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对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相关探讨

【摘要】在以经济利益为核心价值观的市场背景下,精细化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竞相追逐的目标,这一管理模式渐渐成为一股清流,被越来越多企业所关注。在市场中,精细化财务管理虽然备受追捧,但真正能领悟其精髓,窥之其奥义的企业并不多,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不高,无法做到精细化财务管理,使得此种模式在应用中也存在一定限制。
【关键词】现代企业 精细化管理 对策
现代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建设、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国家税收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小企业决定了社会的稳定性。企业发展与财务工作息息相关,但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大部分企业都存在财务管理问题,对企业长远建设与稳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希望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系统梳理,找出其问题根本,并提出企业的精细化财务管理。
一、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重大意义
企业财务管理是什么?财务管理实际上就是针对资金开展的一系列的运营管理活动,首先它必须是合法的,必须依赖于国家财经法规,以企业终极目标为运营目标,管好资金,最大化发挥资金效益,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利用更多有利条件,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说,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最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财务管理不限于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还可以通过财务管理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尤其是一些历史积淀少、资金不雄厚的企业,良好的资金运营很可使企业焕发活力,找到创新点和发力点,以较少的资金、最低的投入,获得丰厚的收获。我国企业九成以上为中小企业,受客观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管理问题,其主要集中在资金管理体系不健全,对一些濒临倒闭或破产的企业调查发现,普遍存在资金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是可以预判的,如果这些企业当时就非常重视资金管理,重视财务风险,那么许多问题可以大而化之。再有一些企业虽然看起来风风火火,但实际上已病入膏肓,因为企业暂时适应了某种特定市场环境,一旦市场风向转变,企业将迎来一大堆财务问题,这时候孱弱的财务管理水平势必无法应对,只能随波逐流,被市场洪流淘汰。精细化财务管理是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目标相一致的,是企业向终极目标前进的核心环节,因此在财务工作开展中,企业更需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确保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项责任实现具体化和明确化,用更为科学和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对企业经济行为进行约束,全面控制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为今后发展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现代企业财务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资金管理不善,使企业面临巨大财务风险
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对企业财务管理有较深入的研究。笔者曾对若干濒临倒闭或破产的企业进行了研究,发现大多都存在财务管理问题。财务管理中最为核心的就是资金的有效管理,许多企业的财务人员仍停留在资金往来、核算管理的基础层次,并没有对财务管理深入关注。比如一些企业的流通期较长,产品销售出去资金又不能及时回收,这样企业就面临着巨大的资金问题,承受资金链随时可能断裂的风险。一些财务人员认为企业核心业务才是最重要的,而财务工作只要正常即可,这种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对企业财务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剔除这种观念,迎接新思想、新理念,才能使财务工作迈入新阶段。
(二)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管理,财务人员作为企业的核心人才,如果其专业素质低下,势必对企业的发展不利。从目前来看,大多企业财务管理不善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财务人员素质不高,没有能力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从企业发展上来看,企业用人目的是根据岗位需求,完成岗位职责,重实践经验,轻理论教化,虽然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很好地完成当前工作,但其自身素质及其职业发展都有一定局限性。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很难对企业今后经济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判断和评估,也无法为企业提供更多有意义的管理建议,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要对人员的素质进行关注。
(三)工作意识薄弱
意识是一种认知形态,受人本身、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工作意识是在工作中产生的,工作环境、领导的重视程度、员工的职业归属感、企业文化等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员工的工作意识。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由于一些中小企业实力并不强,他们在市场竞争中时刻处于求生的尴尬境地,不顾一切地创造利益,却疏忽了财务管理。由于不重视财务管理,财务人才的引进不严谨,导致财务工作偏弱。管理者大多缺乏文化底蕴,将企业利益视若生命,却看不到财务的核心价值,所以对财务管理一直不温不火,给予支持的力度不够。财务人员在这种环境下,工作意识渐渐消失,对职业的热度逐渐下降,慢慢成了一种「形式主义」,对企业的战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三、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运用
(一)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的目的在于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增加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差值,使企业利益最大化。在精细化财务管理中,成本管理是核心中的核心,通过对成本的有效管控,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当前企业中,大多项目投入是盲目的,虽然项目投资必然存有风险,而且往往风险越大收益就越高,但在这种规律下,如果对成本进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那么就有可能使风险降低,甚至达到企业可承受的范围。在精细化成本管理中,企业要认真分析自身实力,对项目投入作科学评估,同时对经济活动中的经济风险展开研究,能够预测可能存在的风险,使企业能够稳定发展。
(二)精细化管理制度
对于财务管理工作来讲,财务制度的建立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提升的关键一步。在精细化财务管理中,只有将精细化财务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才能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有了制度的约束,也会反过来作用于财务人员,因为要想顺利执行制度,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满意制度变化的需求。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中,要设定激励机制,同时各个部门保持相互沟通和监督,各个部门之间是互为约束、互相促进的,在这种前提下,精细化管理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
(三)强化财务管理
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关联性已被学者们充分证实,我们需要做的是将财务管理的效能发挥最大,让企业各项工作以财务方式联动起来,发挥整体性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更应该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更有效的进行精细化管理,为收获经济效益,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有效帮助。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开展相应的风险评估,因为这是保障资金有效性、安全性的重要方式,也是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做到有的放矢的重要基石。
总之,财务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管理,是企业长治久安、长远发展的根本所在。企业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人员要彻底改掉坏毛病,各个部门要相互依赖、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和谐企业、潜力企业。
作者简介:王夕梅(1978-),女,现供职于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 王夕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