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 仁术

作者
作者

【摘要】中国传统儒家「仁」的思想,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思想道德和人格修养的最高范畴。医务人员需要一颗仁心才能成为仁人,要具备仁心仁术才能造福人类。作为医药卫生类学校,作为医药相关专业的学生,更需要仁心仁术,更应该将「仁爱」作为自己的准则。

【关键词】仁心 仁术 高职教育 儒家思想

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又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一个人要对社会有贡献的话,首先要立德,也就是做人;其次立功,也就是做事。《论语》中对于「仁」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二人关系」说,「最初只有人字」,后以二人相爱,人旁加二为仁,故「仁」由人而来。《论语》对仁极为重视,其中仁出现了 110 次。仁是儒家哲学之中心,也是中国哲学之中心。在〈康有为论仁〉一篇中进一步认为,仁之观念为儒学之神髓,孔子所常谈,比论孝弟忠信为多。这种看法无疑有其深刻之处,并对我们的探讨有所启发。

一、胸怀仁心要立德为本、手持仁术要致用为宗

(一)胸怀仁心,讲的是道德

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里从小就不自觉地接受了「仁」的道德熏陶,但直到走进医科类学校的大门,才会第一次真正认识到、感悟到;并且第一次意识到,我们应该自觉地培育它,扩充它。学生走进校门时,首先认识了自己的专业,认识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我们从事的是卫生工作,我们服务的对象是人,是生命。生命和黄金放在一起,我们选择哪个?孙思邈说:生命有贵于千金。他选择的是生命,这不仅是他的选择,也应该是我们的选择,在我们的世界里,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曾经看过这样一本书:《给心灵装一道爱的程序》,心中有仁,才会有爱。俗话说,人性本善,因为爱来自于仁,但作为医学相关专业学生,怀着仁心,施行仁术,让大医院小诊所都充满爱,让相关医学行业充满爱,让世界充满爱。孔子曾说,人而不仁,如礼何?意思是说,人如果没有仁心,礼对他有什么意义?

(二)手持仁术,强调的是能力

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学类毕业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能力的形成重在实战磨炼,要努力成为基础实、素质高、技能强的专门人才。「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作为学生更应当有「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要耐得住寂寞,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学业,才能为我们将来的职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仁」对于和谐社会的意义

孔子提出的「仁」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和谐有着重大的意义。

从道德层面来理解,「仁」所内含的价值原则或价值取向,应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重要人文理念。「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倡导的我们要有友善、宽容、助人之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思想,尽管孔子只是以抽象思维的形式表达人类平等和人类之爱,在当时甚至今天的现实社会中只能是一种超现实的理想。但是孔子「仁心」所具有的独特的道德价值观在今天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却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弘扬「仁」的精神,有助于促进人们内心世界的和善和爱和处促进彼此这间的交流信任理解与宽容最终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医学类高职教育中实施「仁」教具体措施

着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有一句名言:「欲成才,先成人。」在医学类高职教育中如何取得仁心仁术,作为学生首先要做到成人,成才。

(一)成人,就是要学会做人

每个人从懂事时起便要面对怎样学会做人。作为学生,首先教我们怎样学的是老师,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言教首先就强调教师的师德修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之于教师,就如花香之于鲜花,光芒之于太阳。教师为学生有了「做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去做人」提供了活生生的学习榜样,在此背景下高职教育提出了「大课堂育人」这一人才培养模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树立大课堂、大教育的观念,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法,让学生到社会大课堂中去增长知识,锻炼才干,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通知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义工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体验中感悟,感悟中升华,学到了许多在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通过社会大课堂,使他们学会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成才」就是要学会学习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的内容不仅是书本知识,还有实践技能。这两种知识的学习,都是注重自己实际能力的锻炼和培养,都是自身素质的提高。高职高专教育定位明确,开展职业教育时要求学生在掌握「应知」的专业知识基础上更要掌握「应会」的专业技能,由此提出的「小课堂授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正是为培养实践能力强,专业职业技能熟悉的技能型人才明确了路子。

(三)「大课堂育人」使学生成人,「小课堂授业」使学生成才,德育与智育教育相结合,在成人和成才基础上,从容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是成功

「大课堂育人,小课堂授业」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学生在小课堂与大课堂的有机结合教育中成长,应把握机会学会一技之长才能适应社会,在竞争中取得生存的一席之地,然后再去发展自己。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这是成人,成才的具体表现,只有这样才能最后取得成功!

四、胸怀仁心,手持仁术,成为真正为医疗卫生事业做贡献的人

仁心即道德,就像水中的「H」,仁术即能力,就像水中的「O」,二者结合就形成了活力水(H2+O=H2O)。具备了仁心仁术,犹如一杯甘甜清水。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方能生成水。

繁华盛世多论「教」,发展后劲在于「德」。陶行知告诫我们:「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从现在起,每一位医学生要充分认清自己肩头的压力和责任,胸怀仁心,手持仁术,成为一名能够为医疗卫生事业做贡献的人。作为莘莘学子,在学校所学的是有限的。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医务工作者,还要不断继续潜心学习锻炼,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敬业踏实作风,提升全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待展翅高飞时,自信地接受社会的挑选,相信只要拥有了仁心和仁术,双翼齐飞时一定能够搏击长空,翱翔蓝天,成为真正为医疗卫生事业做贡献的人。

参考文献

[1]曾昌永.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

[2]张堃.高职生就业形势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7,(1): 11-14.

[3]张秋生.浅析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高等职业教育一天津职业大学报,2007,(3).

[4]卢菲.能力 素质——职业人的双翼《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学报》,2007,(1).

[5]钞秋玲.论现代素质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2).


作者 姜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