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精准扶贫研究脉络、热点及展望





摘 要:精准扶贫是我国进行扶贫工作的关键措施与热点领域,本文借助 CiteSpace 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收录的以精准扶贫为主题的 3817 篇核心、CSSCI、CSSCD 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从 2014 年起,我国精准扶贫相关研究的发文量总体呈快速上升趋势,综合类高校是研究的主力军;农业经济学科是我国精准扶贫研究的热点学科,热点关键词主要为贫困户、精准扶贫、「互联网 +」、反贫困以及区块链等。研究认为:应加大基层、社会等多元研究平台的构建,促进社会有效合力的形成;同时,着力满足贫困人群对于美好生活的新追求,构建建跨学科参与贫困治理的多元体系,推动扶贫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
关键词:精准扶贫;贫困治理;中国知网;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1.008
0 引言
最早在 2013 年 11 月提出「精准扶贫」的思想,2014 年 1 月详细规划了精准扶贫模式,助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落地。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持续推进,我国贫困治理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故采用 Citespace5.5.R2(32-bit)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收录的核心期刊、CSSCI、CSSCD 期刊中 3817 篇精准扶贫领域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研究,通过 CiteSpace 软件生成的图谱,进行年发文量、研究机构发文、研究热点学科和研究热点关键词分析,透视我国精准扶贫研究领域的脉络传承和研究热点,总结经验,助力「后精准扶贫时代」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是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时间为 2020 年 4 月。遵循的检索流程如下:进入高级检索,选择文献类别为「期刊」,输入检索主题词为「精准扶贫」,得出相关文献 26448 条。为提高相关文献研究的参考价值和准确性,设置期刊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CSSCI」「CSCD」,以上述设置为检索式进行检索,去除「通知」「简介」等部分与本研究无关的文献,共检索到与精准扶贫主题相关的文献记录 3817 条,以此作为文章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的最终样本。
1.2 研究方法
基于 Citespace5.5.R2(32-bit)软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词频统计法、共现分析法等方法对本文的主题研究展开了系统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检索关键词「精准扶贫」,依据上述操作流程获得数据与图谱结果,结合我国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实施和研究实践进行综合分析,探索我国精准扶贫研究脉络传承和研究热点。
2 我国精准扶贫研究脉络可视化分析
2.1 年发文量分析
年发文量的发展规律是该研究领域研究态势、水平的直观反映,研究精准扶贫领域文献年发文量的发展趋势(见图 1),可促进了解我国精准扶贫研究发展总体趋势,更全面的掌握我国扶贫工作开展状况和理论水平。2014 年学者何柳提出:着力搞好新一轮农村扶贫开发,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是我国精准扶贫研究有记载刊登的最早核心文献。
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文献的年发文量的统计,发现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年发文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4—2019 年分别为:8 篇、72 篇、522 篇、940 篇、1053 篇和 993 篇,2020 年预测值为 1428 篇。2014 年是我国精准扶贫高水平研究的开端,年发文量为 8 篇,2014—2015 年对其研究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2015 年共发文 72 篇,同比 2014 年增翻 9 倍之多,拉开我国精准扶贫研究快速增长的序幕。2015—2018 年与精准扶贫的相关研究数量稳中有增,到 2018 年达到第一个高峰,共发文 1053 篇。2018—2019 年对其相关研究达峰后稳中有降,但年发文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共 993 篇。2020 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关于精准扶贫相关文献的年发文量预测值为 1428 篇,这要求我们持续关注扶贫、脱贫的工作开展,更加重视对扶贫、脱贫的相关研究,以防止减少「返贫」现象的发生。
2.2 研究机构发文分析
研究机构通过获取科研信息、共享研究资源等途径,为重要研究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动力,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研究精准扶贫领域研究机构发文量网络共现分布特征(见图 2),有利于了解我国研究机构关于精准扶贫研究分布规律,进一步推动高水平研究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为我国扶贫工作深化开展提供平台保障。
通过研究机构共现图谱发现,精准扶贫领域研究机构发文量排名前 10 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98 篇),武汉大学(90 篇),中国农业大学(85 篇),华中师范大学(68 篇),北京师范大学(67 篇),西北农业科技大学(52 篇),西南大学(51 篇),四川大学(45 篇),中央民族大学(42 篇)和中共中央党校(40 篇)。从排名前 10 发文机构类型上看,有 4 所机构为综合类大学,发文量占 44.51%,有 3 所机构为农业和民族类大学,发文量占 28.06%,有 2 所机构为师范类大学,发文量占 22.16%,有 1 所机构为中共中央党校,发文量占 6.27%,从中可以看出综合类大学是从事我国精准扶贫领域研究的主力军。从地理位置分布上看,有 5 所机构位于北京市,其余分别位于湖北省 2 所、陕西省 1 所、重庆市 1 所、四川省 1 所,从中可以看出北京市是我国精准扶贫科学研究的主要集中地,华中和西南地区亦是推动我国精准扶贫研究发展的坚实基础。
3 我国精准扶贫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3.1 研究热点学科分析
学科分类的发文量统计,有利于从侧面了解该研究领域研究切入点与理论基础,故将中国知网(CNKI)收录关于精准扶贫领域发文量排名前 20 的学科进行分类统计(见表 1),深入了解和掌握我国精准扶贫研究热点学科结构体系特征。
在精准扶贫领域发文学科分类表中,排名前 5 的学科分别是:农业经济(2375 篇),教育(359 篇),金融(273 篇),政治(217 篇),公共管理(201 篇);前 5 名占前 20 名发文量总和比重分别为:农业经济 53.15%,教育 8.03%,金融 6.11%,政治 4.86%,公共管理 4.50%;前 5 名发文量总和占前 20 名发文量总和比重为 71.80%,6-20 名发文量总和占前 20 名发文量总和比重为 28.20%。从中可以看出农业经济、教育、金融、政治和公共管理是精准扶贫研究的重点学科,其中,农业经济学科方面研究的发文量远超其他学科,农业经济发展推动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其占据主导地位。新时代,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农村经济贫困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与此同时也给我们提出新的变化与挑战。在保持农业经济学科研究发展的同时,也应重视其他学科对于精准扶贫研究的开展,进一步优化我国扶贫工作开展优化配置,从而建立贫困治理长效机制,从经济、精神、制度和医疗等多维学科保障贫困问题得到长期有效的解决。
3.2 研究热点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一篇文章研究主题和内容的概括和提炼,通过关键词研究分析可以了解和判断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中国知网中收录的有关精准扶贫的核心期刊、CSSCI、CSCD 文献关键词进行统计和整理(见图 3),发现我国学者对精准扶贫的相关研究主要以贫困户、精准扶贫、「互联网 +」、反贫困以及区块链等方面为切入点。综合这些关键词分析发现,现阶段精准扶贫研究涵盖了扶贫措施、扶贫区域以及跨学科理论运用至扶贫工作等研究热点。
目前,我国关于精准扶贫领域研究分别以精准措施扶贫研究、精准区域扶贫研究和跨学科理论精准扶贫三大研究热点为主。精准措施扶贫主要包括:异地扶贫搬迁、改革开放、乡村旅游、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和乡村治理等研究关键词。精准区域扶贫主要有:贫困户、深度贫困地区、农村、贫困村和农村贫困等研究关键词。跨学科理论对精准扶贫的研究主要有:大数据、职业教育、「互联网 +」、区块链、网络扶贫和农村体育资源开发等研究关键词。其中,区块链技术在扶贫中的运用是我国精准扶贫领域的新兴热点,区块链技术作为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底层技术,将全面助推金融精准扶贫服务效能有效提高,并完善扶贫工作中的精准识别、实施效益有机衔接,有效形成合力。随着区块链技术的逐渐成熟,其运用于贫困治理将是今后我国扶贫工作开展的长期热点之一。
4 我国精准扶贫研究趋势及展望
精准扶贫研究是我国扶贫工作开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中国知网核心期刊、CSSCI、CSSCD 期刊收录的精准扶贫领域文献是对扶贫工作理论发展历史轨迹的重要见证,通过对我国精准扶贫研究脉络、研究热点的统计分析,较为明了地掌握其基本现状和趋势,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通过年发文量的统计分析,我国精准扶贫研究的年发文量从 2014 年至 2019 年总体呈现快速上升趋势,预期在「后精准扶贫」时代仍将保持稳态增长趋势。
第二,通过研究机构发文分析发现,综合类高校是从事我国精准扶贫领域研究的主力军,北京市是我国精准扶贫科学研究的主要集中地,华中和西南地区亦是助推我国精准扶贫研究发展的坚实基础。
第三,通过研究热点学科分类分析发现,农业经济学科是我国精准扶贫研究的热点学科,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推动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主导因素。
第四,通过研究热点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我国精准扶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贫困户、精准扶贫、「互联网 +」、反贫困以及深度贫困地区等关键词,涵盖了措施、区域以及跨学科理论等研究热点。
5 结束语
基于对我国精准扶贫研究脉络、研究热点的统计分析,提出以下研究建议:
第一,构建多元研究平台,推动扶贫工作稳定深入开展。我国精准扶贫研究高水平文献发文量保持在较高水平并呈现稳定的增长态势,但研究机构多以高校为主,区域分布较为不均,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研究机构参与度不高,因此,需加大基层、社会等多元研究平台的构建与保障,推动社会多元有效合力的形成,为我国扶贫工作的开展注入新型动力。
第二,构建多元研究理论,推动扶贫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贫困问题不单单局限于经济贫困,在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同时,应着力满足贫困人群对于美好生活的新追求,积极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产业,构建跨学科多元参与扶贫工作的治理体系,从经济、精神和医疗等多维度构建扶贫长效机制,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
参考文献
[1]曾莉,周浩男,王寅,等.中国农村扶贫政策范式的变迁与未来趋势——基于 305 份国家层面政策文本的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9,21(04):27-35.
[2]何柳.深入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2014,(05):35-36.
[3]张艳,张越.农业经济研究领域高频被引论文的学术特征研究:前沿热点与未来展望——基于 17 种农业经济领域核心期刊的 CiteSpace 分析[J].农业经济,2020,(02):142-144.
[4]胥爱欢,李红燕.区块链技术在我国金融精准扶贫领域的应用[J].金融理论探索,2017,(05):34-40.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FTY018)。
作者简介:易灵芝(1995-),女,湖南怀化人,硕士,主要从事社会体育与管理研究工作。
作者 易灵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