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

【摘要】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极大推动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发展,同时也给事业单位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条件。但是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为财务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如果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不从现状中挖掘存在的问题,完善问题的同时加强财务管理,必然会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发展。本文阐述了事业单位的基本特征,并结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进行一些思考,从中挖掘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给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务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 思考
一、前言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财务管理是经济管理中的核心部分,更是确保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重要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伴随着事业单位快速发展,其内部财务也随之有了巨大变化,落后的财务管理体制自然也面临着一些新要求。从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如今的财务管理逐渐体现出了不适应性及滞后性,严重影响着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创新,因此对财务管理进行思考具有实际意义。
二、财务管理的概述
(一)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
财务管理是各个企业的核心部门,更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财务所处环境不同,其管理特征也就存在差异。总体来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事业单位中的资金来源较多;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比较多,具备了来源多样化,比如升级补助、附属单位、财政补助以及事业收入的上缴等。来源多样性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更为复杂,但是不同的性质来源就需要各种不同财务制度进行管理。
2.具备服务性;事业单位涉及面较广,大都分布在科教以及文化等多个领域,为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生活建立了保障系统。同时事业单位主要是为人民服务,因此其财务管理上也存在服务性。
3.具备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任务就是给社会带来效益,其主要功能就是给市场经济做出相应贡献。这些效益都是为大众使用出发,自然也就是民众所共同使用,因此具备了公益性。
4.具备知识密集性;事业单位基本上都是脑力劳动,各个专业人才运用自身知识为社会服务。在事业单位中都是运用知识为大众服务,必然是知识高度集中之处,具备知识密集性。
(二)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包含:对单位预算进行合理编制,对资金科学配置,依照法律科学组织收入,强化经济核算,节约各种支出,进而增强使用资金的效益。同时通过财务管理加强了资金管理,有效防止国有资产被闲置或流失;而且构建出合理的财务管理体制,有效预测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并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与控制,才能够及时准确体现出单位的财务状况。在财务管理中采用制度及预算等各种手段,进一步规范与约束事业单位财务行为,进而保障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能够切实执行,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加强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各项业务活动健康运行,进而推动事业单位实现真正的目标。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
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首先要从管理现状中挖掘存在的一些不足及问题,进而再结合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实况制定出有效的改进与完善措施,才具有加强的价值。
(一)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
现在许多事业单位中并没有应用零基预算进行编制,还在应用基数法,这样利用资金的效率不高;虽然有一些单位也应用零基预算法,但是在进行预算编制之时并没有使用线条粗放,也没有明确专项开支进行界定,导致开支具备盲目性,必然导致许多开支存在隐患,影响到使用资金的效率;批复预算也不及时,致使年度预算频繁调整,资金管理以及预算上也比较模煳,不具备透明性。这些都极可能造成编制预算比较仓促,所编写的程序过于简单,必然会给财务管理造成影响,导致各种预算编制不符合要求。
(二)财务管理体系存在缺陷
虽然针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制定出了各种各样的管理体制,但是就其管理现状来看,这些体制依然存在各种不足之处。依然出现了核算不准确、根本就不能够体现出经济业务等各种现象。主要体现在许多省地级与下属的各个市县都有业务上的往来,例如在各种事业性的行政收费上,都要按照一定的比例上缴,同时这些主管部门也会按照相应标准对下级部门实施一定补助,但从各种财务管理的体制中可以发现,其中并没有涉及到上缴支出、补助等,必然造成大家都是凭着感情办事,导致一些科目出现混乱,这些做法导致资金流向比较混乱,也不能够体现出正确的资金流向。
(三)执行预算上随意性较大
虽然财务管理相应的体制还是比较多,但是大都是仅仅作为一种参考而已,在执行上不具备约束性与严肃性,导致控制上不严格,具备较大随意性。当前支出审批制度并不严格,开支的范围也是随意增大,相关人员任意更改资金使用用途。有一些款项本来列为专款专用,但是最终却并没有使用到专用上。在 2011 年就报道某地方将扶贫款挪用到修建办公室上,导致专款不能够专用。一旦款项被使用之后,即使再次追加申请预算,但也不能够发挥预算编制作用,必然对预算权威性造成影响。
(四)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从财务管理现状可以看出,目前一些相关财务人员自身素质还有待提高,根本没有意识到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事实上造成这种根源就是因为主管部门的领导根本就没有重视财务管理,更没有对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监督控制,也没有发挥辅助的决策功能。还有一些主管领导自身就不了解财务的重要性,对相关的政策及规定基本上茫然无知。这样的人自然也就不能够从财务管理所体现的现象来进行正确经济决策。例如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将财务管理视为算账而已,认为随便找个人做都是一样的。
从财务管理现状中可知,现实中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不仅仅存在以上的一些问题,还存在收拾管理不规范、管理基础较薄等,这些都会给财务管理造成影响。
四、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
财务管理是经济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门,也是事业单位能否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要结合存在的各种问题,再结合事业单位实况采取合理的加强措施。
(一)加强管理预算编制
要加大力度在事业单位中落实零基预算的编制法,进而确保预算编制具备全面性、科学性以及准确性,同时在编制预算之时还要求其他各个职能部门参与进来,协调好财务与其他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当然加强管理上也不能够茫然,要依据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规律,分析单位中的各项支出需求,并依照相关文件做好各种统筹安排。让预算编制分工合理、环环相扣以及相互配合,确保预算编制顺利完成。
(二)用现代化理念加强财务管理
在市场经济发展下,就必须要运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强化财务管理。相关领导要通过各种途径培训自身财经法规,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而提升自身的理念观念,就会在财务管理中起到应该发挥的监督作用,同时也就会重视财务管理。安排相应人员之时就会合理安排,将财务管理推向规范化及科学化。
(三)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事实上,没有相关制度约束就不可能做好财务管理。因此要加强财务管理首要工作就是构建出科学、全面及完整的管理体制,例如《会计档案制度》和《支出审批制度》,在这些规章制度下才能够确保财务管理的正常实施,同时也只有在相应制度约束之下,才能够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及制度化。
(四)进一步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
如见,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越来越庞大,如果不合理应用与配置,必然造成大量的浪费与闲置,为此就要采取相应措施规范管理。其一要制定出合理的购置制度,购置资产时不能够任意预算,而是要从单位实况入手,提防发生重复购置,购置时必须要依据相关规定进行采购。其二要建立内部监督体制,在采购之时一定要安排专人进行验收,制定好相关的固定资产卡,还要将各种原始凭证、资料上缴财务部门进行核算,确保各种账务齐全。其三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以及完整,还必须要制定出处置资产的审批体制,不管是报废、变更还是调拨,都要根据相关流程进行操作与报批,只有批准之后才能够执行。
要加强财务管理还必须要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要通过各种培训提升他们的现代化业务知识,增强财务技能,成为管理事业单位财务的优秀人才。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的财务关系比较复杂,相关单位必须要加强各种收支管理,进而加强财务管理的力度。同时还要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现状中发现问题,再结合实况制定出加强措施,加强财务管理具备规范化及科学化。
参考文献
[1]赖玉燕.浅谈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1(8):113-115.
[2]于影.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神州,2011(2):92-94.
[3]彭秋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J].神州,2010(1):187-189.
作者简介:许静(1978-),女,吉林市人,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责任编辑:陈岑)
作者 许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