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党对高校学生和青年教师信仰的吸引力研究

摘 要:
大学是青年人走向社会、走向成熟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坚定的人生信仰有助于帮助其确定努力方向。重视从青年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是提高党的整体素质,壮大党员队伍质量的重要手段。围绕当代党员对高校学生和青年教师信仰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探讨,旨在分析高校青年知识分子对党的看法和对党的精神的理解。
关键词:
高校学生;青年教师;信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5016801
1 新时代党对高校学生的吸引力
1.1 当代大学生的现实问题
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往往会面临着更多的诱惑。学习目标不明确、信仰不坚定、道德滑坡等等,这无疑给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出了一道难题。曾经有人说过,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已经进入了无根基时代,人类盲目的活着,失去了生活的意义,而高校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学习方式,存在着令人担心的现实问题。信仰缺失,大学生的的信仰与道德素质,在决定中国未来社会主义特色道路上占有很大的比重。目前大学生普遍都有目标迷茫现象,无所适从、浑浑噩噩,甚至有流传这样一句话:大学毕业就等于失业。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社会环境、教育体系和自身因素等综合原因造成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思想上引导,才能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目标。
1.2 党对高校学生吸引力研究
多数高校学生还是渴望加入共产党的队伍中来的。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知识的学习,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愿意了解、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拥护共产党,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是切实联系实际、符合民情的。也有大多数高校学生对党、对中国完全建设小康社会充满信心和期望。但也有少数高校学生存在对党的信仰淡漠的现象,他们认为,中国共产党政策方针是不健全的、落后的、跟不上时代进步的。同时,还有部分人的信仰和对政治立场的看法不够坚定和明确,这些都需要引起高校的重视并加以正确的引导。
2 党对高校学生吸引力的原因分析
2.1 积极因素探讨
多数高校学生对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事业充满信息。主要源于三大因素:第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骄人成绩有目共睹。科技进步,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都是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同时这些成果也成为了大学生思想认知的重要因素。第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都是现在大学的必修课,在传播党的积极作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理论课也是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政治信仰的有效途径。第三,培养大学生党员会使其发挥自身的优势,成为周围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党员本身就会成为党的思想传播者,从而会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加入到党组织队伍中来。
2.2 消极因素探讨
高校学生对党的信仰,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上看,一些学生把就业和学习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认为其他的一切都是不切实际的,包括学习党的理论精神和指导思想。也有一部分学生纠结于改革开放后的一些错误和矛盾,更有一部分人是对一些现实问题耿耿于怀,如贪污、腐败、贫富差距较大等,使得一些大学生对党的信仰发生动摇和误解。同时,党的自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理论知识过于呆板,落后,与实际脱离,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影响了高校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热情。
3 加强党对高校学生吸引力的研究
3.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如果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那高校学生就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提高高校学生的政治素养,是为实现科教兴国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途径。大学时期,是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取向的重要阶段,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
3.2 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
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与理论实际相结合,拓展高校网络的教育引导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准确把握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辅助一些额外的因素,加大学生的兴趣,以此来提高平台的知名度和浏览量。
3.3 调整教育方式
信仰教育是对人思想上的教育,教育方式应该多为人性化,强调以人为本。教育方法必须注重人的感受,随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理性的感知会让其更准确的体会到正确的政治信仰对人生的重要性,从而使其将对党的信仰变为自觉的、主动的行为。
4 青年教师的信仰现状及原因
4.1 高校青年教师信仰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多次召开了党建工作会议。针对各高校的青年教师对党的信仰情况做了研究和调查,发现我国高校青年教师中党员比例普遍偏低,且入党积极分子较少、入党动机不强烈,对党的认真和党的精神的理解出现了多元化的现象。高校青年教师因所处年龄段和特殊的工作性质,使其对党的思想观念淡薄,对党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也有部分青年教师对党的思想存在诸多议论,甚至是消极态度,长期的工作让其淡化自己的精神思想,而越来越看重自己的物质享受,对精神信仰的缺失。
4.2 高校青年教师信仰状况原因分析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物质因素在分散人们的精神注意力,使青年教师对党的信仰程度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变,文化的多元化也是影响党的信仰程度的重要因素。高校工作不到位,发展青年教师党员力度不够,不正之风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影响青年教师对入党热情的减退。部分高校,对党建工作的不够重视,注重形式化,也会使大多高校青年教师放弃政治追求。
5 提高党对高校青年教师吸引力的对策
5.1 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引导
高校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来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凝聚力。主要从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精神信念教育和理论知识教育两个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既是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提高青年教师政治素养的有效途径。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是一项重要工程,一定要切合当下实际,与社会、与国家相接轨。让其明白党的与时俱进和内在精神,将优秀青年教师吸收进党的队伍中来,将党发扬、壮大。
5.2 加大在青年教师中党员队伍的壮大
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的作用,注意在青年教师中发现与培养道德素质高的得优秀教师,使其不断成长,增加对党的认识。并通过对党的知识的学习、对党的精神的体会,吸引更多的人志愿加入到党建的队伍中来,使高校党的队伍不断扩大变强。党组织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政治信仰的精神教育,引导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
5.3 切实关怀青年教师生活的点滴
高校青年教师工资待遇普遍偏低,花销、压力较大。党组织应主动了解青年党员教师的困难,并将其协调、解决,才能确保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性。高校青年教师只有解决利益问题,才能确保思想问题的稳定性。党组织对青年教师利益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着青年教师党员对党的信仰的忠诚度,所以,只有党组织解决了高校青年教师党员的后顾之忧,让其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才能让大家自觉的拥护党,积极的向党组织靠拢。
6 在高校加强党的信仰的吸引力
要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加强党的优秀队伍建设,就必须要提高党在群众中的信仰程度。拉拢高级知识分子到党的队伍中来,是一条重要的渠道。注重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引导其深入学生中间,用党的思想、党的理念教书育人,传播信仰,充分利用自身的优越条件树立良好的榜样,让身边的人相信党、热爱党,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才能提高党的吸引力,壮大党员的队伍。高校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团体,应发挥自身的积极能动性因素,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充当党精神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谭建平,陆祉亦.高校青年教师信仰危机及重建[J].云梦学刊,2010,(1).
[2]周礼.党对高校青年教师信仰吸引力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24).
[3]王雄杰.意识形态的认识误区及其现实启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4]田一汐.从茶道看日本人的审美观——以「和敬清寂」为中心[J].才智,2010,(01).
作者 戚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