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SWOT 分析的邯郸市生态康养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摘 要:生态康养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通过生态健康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强全民维护生态的意识,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扎实推动生态建设和文化产业、观光旅游等行业的深入融合,大力发展现代新型服务业,以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共赢。生态与健康行业将在共享经济的影响下,积极地不断创新商业模式,以技术创新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同时利用技术创新,将共享经济这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切实融合到健康养老行业中,以促进旅游、养老服务等领域共享经济企业平台的发展壮大,最终优化群众健康服务。
关键词:生态康养;SWOT 分析;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1.010
0 引言
健康行业作为一个新型服务业,有着很大潜力。2020 年中国的健康产品市场规模已达八万亿元,GDP 占比将超过 65%。2008 年我国健康素养水平是 668%,在 2020 年已提升到 20%,增加了接近两倍。现阶段,大众旅游消费逐渐升级,多地都在积极寻找自身优势。发展康养旅游事业,应加强产业融合和地区联动,注重产品开发和基础建设。在文旅项目建设、文旅康养营销、文旅体制创新等方面不断加强和提高,也可以促进新时代文旅康养的融合发展。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康养产业已经成为新的「刚需产业」,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健康养护业具备了引领产业融合发展的先天条件与提升空间。首先,以绿色有机农业的供给连接了健康养护业和农村;第二,以康养产品标准化生产串联康养产业与工业;第三,以环境优化与服务供给建设的健康产业和服务业为统筹发展体制。
1 邯郸市生态康养产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1.1 优势(S)分析
(1)良好的环境资源优势(S1)。邯郸市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西倚太行山,东临滏阳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部丘陵起伏,盆地交错;并有牤牛河、沁河、渚河、输元河流经市区(皆属滏阳河支流)。邯郸市生态康养资源丰富,主要生态自然旅游景区现有 17 个,其中 2 个 5A 级,15 个 4A 等级。这些景点中还有广府故城旅游景区,武安朝阳沟旅游景区,武安长寿寨旅游景区,七步沟旅游景区等。邯郸是中华社会发展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它孕育了鸡泽毛遂文化、磁山文化、后赵文化、女娲文化等近十个历史文化脉系,内容博大精深,样式多姿多彩。汉滩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文物保护遗迹多达四百余处,其中包括全国、省市重要的名胜古迹百余处。
(2)独特的医药资源优势(S2)。邯郸市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获得「涉县柴胡」「涉县连翘」两个地理标志证书,形成邯郸制药、晨光生物科技、林益堂、东汝阿胶、肽都生物、中船重工、以岭药业等多家龙头企业,打造出辣椒红色素、辣椒油树脂、叶黄素、番茄红素、摩罗丹、丹杞颗粒、小分子活性肽等一批优势产品,发展生物健康产业具有良好基础。作为「北药」主产地之一,邯郸历来有种药、经营药的传统。邯郸市中药材种植企业有几十家,种植面积达到 10 万多亩。涉县已被列为河北省十个中药材种植示范县之一,邯郸市有 6 家企业被列为省第一批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区。
(3)多元的特色产业优势(S3)。一是医药产业基础。邯郸市拥有晨光生物科技集团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北肽都生物科技多肽研究院、邯郸制药省企业技术中心等重点创新平台。根据统计数据测算,截至 2020 年底,邯郸市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10540 个,医院 272 个,卫生人员 80282 人,卫生技术人员 58427 人。
二是特色农业基础。邯郸市已形成了果蔬、农作物、杂粮、小麦、水果、中医药、高油酸花生等七大特色主导产业,已打造了我省第一个国家重点现代农业园区、25 个国家级重点现代农业园,以及鸡泽辣椒、涉县核桃等二个国家特色农业发展园区和十二个省重点农业发展园区。
1.2 劣势(W)分析
(1)基础设施建设不足(W1)。邯郸市现有养老院共 164 所,星级养老院仅占 1951%;床位数共 1672 个,平均值为每所养老院 79 个床位,最大值为 480 个床位,最小值仅有 10 个床位,仅有 57 所养老院超过 100 个床位;社会办养老院 124 所,占比 7561%,公办 40 所,占比 244%。从这些数据不难发现,邯郸市现有养老院数量较少,且分布极为不均匀;床位数差距较大,容量与县区人数不协调;星级养老院较少,没有五星级养老院,养老院建设质量较低等问题。
(2)专业人才缺乏(W2)。生态康养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急需复合型专业技能人才。邯郸市建有普通高等学校七所,其中河北省工程学院、邯郸市专科学校、河北工大科信院校为本科高校,邯郸市职业技工学校、河北省司法警察职业学校、邯郸市儿童教师进修学院、邯郸市技术职务院校为大专。虽然这些院校都涉及了信息类、财经贸易类、交通类、加工制造类、农林牧渔类等十五课程七十六个学科,但都不是专门对接生态健康领域的学科,而是包括了护理和健康管理、老年健康服务与管理等。
(3)市场细分模煳(W3)。生态康养的面向对象重点是老年人,主攻范围重点为山林生态和农业生态建设,旨在通过建立「医」「护」和「养」三元一体的创新型健康养老模式,为身体健康者和患病老人提供了全方位、综合性的保障。如果没有进行精准的市场细分,就会导致生态康养产品大同小异,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没有创新意识。目前,邯郸市生态康养主要是针对老年人群体,并没有对中青年顾客需求推出产品和服务,这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十分不利。
1.3 机会(O)分析
(1)积极的政策支持(O1)。邯郸市人民政府坚持城乡统筹、多元化投资政策,将我国林城创建的所有费用全部作为政府财政预算,在积极争取国家部门和省级的林业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基石上,实行「当地政府领导、规模植树造林」「一企绿化一荒山」等多种管理模式,积极地引进市场融资,培植了各类植树造林市场主体。根据西部山地、中心城区周围、东侧平川三个重要空间布置,在邯郸建设「一带一环和千村百网多项目基地」,构筑了太行山区生态建设保护系统、环南市区生态景观系统和平原区农田林网防护系统等三个生态系统,实现了全域增绿的大趋势。
(2)广阔的市场前景(O2)。目前,邯郸市经济发展稳步上升,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康养产业蓬勃发展。在《邯郸市生物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中提出,生物健康产业将是在 21 世纪推进全球国民经济和人类社会科技进步的关键行业和重要增长点,被视作全球「财富第 5 波」,将带动新一轮国民经济和人类社会科技进步。2018 年,据统计数据测算,健康制造产值 56 亿元,健康管理产值 1076 亿元,医疗卫生服务收入 676 亿元。华龄健康城、涉县润亲源、魏县福泰乐苑、北京中联众福生态康养度假区、颐养苑康养中心等健康养老项目逐步建成运营。
(3)转变的消费观念(O3)。当前邯郸市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需求趋于多样化,消费结构升级,养护消费占比提高。据 2021 年河北省统计年鉴显示,2020 年居民年住院率为 1467%,病死率仅为 02%;国内游客人数达到 400456 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 42036 亿元。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居民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在逐渐提高。自 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人们愈发关注自身健康,加之日益加重的生活压力,环境舒适、安静优美的生态养护得到更多人的喜爱。由此看出,生态康养产业将在未来发展市场上面临新的机遇,发展潜力无穷。
1.4 威胁(T)分析
(1)行业竞争激烈(T1)。在中国生态康养发展高峰论坛发布的「2020 年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 50 强」中,海口、深圳、三亚分列前三位;前十都是南方城市(秦岭淮河为界),青岛以第 15 名的成绩获得北方城市的最好位次。50 强中北方城市仅有 8 座城市上榜,青岛以第 15 名的成绩获得北方城市的最好位次。这些康养中心气候宜人,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自然和谐的社区氛围,并集保健、养生、医疗、娱乐、观光等多元化功能融合。相较于此,邯郸是生态康养产业起步较晚,还存在体系结构不完善,产品同质化等行业竞争问题。
(2)「生态 + 康养」产业融合不足(T2)。生态健康产业是一个医养护融合的新型健康发展方式,但是从现阶段邯郸生态康养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生态产业和康养产业的联系仍旧不够紧密,导致生态特色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城镇之间、企业双方共同建立生态康养的制度没有完善,也没有建立统一规划,资源整合不够,无法有效实现市场作用。邯郸生态康养产业缺乏对于生态特色产品的推广宣传,加上居住环境、食宿、交通、商贸、文化娱乐服务等与其他省市差距较大,导致经济社会效益较低,难以支撑产业发展。
(3)生态保护责任艰巨(T3)。在积极推动邯郸生态康养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相关设施建设和建筑物构建与环境发展是否协调,开发与保护是否有所倾斜,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目前邯郸市康养产业多为养老或者医养模式,并未将生态养护纳入其中,存在产业结构和链条不完整的现象。即使已经划定区域范围和限制活动种类,随着知名度的扩大和康养人数增加,某些经济活动仍对生态平衡产生一些威胁。发展生态康养产业,需要因地制宜,实现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赢。
2 邯郸市推动生态康养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2.1 精准对接市场,创新产品升级
针对京津冀人群需求,让邯郸成为京津冀康养者的康养休闲首选之地,建设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与生态森林,逐步建立邯郸市的生态康养全产业网络。
第一,创新和分类以「生态康养」为品牌特色的养护产品,包括乡村康养、森林康养、旅居康养等养护产品。
第二,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合理地开发康养旅游产品,丰富文化涵养。
第三,开发特色生态医疗保健项目,利用生态环境中各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资源,达到颐养身心的目的,建立现代化生态医疗保健体系。
2.2 推动产业融合,完善配套设施
生态健康产业是融自然与田园、健康、养老、旅游、科技、互联网多种业态为一身的综合新型业态。在推动产业融合时,要深入挖掘当地文化内涵,与生态康养产业进行深度的情感互动。
首先,应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在河北省内主动与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等省市的公路、铁路交通规划对接,在省外积极加强与聊城市、安阳市、长冶市的交通对接,构建便捷、高效、完善的自然康养与旅游交通网络。其次,改善相关基础设施,包括生态健康养护基地的日常服务设施。最后充实生态健康护理产品内涵,提高服务水平,壮大生产规模。
2.3 吸纳专业人才,积极完善不足
生态康养产业的发展需要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助力。首先,当地政府应进行专门培养与引导。其次,高校必须根据生态康养需要适时调整并制定培养计划。最后,加强大众对生态康养的认识,共同建设邯郸生态康养产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视并完善道路交通条件,以促进康养地和市区间的相互衔接。在从业者的整体素质方面,对从业者开展定期培训与考核,以提升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在企业形象塑造方面,加强宣传推广力度,逐步形成生态健康产品体系,以提升行业的总体竞争力。
2.4 有效整合资源,大力宣传品牌
邯郸市应充分利用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顺应社会发展大环境,全面整合生态康养旅游资源。一方面,深入发掘邯郸市所具有的文化资源禀赋,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下,积极推进养老、休闲、文化、娱乐、健康等多种业态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根据地方特性和社会文化布局县域经济,不同地方推出不同的特色产品和服务,构建宜居康养的特色小镇。打造品牌特色,与生态康养产业形成品牌集聚效应。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并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手段,以提高产业认可度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周曦,李佳丽.广西康养旅游发展路径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14):107108.
[2]庞楠.关于文旅康养融合的 SWOT 分析及对策建议——以湖南省资兴市为例[J].文化产业,2020,(36):126127.
[3]付承昱,郭磊,朱元泯,等.恩施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商业,2021,(16):9193.
[4]陈鑫,王冬艳,杨月稳,等.基于 SWOT-AHP 分析的敦化市老白山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评价[J].林业调查规划,2020,45(03):101106+112.
[5]张吉干,张文凤.贵州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 SWOT 分析[J].科技风,2019,(25):138+151.
[6]付丽莎.基于 SWOT 分析的云南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9):8385.
作者 郝赛行 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