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信托与租赁》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思路

【摘要】《金融信托与租赁》是高职高专金融专业的应用型专业课程,其考核方式应该能够体现高职高专教育重视职业技能和能力的特征。目前传统的考核方式单一,试卷题型和内容陈旧,无法和教学目的相匹配,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改革,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不断更新试题类型和题目等。
【关键词】课程 考核方式 改革思路
一、开设《金融信托与租赁》课程的意义
长期以来,在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中,租赁和信托常常被忽视,以至于我们一直注重金融业三大支柱——银行、证券、保险的发展,但实际上信托也是金融业尤为重要的一个支柱,信托和租赁业务所具备的灵活性和信托业的创新精神要求我们要重视其发展。近几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银行也开始重视租赁和信托业务,一些银行系的金融租赁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迅速发展起来了,因此,金融业发展的趋势指引我们要培养具备金融租赁和信托知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目前,许多高职高专院校针对金融系各专业开设了《金融信托与租赁》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顺应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为了配合目前我国金融资产多元化发展和金融业混业经营发展需要,《金融信托与租赁》是金融专业传统课程的延伸和补充。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增加学生的金融专业知识,让学生既具备传统金融中银行、证券、保险等理论和知识,又掌握了金融信托与租赁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的金融知识更为完整和全面,能够胜任信托或金融租赁公司业务开展的需要。
二、目前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
(一)考核形式单一
《金融信托与租赁》属于专业必修课程,因此一般要求必须采用闭卷考试,也可以结合平时课堂表现,平时成绩占 30%-40%。因为平时成绩需要提供相关的资料作证明,所以比较麻烦,因此对这门课程的考核绝大多数是直接以期末考试为依据。闭卷考试的试卷基本都是从原来建立的试题库中抽取,随着金融业的发展,不断会有新的政策法规出台,如果不根据新的经济形势、政策法规及时调整、更新试题库,就无法适应考试的需要。
(二)笔试试卷题型设计过于陈旧
一直以来,采用闭卷笔试的试卷题型无非就是名词解释、简答、判断、选择、等。学生要考出好成绩就要在考试前集中突击学习。而且像《金融信托与租赁》课程中涉及的名词解释、选择题答案并不是那么确定的,这些题目用标准化答案衡量也有失公允。案例分析和最后的讨论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分析和应用能力,但是仅靠两道题目不足以呈现学生分析、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区别。
(三)考核方式和结果不能与教学目的相匹配
《金融信托与租赁》教学与考核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掌握信托与租赁基本的知识,并达到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信托与租赁方面的案例和问题。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某些概念或知识点。考的好的同学不见得是平时真正用心学习的,只是比较会考试而已。总而言之,目前的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去记住课本知识,只是去做「复印机」,而不是引导他们学会运用知识。考核方式和教学目的严重背离,不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三、《金融信托与租赁》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思路
(一)以多元化考核方式取代单一考核方式
1.口试与笔试相结合。高职高专培养的学生毕业之后绝大部分要从客户经理做起,要经常接触客户,与客户沟通,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自己知道、熟悉业务,更重要的是要让客户明白。所以,在课程考核中采用口试环节非常必要。具体的操作方式是,期末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选题目写一篇有关信托或租赁的论文。要求学生参考至少 10 篇近 3 年相关方面的文章,最后形成自己的论文。然后,最后一周时间进行答辩,在全部同学中选取 8~10 名同学组成答辩组,要求每位同学对自己所写的文章答辩,答辩组和剩余其他同学可以现场提问,老师根据论文的质量和学生现场答辩的情况评出分数。这样的考核方式一方面可以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另外,学生在准备论文的时候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要看懂这些文献资料就需要他们掌握书本基本知识,因此促使他们学习基本理论知识,也就相当于在做期末复习;最后采用口试方式介绍自己的文章并应对同学们的提问,从而体现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论文内容的熟悉程度,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是综合技能的测试。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参与度,因此容易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开卷与闭卷相结合。衡量学生对一门课程的掌握程度,要看他们是否掌握了最基本的理论,更要看学生是否学会灵活运用。《金融信托与租赁》课程期末考试可以采用前述的论文和开卷考试项结合的方式。开卷考试的题型要更灵活一些。为了衡量学生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采用选择和判断题等题型,而且尽量加大题量,降低每一小题的分数,这样学生就不可能面面俱到,没有时间去翻书找每一个答案,因此迫使学生尽量把这些知识记在心里,这样,虽然采用的是开卷考试的形式,但是达到闭卷考试的效果。剩下的部分可以采用论述、计算、案例分析题衡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这一部分题目没有固定的答案,需要学生结合书本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或案例进行分析,因此即便是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一样能够实现闭卷考试的效果,因为学生依据书本是找不到固定答案的,所以必须在平时下足功夫,去领会每一个知识点的涵义,而不是简单的记住它。
3.平时与期末成绩相结合。漫长的一个学期最后就靠两个小时的考试衡量学习成果未免有失公平。因此要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考核。金融信托与租赁业务在我国目前还是在发展期,因此经常会有新的政策或事件出现,比如最近比较热门的信托投资公司「刚性兑付」事件,金融租赁公司与信托投资公司的「租赁 + 信托」创新合作模式,信托投资公司与 P2P 网贷平台的合作,信托公司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与参股等等。鼓励学生在每节课开始上课之前结合自己关注的金融信托或租赁方面甚至是金融业其他方面的焦点讲述给全班同学听,根据每位同学平时的参与次数作为平时成绩。另外,课本上一些案例也需要学生分析,学生分析之后可以主动回答,这些也可以作为平时成绩。之所以这样设计,一方面出于吸引学生学习的考虑,另外也锻炼学生的胆量、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的占比可以是 3:7 或者是 4:6 都可以,授课老师可以自行掌握。
(二)与时俱进、创新题型
在期末的笔试考试中,试卷往往涵盖的是一些传统的题型,而且长期不做更新,因此显得死气沉沉,很难考察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需要与时俱进,创新题型。在设计题目是要结合最近的经济热点,根据这些经济热点再设计具体的题型。这样设计的题目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够配合平时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多关注财经热点,逐渐形成金融学的思维。在题型设计中可以引入下列题型。
1.情景分析题,在《金融租赁与信托》这门课程中有两个章节介绍金融租赁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的经营与管理,包括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内容。因此可以设计为当公司管理中遇到一些问题,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来处理实际问题,考查学生实际问题分析能力。例如:「假如你是信托投资公司的总经理,当一个煤炭企业来申请信托贷款时你如何决定,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贷或不贷)?」
2.选择或判断说明题,传统题型的选择题看重的只是结果。不可避免地会使学生在复习时只是死背一些理论或是复习资料的答案,或者考试过程中还有可能偷看别人的答案直接抄过来。选择说明题要求学生在选择答案的基础上必须说明你选择这个答案的理由,只要能够阐述的有理就予以计分。
3.分析简答题。采用分析简答题更为灵活,考核也更为深入。比如考学生「什么是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学生可以直接在书上找到答案。但是如果改变一下考题,变为「如果私营企业主破产,他的信托财产如何处理?」这样其实还是考信托财产独立性这个知识点,但是效果就不一样了。更为灵活和新颖。
参考文献
[1]吕林海,汪霞.当前世界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推进特征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9(7).
[2]黄德智.关于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陈丽金等.基于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4).
作者简介:代凯歌(1980-),女,汉,河南禹州人,经济学硕士,讲师,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系,研究方向:金融经济。
作者 代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