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银行发展策略研究

作者
作者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企业开始涉及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逐渐兴起。互联网金融在金融理财产品销售、融资及信贷模式等方面的不断创新给予中小银行很多冲击,其业务与中小银行诸多传统经营领域形成重合点,并且不断弱化中小银行传统的支付结算、融资、交易中介服务等职能。关于中小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发展策略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研究互联网金融在降低交易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大数据技术运用、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优势给中小银行的带来的威胁,并给出我国中小银行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中小银行  发展策略

一、互联网金融简述

(一)互联网金融定义

对于什么是互联网金融没有定论。谢平、邹传伟(2012)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即互联网金融模式[1]。从融资角度来说,互联网金融本质上是一种直接融资。与传统直接融资相比,互联网金融的融资具有信息量大、交易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我们可以这样定义互联网金融,它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服务模式[2]。理想的互联网金融状态是信息系统的完善、风险控制有效、中介机构消失。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的分类因人而异,按照互联网金融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五大类模式,其中包括支付结算、网络融资、虚拟货币、渠道业务和其他等。其中只有支付结算模式属于正规运作模式,另外模式都还处在探索和期望膨胀期。虚拟货币因为受政府政策影响,将从期望膨胀期过渡到行业整合期,其发展将根据政策逐步走上正规。渠道业务模式以金融产品网络销售为主,因其投资本钱小、门槛低,投资回报率高,受到广大网友热捧。例如阿里巴巴的余额宝产品。

(三)互联网金融优势分析

1.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企业融资过程中,融资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天然存在,阻碍着企业的融资以及增加了银行等提供资金方的风险,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互联网金融具有天然的优势。因为互联网金融具有大数据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支撑,能够有效的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这个市场充分有效,接近一般均衡定理描述的无金融中介状态。互联网金融解决了融资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信息不对称,从而有可能完全颠覆传统的融资模式。

2.金融资源配置脱媒,降低交易成本。通过互联网融资时资金供需信息直接在网上发布并进行匹配,不需经过其他金融中介,金融资源配置开始脱媒。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人力操作开始逐步被相关软件及计算机技术替代了,市场参与者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进行金融交易,风险定价、期限匹配等,大部分复杂交易都会变得大大简化、易于操作。另一方面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不仅使得信息处理更加高效而且还降低信息处理成本。互联网金融使得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同时也减少了交易成本。

3.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强。Sherman Chan(2004)将金融排斥定义为:人们在金融体系中缺少分享金融服务的一种状态,包括社会中弱势群体缺少途径或方式接近金融机构,以及在利用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方面存在困难和障碍[3]。当下金融生态,传统商业银行无法满足中小微企业和部分个人资金需求者的需要,使得部分资金需求者很难获得金融服务。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资金需求者能够突破地域以及融资门槛限制,在互联网上获得需要的金融服务,解决金融排斥问题,市场参与者更加普及,企业单位、普通公民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金融资源分配,互联网金融使得金融资源更加普惠,同时也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二、互联网金融给中小银行带来的影响

(一)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是依托互联网,以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中介,通过计算机、智能手机等设备在付款人和收款人之间进行资金划转的服务。比如支付宝、财付通。据统计,在过去 4 年中,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呈稳步上升趋势,2013 年已达 5.4 万亿元人民币。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移动支付,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势头迅勐其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手机银行支付、短信支付、NFC 近场支付、语音支付、二维码扫描支付等等多种在移动设备上的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的迅速发展大大弱化中小银行作为传统支付结算中介的角色。

(二)网络融资

网络融资本质是将融资的某个环节互联网化。网络融资主要包括 P2P 信贷、众筹融资以及电商小贷等形式。以 P2P 为例 2013 年 P2P 公司有 346 家,网络借贷规模共计 680.3 亿元。不管是 P2P 信贷还是众筹融资都改变了传统中小银行贷款模式,使得整个融资流程互联网化。[3]这是对传统通过银行融资模式的颠覆,互联网化运行模式的交易成本也远远低于中小银行线下运作模式。

(三)渠道业务

在金融产品营销渠道方面,阿里与基金公司合作共推货币基金产品,凭借着巨大的用户数量基础,阿里与金融的结合显得信手拈来,并开始抢占移动客户端市场,让阿里巴巴也开始调整战略部署移动端。同时,百度理财平台在 2013 年 10 月份正式上线,目前为止已与华夏基金合作推出「百发」和「百赚」两期较高收益率产品。加上京东供应链金融、「京保贝」融资业务和苏宁云商的转型,互联网企业的这场金融战役刚刚开始但已经开始波及中小银行了。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他们很有可能凭借自身在用户体验和服务方面的优势打破传统中小银行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运作模式,为金融领域实现差异化服务和创新铺平道路。

(四)大数据技术

作为信息革命的第二个高潮,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及运用,使金融行业的客户数据、交易数据、管理数据等均呈现爆炸式增长,海量数据席卷而来,海量机遇和挑战也随之而来,金融业服务及管理模式都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且风险控制有效并向中小银行传统优势领域发起了冲击。例如阿里小贷就是运用大数据的典范,截止 2013 年 4 月 30 日,阿里小贷开业至今累计获贷客户数 24.03 万户,累计发放贷款 803.08 万笔,累放金额 810.23 亿元;余额客户数 4.38 万户,贷款余额 11.48 万笔,金额 19.78 亿元(不包括已转让贷款资产),整体不良率为 1.23%[4]。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银行发展策略

(一)借鉴互联网思维,转变服务理念

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互联网能够提供免费且快捷的服务,人们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互联网能够有效利用数据资源,更加重视客户体验。中小银行必须学会互联网思维,转变服务理念。改变传统的设计产品的思维,改善金融服务方式以及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优化简化业务流程以便获得良好的客户体验以满足客户需求,留住现有客户拓展潜在客户。例如,一般业务互联网在线平台,客户从开户、支付结算等全部在线操作等。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互联网金融平台

中小银行与大型银行相比具有资金少、规模小劣势并且市场空间小,中小银行基本上都是服务于所在区域经济的地方性银行,网点分布在全国少,一般局限于所服务区域。其客户一般都集中在所服务区域,客户资源少,导致风险集中且金融资源可获得性减弱,阻碍了中小银行的发展。中小银行应该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互联网金融平台或者互联网金融事业部。互联网金融平台与传统中小银行相比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加强风险控制还能够突破地域限制扩大中小银行的服务范围增加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

(三)建设大数据运用平台,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

在大数据时代,中小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首先必须充分利用自身客户数据,增加数据积累,并积极与其他企业政府部门合作进行数据交换与共享。建设完善中小银行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挖掘、处理和保护,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发掘客户、更加深入了解客户,创造客户需求增加客户粘度和改进中小银行的风险控制技术。其次中小银行必须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加强技术合作,互联网企业在信息技术领先于中小银行,中小银行应该加强合作完善自身技术缺陷;加强客户信息交流,互联网企业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中小银行同样具有优质客户资源,两者应该优势互补;两者还可以共建互联网金融平台。

(四)加强互联网金融人才建设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优秀人才支撑,中小银行具有优秀的经济金融和管理人才,但缺乏金融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和信息技术人才。在 web3.0 时代互联网对我们的行业生态以及生活影响深远,面对互联网金融单纯的金融人才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中小银行的发展,只有复合型人才才可以助推中小银行的发展。中小银行在当下应当加强互联网金融人才建设以满足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2]罗明雄,唐颖,刘勇.《互联网金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3]宫晓琳.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的影响[J].金融实务,2013(5).

[4]陈丽萍.阿里金融小微贷款案例分析[J].时代经贸,2013(18).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优秀学生培养工程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4ZYXS20。

作者简介:汪春鹏(1990-),男,汉族,安徽六安人,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业银行方向;肖韶峰(1979-),男,汉族,湖南双峰人,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方向。


作者 汪春鹏 肖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