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经济信息 创造经济效益

作者
作者

【摘要】利用经济信息,为企业决策策划,创造经济效益。

【关键词】经济信息 效益 重要性

信息时代企业所面临的最具有时代特色的环境就是以经济信息,尤其是以迅速发展的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经济环境。信息时代对社会经济和生产方式无疑产生深远影响。社会各个阶层对经济信息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如何运用好经济信息是摆在企业面前一个不容逃避的问题。

一、利用政策信息,正确进行决策

决策信息是企业创效的重要资源。企业应从多种渠道搜集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一是运用财税信息,争取政策优惠。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制定颁布的《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办法》中规定:一是凡在我国境内投资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改造项目的企业,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 40%。可以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并且规定实行投资抵免的国产设备,企业仍可按设备原价计提折旧,并按有关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这就为企业创造了双重减税的优惠机遇。二是重视经济信息,取得理财效益。在确定项目投资时,重视现金流量净额分析。以选择是融资方式。政策规定;「企业技术改造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机器设备,折旧年限最短补低于三年」缩短折旧年限可以使企业所得税递延,获得资金时间价值利益。为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高新技术开发的贷款或奖励。三是熟悉掌握金融信息,信誉转化效益。企业应注重资信信誉,享受金融部门给予信誉优惠政策,按照信用贷款总额的 10%~30% 不需抵押,在抵押贷款中,对抵押物价值的确定可以由银企双方协议作价,不需中介机构评估;享受政策规定的贷款最低成本。

二、多面出击,捕捉信息

如何及时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政策机会,是利用信息创效益的前提条件。具体做法;一是从文件、会议中取得信息,将送上门来的经济信息予以发挥,为我所用;二是从各类培训中掌握信息,参加由财税部门组织的培训教育。三是从政府部门的咨询中了解信息,避免由于对政策理解偏差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四是依靠主管部门落实信息。企业应利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进行事先筹划,申报时必须依靠主管部门的支持,少走弯路。五是从广播、电视、报刊及互联网等媒体中获取更多的信息。随着信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很多信息已脱离传统的方式。当前,获取信息的机会很多,渠道更广,速度更快。因此必须多方面出击,及时捕捉,为我所用。

三、改变观念,拓展信息

为了让政策信息传递更快捷,政府职能部门应及时送政策到企业,让政策贴近企业,增强政策的覆盖面、渗透力和透明度。有关部门可以组织企业开展各种「充电」活动,包括政策知识竞赛、岗位培训、研讨会等,使企业了解政策,掌握政策,分析政策,以达到利用政策的目的。主管部门应及时、准确掌握国家政策和市场动向,帮助和指导企业更好地利用信息,及时宣传,推广利用经济信息取得成绩的好经验、好典型。企业应注重提高员工使用信息的观念,时代要求高层管理成为复合型人才,具备基本分析能力,系统构思能力,组织机构整合能力、筹划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获得和发挥却离不开经济信息,先进的经济管理技术与快捷的经济信息融合一体,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

四、注重经济信息及时性

经济信息的及时性有助于提高经济信息的相关性,可以据此评价企业的风险,在短时间内调整其经济决策,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迟到的信息对使用者来说往往已毫无价值,甚至因决策的滞后给企业造成损失。同时,信息时代人们已不再满足企业提供的综合信息,他们需要掌握多方面的信息,以了解企业资产、负责的质量情况,从而进行及时有效的决策。

在信息时代,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不是看其拥有的土地、资本和资产,而是看其拥有的知识、技术、人才、信息以及创新能力。企业的管理重心也将由生产管理过渡到对人力资源、科研开发、信息系统、知识产权的管理。因此,用好经济信息,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也将成为必然。

参考文献

[1]汤介为,陆建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出路》.《经济研究》,2005(2).

[2]吴东辉《经济技术发展与企业实时报告系统》.《财经论丛》2009(10).

作者简介:张新英(1963-),女,汉族,浙江镇海人,计划财务部经理,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作者 张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