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文物办理「身份证」

作者
作者
他们功能平台数据库服务

「他们在干嘛?」「好像在清理佛像。」

「好像在登记什么?」「阿列,唵嘛呢叭咪吽……」

「哦嚯,他们在给佛像做身份证呢,哈哈哈……」

「那太好了,以后寺庙里珍贵的佛像就不会丢了,这些小孩真是认真负责。」

一阵窃窃私语中,一句听似玩笑的话透着寺庙的小窗飘进了我的耳朵。抬头一看,是几位信教的群众,正好奇地争相往里看,看完双手合十放在额头前,念着六字智箴言又继续拜佛去了。但「功德无量,真有福气」是对于参加这份工作的我的莫大鼓励,内心充满了无比的荣耀感以及沉甸甸的责任感。

拉萨被称为文物大市,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但只有知道我们自己有什么,才能知道怎样更好地保护它,发挥它的社会教育功能和价值。「一普」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盘点文物数量及保存情况,而且要实现文物的动态管理,并依托管理平台提供相应社会服务。因此,建立可移动文物数据库是极为重要的环节。让每件文物「入住」数据库,就像让居民入户、办理「身份证」,为文物收藏单位实现文物信息数字化和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加强本地区文物管理提供统一途径,是更好保护文物的必经之路。

2016 年年底,「一普」工作将进入到收尾、总结阶段,但对于拉萨来说,该项工作仍将继续。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被漫长的历史湮没不少,但硕果仅存的这些都无法保留的话,我们的城市就会成为失去记忆,没有灵魂的躯壳。所以「摸家底」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应该时刻知道我们有什么,怎样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让其成为一项永不落幕的系统工程,让所有的珍贵文物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身份证」,从此不再与「家人」走散。


作者 次仁央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