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叶繁茂《格萨尔》
![作者](https://picx.zhimg.com/v2-abed1a8c04700ba7d72b45195223e0ff.jpg)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是世界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 从目前搜集整理的成果来看,《格萨尔》有 120 多部,100 多万诗行,2000 多万字。 她世代相传,至今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是一份活形态的史诗,一份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格萨尔》一是靠民间艺人口头传唱;二是靠手抄本和木刻本保存和传播。
藏族有句古老的谚语:「岭国每个人嘴里都有一部《格萨尔》。」
《格萨尔》说唱艺人,起着巨大的作用,他们是史诗最直接的创造者、最忠诚的继承者和最热情的传播者,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是最受群众欢迎的、卓越的人民诗人。
说唱《格萨尔》的艺人叫「仲肯」。「仲」是故事,「肯」是人的意思。按字面翻译,就是「讲故事的人」。但它有特定的含义,专指说唱《格萨尔》的艺人。
在过去,说唱艺人多半没有固定的住处,通常与朝佛的香客或热巴艺人结伴而行。他们的这一特点,与古希腊吟诵荷马史诗的行吟诗人,与古印度吟诵《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的「伶工」,十分相似。
说唱艺人,无论男女,年长的,年轻的,都有一顶帽子,藏语叫「仲厦」。「仲」是故事,「厦」是帽子,意为「讲故事时戴的帽子」。一般都是长方形,一尺来高,镶有玛瑙、珊瑚、珍珠等装饰品,再插上孔雀羽毛。
他们有时把帽子比作整个世界,说帽子的顶端是世界的中心,这里是我们藏民的故乡,也是古代岭国的土地,格萨尔就是岭国的国王;有时,他们又说四角是东南西北四方,那些大小不同的装饰品,被比作江河湖海,然后转入正题。
对帽子的讲述和礼赞,有专门的曲调,藏语叫「仲协」,相当于开场白。
《格萨尔》说唱艺人有几种类型。
第一,托梦艺人。藏语称作「包仲」。「包」意为降落、产生,如占卜,叫「莫包」;托梦,叫「尼朗包」。「包仲」,指通过做梦学会说唱的《格萨尔》故事。
第二,顿悟艺人。藏语称作「达朗仲」。「达朗」一词,尚未找到一个比较准确的词语来表达它的含义,在这里,暂且译作「顿悟」。按字面翻译,是忽然醒悟的意思。
第三,闻知艺人。藏语称作「蜕仲」。「蜕」意为听、闻,即听别人说唱之后学会的。这类艺人一般只会讲一两部,他们大都承认自己没有得到神的启示,是跟着别人学唱。
第四,吟诵艺人。藏语称作「顿仲」。「顿」即吟诵,这类艺人识字,能看本子吟诵。
第五,藏宝艺人。藏语称作「贡德」。字面翻译,即「心里藏着宝贝」。
第六,圆光艺人。藏语叫「扎包」。讲述者对着铜镜说唱,据说他能从铜镜中看到格萨尔的全部活动。
第七,掘藏艺人。藏语叫「德顿」。意为「挖掘格萨尔故事的人」。
说唱艺人能够讲很多部故事,因为一个民族的记忆是可以传承的。汉族的文学传统,只讲个人创作,没有集体创作的观念。说唱艺人能记这么多唱词,有环境因素,受遗传基因与集体无意识的影响。艺人自身有非凡的艺术天赋和聪明才智,通过神奇的梦开启「智慧之门」。神奇的梦,能够激活一个人的创作灵感。
![](https://pic4.zhimg.com/v2-f3533af0676569060044537be94970dd.jpg)
作者 降边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