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作者
作者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 21 世纪新兴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领域,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 2005-2013 年这 9 年间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

创意产业 1998 年诞生于英国,随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也陆续开发和发展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创意产业,2006 年我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第一次出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提法,标志着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的新兴产业。

一、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速度较快,对经济拉动作用增强

从产业整体来看,2005 年至 2011 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年均增速为 23%,比同期 GDP 增速高出 6.6 个百分点。2004 年至 2013 年,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从 1.94% 逐年提高到 3.77%。2013 年实现增加值 2.1 万亿元。

截至 2012 年我国文化产业机构数 30.6 万个,提供就业 229 万人;产品出口额 347.2 千万美元,同比增长 11.8%,对外贸易持续扩大。

创意产业园区陆续建成与投入运行,截至 2013 年底,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西三角(成渝陕)、中三角(湘鄂赣)、滇海这些产业集聚区共有国家级示范基地 273 个,重点创意园区 335 个。这些园区涵盖动漫、影视、艺术设计、文娱、数字出版、工艺品、文化旅游等行业,逐渐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由基础资源优势逐步转变为自身产业优势,已经成为推动和引领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动漫、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游戏产业发展较快,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起着领头作用

2008 年,动漫、电影、网游等产业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长了 16.5%,同期 GDP 增长率仅为 9%,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开始崭露头角。

(一)动漫产业

2008 年完成原创动画片 13 万多分钟,2011 年达到了 26 万多分钟,是 2008 年的两倍,中国已成为世界动画产量第一大国。

2012 年共公映了 33 部动画电影,创造了 4.7 亿元票房,涌现出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动画电影品牌。2013 年成本为 600 万的《喜气羊羊过蛇年》票房高达 1.33 亿元。《潜艇总动员 3》以单日 2790 万元的票房刷新了国产动画电影首映纪录。乐视影业出品和发行的《熊出没之夺宝熊兵》三日破亿,刷新国产动画片票房新纪录。

动画播出平台以央视少儿、卡酷、炫动、优漫、金鹰、嘉佳等六个动画频道领头,加上 32 个省市的地面少儿频道和部分综合性频道的动画时段,2012 年制作完成国产电视动画 395 部,播出总时长为 11.7 万小时,产业总产值达 759.94 亿元,而 2013 年产值比 2012 年增长 34%。

但从国内动漫消费市场构成上来看,市场仍然被日本和欧美动漫所占据,本土产品占比仍然较低,仅占 11%,而日本动漫则占据了超过 60% 的份额。提高中国本土动漫产业实力,提升中国原创动漫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是中国动漫市场未来发展的重点。

(二)广播电影电视

我国电影行业年均增速 33%,2012 年电影总产量达 893 部,总票房超过 170 亿元,放映覆盖率成为全球第一,银幕总数成为除美国之外第二大国家。2013 年全国的电影票房达 217 亿元,涨幅为 27.5%。2014 年 2 月的电影总票房为 32 亿元,单月票房就已接近 2007 年的全年票房 33.27 亿。

在院线方面,影院数量和银幕数持续增长,2003 年全国主流院线只有 1923 块银幕,到 2013 年底银幕总数已经超过 18000 块,是 2003 年的 9.4 倍,覆盖地区也已延伸至极具消费潜力的二、三线城市。

广播电视方面,我国电视观众数量 12.82 亿,其中网络用户 4.5 亿,手机用户 1 亿。截至 2012 年底,全国共有电视台 183 个,共开办电视节目 1334 套;平均每户可接收频道数量为 54.3 套。2012 年电视剧播出版权交易额 80 亿元,电视剧网络版权交易额 30 亿元,全国共制作广播节目 718.82 万小时,电视节目 343.63 万小时。电视节目产业化日益丰富完善,2013 年《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三档综艺节目异常成功,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市场份额占 21.34,创十点档节目收视率新纪录,第二季的独家冠名费更是以 3.12 亿元创下新纪录。

(三)新闻出版

2012 年实现行业总收入 1.6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4.2%。其中,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 1935.5 亿元,在 2010 年仅为 1051 亿元,两年时间内翻了一倍,保持了一个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

同时,国家颁布实施多个版权保护法规:《教科书法定许可支付报酬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着作权法实施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都已正式施行,这标志着国家从法律法规上进一步加强对版权的保护力度。

(四)游戏产业方面

我国游戏产业持续较快增长,规模显着扩大。2008 年网游产业销售收入达 185.6 亿元,同时为电信业、IT 业带来直接收入 478.4 亿元。2013 年整体游戏产业销售收入达 831.7 亿元,较 2008 年增长了 3.5 倍。整体用户规模持续扩大,2013 年中国游戏市场用户规模为 4.95 亿,相比 2008 年的 0.67 亿增长了 6.4 倍。

三、从地域角度来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主要集聚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

(一)北京

2007-2013 年的七年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 21.42%,占 GDP 的比重年均为 12%,比北京市整体经济增速高出 5.1%,2012 年上半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完成投资 113.2 亿元,同比增长 61%,2012 年文化创意产业产值为 10300 亿元,突破万亿元大关,全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 2205 亿元,2013 年这一增加值为 2400 亿元。

2012 年北京市全市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总数达到 152.9 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比重的 15%。2013 年北京市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占全国的 26.5%,电影出口占全国出口的 50%,动漫出口占全国出口的 60%。投资、消费、出口都呈现良好态势,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北京市重要支柱产业。

(二)上海

自 2005 年起,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各项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年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从 2005 年的 6% 上升到 2012 年的 11.3%,平均增速 23.5%。同时,从业人员也从 2005 年的 44.48 万人上升到了 2012 年的 129.2 万人,平均增速 36.31%。

2012 年,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 2269.8 亿元,对上海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 20.2%,实现总产出 7695.36 亿元,比上年增长了 19.7%;实现从业人员 129.2 万人,占全市就业人员的 10.6%。

(三)深圳

2012 年,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产值 1150 亿元,比上年增长了 25%,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占深圳市总产出的 9%。2013 年上半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产值达到 1506 亿元,比 2012 年同期增长 24.5%。其中,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以动漫业、软件业、新媒体及信息服务业等产业为代表,这些产业以数字化为核心,始终维持着一个较高的增长速率,年均增长速度大约为 30%。全市文化创意企业超过 4 万家,解决了超过 90 万人的就业问题,商品和劳务年出口额约 180 亿人民币。

深圳还是我国文化出口的重要口岸,2013 年底深圳已经有 22 家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文化产品出口的增长速度高达 14%,2013 年的文化产品出口额占全国的 20%。

四、从整体来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外部环境在不断改善

(一)政策支持的加强

在国家规划方面,《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当作我国文化产业的首要任务。2009 年国务院审核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由一项重要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性布局。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要将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国家战略。

从 2008 年开始设立的文化创意产业专项基金,到 2011 年底四年间已经累计发放资金 60 多亿元,年均投入项目 260 多个;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自 2010 年设立以来,累计支持文化创意发展项目 304 个,累计支持金额达 9.21 亿元。自 2009 年开始,文化部已与多家大型商业银行建立合作机制,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的项目集中推荐机制。到 2011 年底,在文化部和各银行的大力合作下,累计对文化创意产业发放 187 亿元的贷款。2011 年成立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目标总规模为 200 亿元,将极大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2011 年财政部公布的《关于继续执行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通知》,一些图书和期刊的执行增值税开始享受 100% 先征后退的税收优惠政策;商务部重新修订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重点支持文化企业出口项目;广电总局下放设立审批权限等职责;文化部试点下放网游和网络音乐内容自审权限。2012 年文化部发布《「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目标是在 2015 年之前,全面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找到属于我国文化产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以文化和创意为核心,传统的文化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产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现代数字技术如影视特技、三维动画和视觉仿真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对传统影视产业的提升,提高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质量和水平。现代信息平台下,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管制的放松,逐渐催生出大量具有现代产业特征的新兴业态,丰富了文化和创意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技术进步促进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深入融合,目前,通讯、广电这两个领域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四网(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互联网和智能电网)融合演进过程的加快、第四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 web4.0 时代的逐渐到来,网络影视、网络新媒体等新兴产业的逐渐兴起。

参考文献

[1]《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Z].2006.

[2]《2012 年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Z].2012.8.

作者简介:杨云雁(1988-),女,汉族,江西兴国人,硕士研究生,产业经济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郑毅(1963-),男,满族,天津人,博士,教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作者 杨云雁 郑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