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与阿拉木图金融中心协调问题探究

作者作者

【摘要】乌鲁木齐和阿拉木图是中亚地区两个重要的中心城市,近年来,两地相继都提出了构建中亚区域金融中心的设想并一步步付诸实施,俗话说「一山容不得二虎」,所以协调好两地金融中心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阿拉木图金融中心建设的提出以及运行模式;乌鲁木图中亚金融中心建设的提出、必要性以及可行性,进而探讨两地协调的必要性与协调策略选择。

【关键词】中亚金融中心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阿拉木图中亚金融中心建设

哈萨克斯坦早在 2003 年就提出了要把阿拉木图建成中亚金融中心的设想,经过 3 年多的筹划和布局,2006 年 8 月,阿拉木图中亚区域金融中心正式成立。其实,阿拉木图之所以提出建设中亚金融中心的设想是因为其拥有优越的社会条件和基础支撑。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五国当中经济金融实力最强以及贸易和金融业开展得最好的国家,而阿拉木图因为是其国家的首都,所以其金融业在哈萨克斯坦国内占据了绝对优势,全国基本上所有的资金都流经阿拉木图,全国大部分的金融交易也在这里进行。哈萨克斯坦国家的中央银行,以及基本上所有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行、保险公司和证券交易公司都设在阿拉木图,可以说,阿拉木图是哈国国内的金融中心。所以,基于这些优势阿拉木图提出了建设中亚金融中心的设想。

二、乌鲁木齐中亚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虽然阿拉木图较早的提出了建设中亚金融中心的设想,抢到了先机,但是一个完善的金融中心的建设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实现的,需要几年、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历程,基于此,所以一直到现在,阿拉木图都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亚区域金融中心。在这种现状下,乌市政府包括很多的经济学家和学者都提出了要把乌鲁木齐建设成中亚金融中心的设想,但是这里提出的金融中心与香港和新加坡等一些国际性的金融中心不同,也与国内的上海等其他一些区域金融中心也不同,它所涵盖的范围主要包括我国的整个新疆以及与新疆接壤的周边区域,在这一区域内,乌鲁木齐有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特有优势。

三、两地区金融合作的可行性

(一)从资源方面来看

一个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以及产业的选择都与这一地区的资源有关。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之间在资源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近年来新疆与中亚贸易发展迅速,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双方在资源上以及经济上有着较强的互补性,这就为两地区的经济金融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双边本币计算协议的签订

为了鼓励和促进新疆地区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贸易以及经济金融合作,同时也为了方便双边贸易结算货币需要,2005 年,我国的中央银行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的中央银行签署了双边本币结算协议,这一协议允许双方货币都可用于边贸结算,大大促进了我国与中亚地区金融合作的开展。

(三)从金融分支机构的设立来看

从 1993 年开始,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先后在哈国的阿拉木图市开设了分支机构;国家开发银行新疆分行也在哈萨克斯坦设立了工作小组,开展的业务主要包括银行间的金融合作、货币掉期以及项目融资等。

中国的其他商业银行也为中亚地区的金融以及经贸合作创新出了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这为加快中亚区域的金融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协调策略

(一)建立协调推进机制

乌鲁木齐和阿拉木图在中亚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协调问题涉及很多方面,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使两地在金融中心建设中做到协调发展,就需要政府部门以及金融监管等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起一种强有力的协调机制,及时解决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尽量避免与阿拉木图区域金融中心发生利益冲突

因为乌鲁木齐与阿拉木图相距很近,两地又都是中亚地区的重要城市,其在金融领域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两地区在资源条件以及自然和经济发展环境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对乌鲁木齐而言,乌鲁木齐应当从自身现有的优势,出发,重点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尽量避免与阿拉木图发生直接的利益冲突,使这两个城市在经济金融领域的竞争更多的体现为各有突出、相互补充以及合作多于竞争的良好格局。

(三)将阿拉木图区域金融中心为我所用

虽然到目前为止,阿拉木图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亚区域金融中心,但可以借鉴他们现在已经建成的、发展较好的方面,做到为我所用。

鉴于我国在未来 10 年,外汇与资本管制的放宽条件还未成熟,资本市场的开放必定是受约束的,因此乌鲁木齐与阿拉木图金融合作的重点应是以贸易形式为主要突破点。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新疆的各类金融机构在阿拉木图设立机构,开展中亚地区人民币与其他币种业务。通过这种方式,能更有效的利用阿拉木图相对自由的市场经济制度和高效的监管制度,促进新疆的各类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更加规范化发展。

(四)构建金融信息共享平台

构建金融信息共享平台,是实现乌鲁木齐与阿拉木图两地金融中心协调发展的需要。不断的完善两地经济金融信息共享机制, 建设覆盖整个中亚地区的经济金融信息网络,加强对中亚经济金融合作发展问题的联合研究,为促进中亚区域金融合作和互动提供信息上的支持。这将有利于促进两地金融的协调发展。

(五)开展文化交流,互派金融人

乌鲁木齐和阿拉木图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两地可以以文化为契机,展开文化交流,加强两地人们的互信和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互派金融人才,因为人才是金融经济发展的关键。由于两地在金融制度、发展模式以及金融发展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互派人才可以增进两地经济金融的合作和发展,也有助于中亚地区的长期稳定。

参考文献

[1]谢婷婷,陈文新.中亚金融中心的构建与设想[J].管理论坛,2007.

[2]谢婷婷,陈文新.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金融合作的可行性及策略[J].管理论坛.

[3]2011-2012 年《乌鲁木齐统计年鉴》.

[4]孙庆刚,秦放鸣.中亚次区域金融中心建设问题探讨[J].区域经济,2012.

作者简介:刘翠兰(1988-),女,安徽人,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区域金融与货币政策。


作者 刘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