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助学贷款诚信问题探究

作者
[摘要]助学贷款使许多学生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下成了大学梦,但接受助学贷款大学生还贷意识的淡薄与诚信缺失问题导致了国家助学贷款的业务难以进行很大的拓展。文章分析了助学贷款中遇当前遇到的问题,阐述了进行完善的措施。
[关键词]助学贷款 还贷 诚信缺失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约束学生行为的一种道德规范,随着社会的开放与发展,诚信危机成了大学生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近几年的助学贷款失信方面,有愈演愈烈之势,如何解决大学生还贷的诚信已成为一个社会化讨论的问题。
一、助学贷款中遇到的问题
为了帮助更多贫困的学生圆成大学梦,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助学贷款政策,高校也相应的实施了一系列的贷款政策和还贷措施,国家的政策让更多的家庭变得和谐的同时也给金融机构和学校带来了尴尬,许多学生在毕业前,没有能力偿还,学校作为担保方,又没有很好的约束力。学生踏人社会之后根本就没有偿还贷款的意识。据最近的调查显示全国各大高校中5~10年内的贷款平均归还率不超过80%,有近两成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还款的问题,7%的学生表示“是否还款看工作情況”。助学贷款笔数多,数额少,效益低,回收没有把握,信用风险大,银行本就不喜欢在这一领域放贷,学生们的诚信失缺,使得银行在这一业务上收紧。银行与学校的合作变得更加困难。根据调查分析,贷款学生没有按期还款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思想道德低,还款意识淡薄,有的存心想钻法律空子,占小便宜,挣了钱也故意不还,有的甚至称“忘了还贷了”,把助学贷款当成国家无偿资助,贷款后没有偿还的打算;二、是获助学贷款的学生中有个别因某种原因中途退学,这样学校的措施对其没有任何约束力,所以一走了之,而放弃还款;三、毕业后没有就业或单位效益不好,在银行规定的时间内没有能力还贷;四、部分离开学校的学生想还但不知道如何进行还,对还贷的方式地方很迷惑。总之、当前助学贷款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诚信,是否自觉还贷与学生的道德素质、就业情况、品行等因素有关。
二、完善助学贷款还贷的措施
国家助学贷款是为了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而设立的。然而作为受益主体的部分学生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及时还款,给继续进行国家助学贷款学校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也给许多学生的人生发展带了不利影响。如何做到“诚信还贷,成就明天”,对银行、学校、学生三方都有重要的意义。
有关方面认为,助学贷款作为高校贫困学生在校期间由政府全额贴息的优惠政策,具有额度小、贷款对象分散、发放期限长、不可预测因素多、风险大等特点,同时对学生的违约相对缺乏可操作性的刚性措施。在当前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形下,该如何实现银行与贫困学子的双赢呢?
(一)建立沟通机制
要想让银行与借贷学生达到互信、互为有利,需要建立二者间还贷前的有效沟通机制。比如已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毕业后,其就业与否、工作单位变化、收入状况等,若都能及时与借贷银行进行沟通,重新办理或续签借贷合同,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还贷违约率。在沟通充分的前提下,个别学生出现恶意拖欠现象,也可以直接由银行向法院起诉,以保证银行债权得以实现。
(二)完善信用制度
建立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将大学生助学贷款变为一种质量很高的优良资产。比如在各大商业银行之间,能建有一种共享的个人信用记录,一旦贷款学生出现还贷不良记录后,各大商业银行都将终止其以后的房屋、汽车等相关贷款,促进大学生就业以后自觉按时返还贷款。
(三)加强诚信教育
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可以从个人动机上杜绝减少还贷违约现象。比如通过举办“周末论坛”、“周末讲坛”等演讲或辩论活动,在学校展开了较为持久的诚信教育。在学生毕业离校前,应为办理了助学贷款的同学详细说明离校前必须办理哪些手续并讲述如果不能进行还贷对个人的未来可造成的不利影响。
(四)加强理财观念教育
理财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还贷意识,许多学子不能还贷,很大程度上是月光族,所以在校期间,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应该开设专门的理财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的理财理念。仅仅强调诚信,而忽视理财观念的培养,是无法从根本上杜绝这种大学生还贷难的问题的。
(五)建立个人诚信电子流动档案
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简称:个人征信系统)为全国每名大学生建立信用档案,如实记录大学生开立银行结算账户、信用卡、借用和偿还国家助学贷款以及其他类贷款的信息。由人民银行统一建立,各银行之间可以联网看到该学生的信用状况,在以后的信贷过程中各银行会制定不同的措施对未还贷学生进行惩治。以此提高大学生信用意识、督促其诚实守信、按约还贷提供了制度保证,同时也为商业银行防范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中的信用风险、保证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持续实施提供了有效工具。
(六)银行制定借贷学生弹性还贷制度
尽管当代大学生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诚信缺失,但大多数人是诚实守信的.许多学子步入社会后不能按时还贷,其实不是不想换,可能确实面临经济方面的某些困窘,比如未能就业、高消费的收入、家庭特殊因素等等。通过建立弹性还贷制度,比如根据实情灵活调整还款学生的还款额及还款年限,而不是像目前部分商业银行要求“学生7月份毕业,8月份就还款”那样。体现银行以人为本,更具更具人性化和人情味。可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还贷的影响。
总之,随着这些制度的逐步完善,大学生的诚信应该不是一个值得过于担心的问题,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道德水平反而低于中国人民的平均水平。银行不应过于谨慎,学子应积极向上。太多大学生若持续不还贷,恐怕我们不是要为这些大学生担心,也更要为我们这个国家的前途和未来担心了,随着大学生在这方面意识的提高,助贷还贷一定会良好的继续下去。
作者 黄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