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及对策

【摘要】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是指会计准则在影响国家之间利益分配而造成的经济后果,主要表现为一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的收益和成本。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收益主要表现为降低融资成本、吸引外资和促进出口贸易,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成本主要表现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成本和变迁成本。为使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利益最大化,我国应从多方面考虑,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
【关键词】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国际化 经济后果
一、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观」这一理念是由上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学者泽夫提出的,他认为「经济后果」指的是会计报告会对利益相关人的决策行为造成一定影响,而不仅仅是反映这些决策的结果。会计准则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规范,还代表着一系列的经济利益关系,具体体现为不同的会计信息对利益相关人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由于会计准则是生产会计信息的规范和要求,准则又决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而决定了利益相关人的利益分配,因此,因此本文认为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属性。
二、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
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两面性,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也不例外。按照给利益主体带来的经济后果性质分类,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对经济体有利和不利的两方面经济后果。
1.有利的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国际化带来的有利的经济后果,主要包括使各国经济体之间的会计信息具备更好的可理解性和可比性,大幅降低了资本的流通成本和交易成本,在吸引外资和提升国际贸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会计信息具有决策时的不可替代性,加上会计作为商业语言这一属性,推进会计准则国际化,减少各国准则之间现存差异,对于提高国际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降低国际融资成本,提升国际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效率,加强贸易往来和经济交流等方面都会带来有利的经济后果。
2.不利的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国际化带来的不利的经济后果主要指会计准则国际化引起的制度变迁成本。会计准则国际化意味着各国的会计准则需要进行不断地协调、统一,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使各国、各国相关会计组织在对准则的学习、比较、研究、探讨、协调、论证等方面上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最终推广实行新准则时,对广大的会计人员、中介机构等从业人员进行的大量培训,也会产生高昂的成本。同时,本国的企业会计系统在会计准则国家化进程中由遵循本国会计准则转换为遵循国际会计标准,会产生一系列的包括信息等级、市场效率等方面的改变成本。
三、我国推进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动因
我国在推进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主要动因是:使我国更大限度参与国际贸易,提升我国产品和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以最终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贸易往来,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努力争取更优越的发展环境。
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对策
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逐步融合的大背景下,我国会计准则逐步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我们要抓住我国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这一有利时机,对我国会计制度进行系统改革,在会计准则国际化上努力做到使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应中国国情」。本文认为,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中,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一)注重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的衡量
在进行会计准则国际化时,要认真研究准则国际化会给我国带来那些弊端,反复衡量再作决定。权衡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利与弊,是为了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采取适当的策略,以争取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二)积极稳妥地推动会计准则国际化
我国要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下,适当保留符合我国特色的会计准则,积极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深化与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沟通,并积极向国际会计界介绍我国的一些研究成果和实务做法,以提升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以实现为我国争取更多利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威廉·斯科特:《财务会计理论》.陈汉文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孟永峰,张双才.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研究[J].财会通讯,2009.
[3]崔慕华.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的实证研究[J].准则研究,2007.8.
作者简介:李淑清(1963-),女,高级会计师,现就职于大庆市财政局。孙冰(1989-),男,黑龙江大庆人,现正在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攻读研究生。
(编辑:李艳松)
作者 李淑清 孙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