亿元,仁怀政鑫担保、道真惠农担保公司拟扩充到 2 亿元、8000 万元,因为按规定单笔贷款担保不能高于资本金的 10%。各国有担保公司为扩大单笔贷款担保额度,满足客户扩大生产能力的需要,以及为适应与银行合作条件的要求,都在积极主动增加注册担保金额,桐梓县担保公司总经理赵久桐深有感触地说:「我很看好也很看重国有担保公司的发展前景,因为它扶持服务的对象是『三农』和小微企业,并且国有性质的担保公司是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经测算,如果全市各县(市、区)均成立了国有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达到 5000 万元以上,一年可撬动 40 亿元信贷资金的投入。

据了解,各县(市)成立国有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接国开行的农业扶贫贷款(国开行委托农村信用社或农业银行代办),今年道真县政府与国开行签订了贷款合作协议,5 年内贷款余额可达到 15 亿元,2014 年为 8000 万元,分年度实施。道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开发工作,首先从名牌大学请来专家学者,到道真作实地考察,对道真的气候、土壤、环境做立体型调研,确定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专家建议以发展药材、茶叶为主,后续请国家顶级药业专家,共同商讨发展药业、茶叶大计。为此,确定了担保公司的支持对象和发展方向。为了聚集大户,实现两大产业规模化发展,吸取过去发展农业产业的经验教训,要求种植大户、专业合作化集中连片成规模发展,门槛是规模必须达到 300 亩以上才予以支持。因为船大不便掉头,避免农户小规模种植的随意性。每亩可向银行贷款 1000 元,300 亩为 30 万元,由国开行放贷、担保公司收取担保 3% 的担保费,省扶贫办贴息 5%,此类贷款一般为 4 年期,前 2 年不还本,第三年按 40%,第四年按 60% 归还本息,据估算,已种植的花椒 7 万亩,如丰年可收入 2 亿多元(即亩产 2000 多斤,市场价 35 元/斤)。全县计划种植中药材(18 个品种)50 万亩,茶叶 30 万亩,目前正在逐步落实中。公司 + 农户模式发展的金银花今年已成规模效应,一民营企业家投入 2700 多万元,在工业园区办起了金银花饮料生产线,并已投入生产,市场反应较好。每亩地产金银花 1000 多斤,保底价 5 元/斤,随到随收很受农民欢迎。据道真县国有担保公司介绍,他们创造了一个扶贫模式,一改过去「雨点式」扶贫式为精准扶贫。

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将发挥杠杆作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运用货币政策工作支持扶贫开发实施办法》(贵银发[2014]95 号)及人行遵义中支的具体实施方案要求,运用支农再贷款支持集中贫困地区连片特色农业产业,我市多数县(市)符合要求,成立了政府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运作模式为人行支农再贷款 + 金融机构自有信贷金 + 地方财政利差补贴 + 扶贫开发重点支持对象。由国有担保公司或财政担保。匹配的自有信贷资金与支农再贷款比例为 1:1,利率比同类同档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滑不低于 2 个百分点。并且在期限上还可展期 2 年。人行遵义中支已向上级行争取了 5 亿元的指标。据人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此种模式将常态化。

二、县级国有担保公司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发展「大农业」并使之在县域经济中发挥支柱作用,财政出资的县级国有担保公司应运而生,但某种意义上是仓促上马,经过几年来的运行,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一是人员构成东拼西凑,形成「八国联军」。按照企业模式,设置有董事长、总经理、监事长、人员从县级各部门抽派。在现有人员中,董事长有的是常务副县长兼任、有的是财政局长、政府办主任、农业局长兼任,总经理主要承担公司经营,其人选一般为现职的科级领导岗位、退居二线的科级干部,一般人员主要从各部门抽调,基本上都没有从事过银行或担保方面工作经历。这次调研中唿声较高的就是要求行业协会加强业务培训和素质教育,已有近三年工作经历的现道真担保公司总经理汪继伟说:「开始接触担保行业完全是一抹黑,为尽快适应工作需要,自身从《担保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学起,干中学、学中干,但还是不系统,还需继续加强学习」。桐梓、仁怀、正安等担保公司负责人一致要求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隔行如隔山」,不能自欺欺人。同时对行业协会组织的从业人员资格考试非常赞同。二是担保公司队伍不稳、思想波动大。因为上级要求公务员不能兼任公司领导,要么脱钩。据调查,凡是兼任董事长的和其他高管人员均不愿脱钩,但上面的政策又不能不执行,所以基本上都被免去职务。为了维持担保公司的经营,县级政府又以返聘的形式把经营班子的人员留下来。正安担保公司的董事长被免后,临时指定一名财政局的副局长负责,因为有巨额的国有资产在其中,不得已而为之。三是担保公司的注册资本金被抽逃现象较为普遍,据了解目前未被抽逃资本金的有道真惠农担保公司、仁怀政鑫担保公司、仁怀农业担保公司。四是「三农」担保贷款的反担保比较难。由于宅基地、房屋没有产权证,土地流转没有土地证、林权证等证件为反担保权证,导致银行、信用社不愿贷款,担保公司不愿意担保。五是农业产业受自然因素的制约较大,农业保险没有及时跟进,完全靠「天」吃饭。人保公司正安县支公司负责人介绍,往年对能繁母猪和茶叶开办的政策性保险业务,开办 3 年,停了两年,去年又重新办,今年还开办了水稻保险。由于受人员不足、专业技能欠缺的影响,开办这些保险品种难以尽如人意。六是受制度、机制的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在收入上,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办理一单业务,增加一份责任,收入不能增加,缺乏激励机制。更有甚者,把担保业务作为副业。如仁怀农业担保公司指派一名农业局副局长兼该公司总经理和出纳,又兼任农业园区办副主任,实际工作以农业局的工作为主,其他工作人员均为兼职。导致该公司业务开展起色不大。

三、几点建议

(一)党委、政府重视是国有担保公司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当前,民营担保业务逐步萎缩,国有担保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其重要的原因是国有担保公司某种意义上代表政府,有政府信用作担保,银行业金融机构愿意与之深度合作。打好这张牌,县域经济中的小微企业、「三农」产业贷款贵、贷款难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县域经济的根基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土地」这个根本,像道真县委、政府那样对农业产业规划由专家指导搞好顶层设计,把土地有效地流转起来,种植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特点的农作物,把土地流转后的农民变成农业工人,养殖适合市场需求的牲畜。整体规划设计到位,项目跟进,银行信用社介入,担保公司担保,将发挥其叠加效应,农村资金回流,有效降低农村资金存贷差。因此,希望党委政府关心、关怀农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返乡农民工创业者的成长。本次调研组实地到遵义县仙人岩种植场实地调研,在这片承包期为 30 年的 3000 多亩森林中,喷灌上山、公路环绕,遍坡是种植的天麻,用手一撸,土豆般大小的天麻十分可爱,随机检查了几箱,箱箱如此,又是一个丰收年。该场是遵义市农业扶贫开发的龙头企业,场主是返乡农民工陆远亮。他说:「三年多来,每天吃住在山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既要负责栽培、经营、大小事情一把抓,很苦很累;跑资金、跑市场都是自己,没有帮手。」建议党委政府在现有的退居二线的干部中,委托责任心强的挂靠帮扶,直接对接,精准帮扶,利用帮扶干部的资源,为企业协调各方关系,在内部管理、信息沟通上着一把力,当好「保姆」。对这些「草根」企业家予以精准扶持。必须明确,企业向银行贷款,国有担保公司担保,贷款项目出现不良,担保公司必须代偿,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二)把国有担保公司办成市场化经营的主体

担保公司是企业,有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在当今公务员必须退出类似平台融资公司兼职的情况无疑对现有人员的思想引起波动。现在的情形是:除现任副县长、财政局长等不愿脱钩而在担保公司兼职的已经免职的以外,经营层的负责人多为科级干部或退居二线的干部,多年的摸爬滚打已经对担保业务较为熟悉。他们的一致意见:一是退休后能享受公务员退休待遇,免除后顾之忧;二是符合提前退休条件的可办理提前退休后返聘;三是公司要盈利;四是财政拨付的资本金不能随意抽逃;五是员工队伍由公司自主招聘;六是切实承担市场主体的经营责任,如某县担保公司对发生的代偿由县长办公研究会确定,显然不符合独立法人的要求;七是政府要有对主要高管人员年薪不低于 25 万元的承诺。希望党委、政府积极决策,尽早出台相应办法措施。

(三)多措并举,搭建好国有担保公司这个融资平台

近年来,围绕小微企业、「三农」产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进行各种有益的探索,重点在于对银行需要的抵押、房产和尚未成型的林权、土地权证做抵押物的探索,林权权证难以办理,流转土地难以变现等诸多问题的存在,资源可变为资产,但难以变为资本。因为从事货币经营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愿意在贷款形成呆滞后当「老板」和「地主」,不愿意打理这些所谓的资产,此结难解。以政府信用为背景的国有担保公司作为第三方参与完全可以化解这个矛盾,即当企业贷款形成不良后,担保公司实施代偿,但贷款方具备法律效力的各种抵押权证归担保公司,这种所有权的让渡使担保公司具备处置抵押商品、房屋、土地的权力。其次,担保公司与贵州省国有再担保公司搞好业务衔接,申请再担保。据悉,由省财政厅出资 8 亿元成立的省再担保公司的业务对象主要是各市县的国有担保公司。再次,鼓励小微企业特别是「三农」产业参加农业保险,保险资金筹措包括企业自筹一部分,财政补贴一部分,建立有效的防控机制,把损失降到最小。

(四)政府主导,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维护一方金融秩序

现有对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体制,是省、市、县各级政府的金融办实施监管。现在的问题是,监管职责不够明确,信息不够对称,以及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较为突出。如县(市区)金融办的监管职责有哪些?对辖内发生的诸如担保公司不承担代偿责任,非法经营或可能引发的金融风波,省金融办是最终的机构审批部门,对类似问题应担当什么责任?应当说现时管理办法中不够明确。所以,必须明确监管职责,强化常规监管维护金融稳定,避免发生金融风险。从我市各县(市区)的情况看,成立有政府金融办的仅仅过半,有的还是由县经贸局、财政局等部门承担相应职责。即使现已成立的县金融办的工作也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上。根据各县(市区)实际,建议成立金融监管协调小组和办公室,分管领导任组长,金融办、人行、银监办及工商、公安等政府部门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金融办,由金融办主任任办公室主任,人行、银监的监管人员为办公室成员,整合监管资源,有事集中,既可监管信息共享,又可减少监管成本。同时,也可避免监管盲区。

此外,这次调研中各县(市)对近年来出现的经营「货币」的投资、理财公司反应较大,桐梓县就有 20 多家。有工商部门审批的营业执照,是合法机构。犹如「哌哌落地的婴儿」,一出生就必须享受国民待遇,无论是否违背「计生」政策。「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建立由政府主导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后,就可纳入职责范围,资源共享、事半功倍、形成合力,适时监控,促进其行业自律、规范经营。共同维护一方金融秩序。同时,对人民银行发放支持「三农」的支农再贷款的协调服务工作内容也可包含其中。


作者 杨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