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高校—社区」云共享联动机制的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作者作者

摘 要:互联网科技的迅速发展给养老模式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方向,利用互联网科技发展养老是新的趋势。面对不断增加的社会养老需求,传统养老模式应逐渐优化更新,向新型养老模式转变。本文针对研究了「家庭-高校-社区」云共享联动机制的新型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并据此提出新型养老模式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云共享;养老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3.017

0 引言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预计五年内老龄人口将突破 3 亿。随着这一趋势,我国的养老服务行业也快速发展了起来,已初步建立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而老年消费市场也逐步形成,老龄事业的发展正在取得成就。但是,从总体来看,目前的养老服务和产品还存在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健全、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而互联网科技的迅速发展给养老模式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方向。国务院提出「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养老服务水平。由此可见,国家已经将养老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利用互联网科技发展养老,是一个新的趋势。

「家庭-高校-社区」云共享联动机制的养老服务模式的提出,就可以有效解决这项问题。联合众多高校和社区,利用大学生多样化的专业优势,让大学生作为志愿者或者兼职,参与到社区养老中。当社区老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大学生可以上门给居家老人提供家政服务、健康咨询、心理关怀、代购跑腿、技能培训、家电维修等各项服务,帮助老人解决各种难题。同时,学校、社区能够全程参与并监督大学生的服务,保障服务安全、专业。「家庭-高校-社区」云共享联动机制的养老服务模式有利于提升老年人养老品质,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能够得到年轻人的陪伴,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1 市场分析

1.1 需求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逐步凸显,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不断提升。养老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从经验来看,政府、家庭、社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的社会机构养老还存在不少问题,且床位稀缺,供给不足。而养老专业人员匮乏,养老服务人员文化水平低,缺乏专业知识,敬业精神不足的问题也一直存在。机构养老还会导致老人与子女等家庭成员关系会减弱,当老人的精神归属感偏少时,在一定程度上会感到心里孤单,精神健康受到影响。由于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和养老观念的淡化,很多老年人和子女不在生活在一起,也就导致越来越多的独居老年人发生意外和风险。同时,随着我国中产阶级规模的扩大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少子化」「空巢化」程度提高,未来我国高端社区的养老需求或将释放。

根据对一定范围内的大学生关于加入养老志愿服务的需求情况调查得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参与此项服务感兴趣。通过云共享联动机制新型养老模式,招收高校志愿者,可以给予老人生活上的照顾,加强沟通交流,从而让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同时,这种模式还能使青年学生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关注到社会问题,使当代大学生能够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对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1.2 优势与机遇分析

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我国大部分老人仍倾向于居家养老。但随着社会的变化,现行的大多数居家养老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日常需求,而机构养老成本较高且有风险,社区养老投资又大,同时由于「四二一」家庭模式比例上升,独生子女家庭的大量存在使得居家养老模式的弊端凸显,这种方式给家庭子女带来了很大了负担和压力。相比居家养老,云共享联动机制平台与高校和社区进行合作共建,将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相结合,依托于校园,该模式可被更快地宣传与推广,从而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既满足了老年人居家生活的习惯,也给独自养老的老年人提供了安全和便利保障。

此外,大学生各自的专业和技能不同,可以利用不同专业技能的大学生来帮助老年人解决不同的问题,如网络使用、家电维修、日常保健、心理咨询等。同时,学生服务后,老年人可以将服务情况反馈给高校,高校利用第二课堂(PU)等综合素质考核方式或者评奖评优方式对公益服务的学生给予奖励。而这种新型模式也可以提供一些有偿服务,按照小时制或项目制收取费用,既拓宽了学生志愿服务的多样性和兼职渠道,保证了学生兼职的安全性,提高了社会实践的能力,又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养老问题。同时,大学生志愿者属于义务资源,也可以减少前期资金的投入。

目前,这种新型养老模式的市场尚空缺或不成熟,服务需求量大,潜在客户需求量大,加之国家政策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很大,因此该模式有很大的可操作性。

2 云共享联动机制养老服务的模式分析

2.1 服务人群定位

服务对象:城市 60 岁以上的居家老年群体

志愿者:18~25 岁在校大学生

2.2 服务模式

「家庭-高校-社区」云共享联动机制的养老服务模式可以基于平台进行运营,内设运营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社区服务中心,老人子女自助中心等模块(图 1)。运营管理子系统可以收集整个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数据,建立老年人档案的动态数据库,实现对老年人档案的电子化管理,从而使相关主管部门可动态查看统计老年的状况,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学生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对学生志愿者服务的跟踪和管理,可以时间银行平台为服务窗口,通过服务平台接收和记录老人的实际需求,及时派发工单给志愿者,志愿者再通过平台端可完成接单、抢单、签到、服务等一系列流程。该模块可采用闭环的服务工单系统设计,统一服务热线受理、统一短信工单派发、统一处理服务(图 2)。社区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协同工作、统一管理。中心可接收和记录老年人的咨询、意见反馈或投诉等,并进行相应处理。老人子女自助中心是提供给老人及其亲属使用的,老人或其子女可通过助中心查看健康数据,进行服务预定,申请关联医生以及定位老人等。除此之外,还有五个端口,分别是政府端、高校端、学生端、老人端、子女端。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份进行相应的注册,查询相应信息。

「家庭-高校-社区」云共享联动机制的养老服务模式构建的这种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可与各所高校和社区进行合作共建,充分利用在校大学生专业背景、人力资源,将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独居老人的巡视、常见疾病跟踪、健康咨询、心理关怀等全方位的服务项目,包括生活需求和精神层面需求等,并进行数据分析与总结,形成平台功能设计的需求依据,进行审查后录入系统数据库。平台提供的服务主要分为医疗服务类、情感交流类、专业技能服务类、托管类、家政服务类等。

3 实现路径

3.1 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新型养老模式的发展

互联网技术发展快速,实现「互联网 + 养老」是实现新型养老模式的重要路径。「家庭-高校-社区」云共享联动机制的养老服务模式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建立线上平台,联合社区和高校,为居家养老的家庭提供综合性服务。同时,利用大数据平台,联合医疗卫生部门、民政部门和社保部门等,建立综合信息网络,实现居家养老者的信息共享,进一步提升和优化该新型养老模式,真正实现智慧养老。

3.2 加强「家庭-高校-社区」的三方联动

充分整合利用社区与高校的资源,结合居家养老需求,加强三方联动,为居家养老提供有效保障。社区可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引入社会力量,鼓励社会力量运营和管理服务平台,提高该模式的可行性。同时,高校可以设立第二课堂,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去,提高养老服务人才的整体素质。职业院校也可适当开立相关专业,培养更专业化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4 结论

综上,我国的居家养老市场很大,但整体的社会化服务水平还比较低,目前,现有的服务尚不能完全满足居家老年人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的需求。而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事项,而「家庭-高校-社区」云共享联动机制的养老服务新型模式会是解决社会养老问题的新出路。与传统养老模式相比,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新型养老模式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服务层次上都具有很明显的优势。

鼓励智慧养老,整合优质资源向新型养老模式转型,是我国养老产业的一次巨大升级,对我国养老产业未来的影响将是极其深远的。

参考文献

[1]肖来付.「互联网 +」养老服务业发展模式的地方探索[J].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

[2]许诺.如何营造社区高品质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J].中国商人,2021,(01).

[3]池政阳,孟献丽.构建「互联网 +」居家养老新模式.宁波日报,20210128.

[4]赵欢,蒋国宏.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 SWOT 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02).

[5]王惠燕.「互联网 +」背景下精准化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上海城市管理,2021,30(01).

[6]张博.「互联网 +」视域下智慧社区养老服务模式[J].当代经济管理,2019,(06).

[7]柏萍.论居家养老服务的精准化[J].城市观察,2018,(04).

[8]孔伟艳.推动「互联网 +」养老服务的供需双侧改革[J].宏观经济研究,2018,(8):142149.


作者 殷纾 杨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