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东川地处边远,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为此,在此认真总结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工作建议,为边远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一、基本情况
东川地处昆明东北,属边远山区,所辖 6 办事处、镇,农村农户以种、养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今年年初起,我行按照上级行的工作部署,认真组织辖区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加强面向农村的征信等金融知识宣传,提高农民信用意识;深入开展信用村(镇)创建工作,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加快农户信用信息采集,构建辖区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逐步完善农户信用评分系统,推动应用系统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经过一年的工作,东川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资料收集、录入取得了一些的进展(2012 年 9 月末东川区农村体系建设资料收集、录入情况统计如下表)。
东川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农户资料收集、录入情况统计表
截至 2012 年 9 月末,东川区有涉农基层网点 39 个,农村农户总数为 58144 户,建立人行农户信用档案 32413 户,贷款余额 70502 万元。然而,东川大部分乡镇属边远地区,由于受经济发展相对缓慢、金融服务不健全、基层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认识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存在问题
(一)基层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认识不足,采集农户信用信息积极性不高
边远地区基层农村金融机构普遍缺乏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片面认为建立农户信用信息,对农户贷款的促进作用不大,开展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工作缺乏积极性。
(二)农村金融服务不健全,制约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近年来,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出于自身经济效益的考虑,进一步收缩边远乡镇营业网点,导致一些边远乡没有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由于在这些边远乡享受不到应有的金融服务,增加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难度。
(三)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贷款惜贷,影响了农户参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由于边远地区农户贷款主要用于种养殖业,而种养殖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尤其近年来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从事种养殖业的农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出于贷款风险因素考虑,对农户贷款惜贷,以致农户贷款难,而不愿积极参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四)农村经济欠发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基础薄弱
一方面边远地区农村经济欠发达,农业生产难形成规模,农村人口人均收入低,农民生活水平欠佳。另一方面边远地区农村农户向金融机构贷款的户数和金额相对少,大部分农户接触金融少,金融知识缺乏,信用意识淡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基础薄弱,阻碍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有效开展。截至 2012 年 9 月末,东川农户总数为 58144 户,而贷款农户为 3980 户,占比为 6.8%,其中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 273560 万元,农户贷款余额 59736 万元,占比为 21.8%。
(五)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采集数据项多,采集信息难度大
按人民银行《云南省农户信用信息与信用等级评价指标指引》的填写要求,每户农户需要采集的信用信息分为农户信用信息采集与信用等级评定申请、农户家庭基本情况信息、农户家庭资产信息、农户家庭经营项目信息、贷款还款信息、综合信息等 6 个部分共 78 项,需采集信息的数据量大。而边远地区乡镇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少,通常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工作人员仅有 3 至 4 人,面对遍布全乡(镇)成千上万户的贷款农户,不能够保障准确完整地进行采集。由于采集农户信息不完整,也影响了农户信用评分系统对农户信用评分结果的准确性,阻碍了应用评分结果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开展。
三、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认识
一是人民银行加强与农村信用社的沟通联系,积极宣传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对促进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的重要作用,指导农村信用社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二是利用板报、宣传单、山歌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深入乡、镇、村开展征信等金融知识宣传,让广大农户更多地接触金融,了解金融,进而提高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认识。
(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应把金融服务的主渠道面向农村,进一步健全边远地区农村金融网点,完善金融服务「三农」品种,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让广大农户享受到便利的金融服务,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协调,形成齐抓共建格局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政府引导,人民银行指导、农村信用社为主导的工作思路,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县、乡、村政府部门要把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开展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人民银行征信部门要深入基层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指导,确保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农村信用社要高度重视,落实负责部门人员,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创新农户信用信息采集方式,提高信用信息采集效率
一是人民银行应尽快解决与农村信用社信息采集指标的转化模版,结合涉农金融机构的管理模式,确实解决数据采集方式;二是人民银行县支行加强对基层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培训,让基层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充分掌握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内容和要求;三是基层农村信用社加强与农村村委会联系,发挥村委会贴近农户的优势,由村委会组织和动员农户,积极主动配合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工作,保障对农户信用信息采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作者 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