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欧亚大陆纬度最南的现代冰雪秘境


香格里拉市境内,雪山耸立,河谷深邃。沙鲁里山脉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延入市境北端,分东西两支沿东西两侧逶迤连绵,汇合于市境两端。境内有海拔 4000 米以上雪山 47 座,纵列其间;冰川地貌整体分布在海拔 4000 米以上的区域,冰蚀峰、冰蚀峡谷发育,局部可见冰川堆积地形。
香格里拉市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东部,东与四川省稻城县、木里县相连,东南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迪庆州维西县、德钦县隔金沙江相望,西北与四川省德荣县、乡城县为邻。鸟瞰全貌,宛然一襁褓中的婴儿,静卧在长江第一湾怀抱之中。
如果你打开我国青藏高原的卫星影像,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区,一片南北走向,东西并列,绵延 1000 多公里的山脉跃入眼帘,这里便是雪山高耸、峡谷纵裂、河流湍急、森林密布的横断山脉,是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并且唯一兼有太平洋和印度洋水系的地区。横断山脉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里的冰川属于季风海洋性的冰川,冰川源头补给区宽阔,冰川粒雪盆的后缘地形切割十分强烈,地形陡峻,冰川雪线以下多为冰川急流地带或冰瀑布区,冰川末端发育有冰坎,形成壮观的冰川融水瀑布。雪山、冰川给人以刺激,吸引了无数的目光。
大约在一万年前末次冰期的冰川在大陆扩展时,青藏高原的横断山冰川作用区向南延伸且海拔降低,最低到达位于北纬 25 度的云南的点苍山,点苍山是由 19 座海拔 3074—4122 米的山峰由北而南组成,有 7 座山峰海拔达到 4000 米以上,海拔 4122 米的最高峰马龙峰与东坡大理盆地相对高差达 2156 米,成为亚洲大陆末次冰期冰川作用最南的山地之一。当地海拔 3600 米以上的冰川作用改造着大地的景观,有类型多样的冰川地貌,包括角峰、刃嵴、冰斗、磨光面、冰碛垄以及高山冰湖等遗留下来。但随着冰期结束,全球气候温度升高,雪线上升,冰川消退,冰川慢慢地退出了海拔低的山地。到现在,欧亚大陆的现代冰川作用已向北退缩了一百多公里到达北纬 27 度,雪线也上升了一千多米,使得迪庆的哈巴雪山和丽江的玉龙雪山成为欧亚大陆纬度最低的现代冰川作用区。过去的冰川作用区随着横断山大规模冰川退出,遗留下到处可见的古冰川地貌地形,形成海洋性冰川雕刻的典型冰川侵蚀山峰、山嵴地貌和湖泊,在草原森林覆盖下,形成香格里拉的仙境般景观,成为遗留在欧亚大陆最南端的现代冰雪秘境。雪山冰川早已成为香格里拉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自然元素。

在横断山脉地区,整个「三江并流」区呈北高南低的高山与峡谷相间的地势走向,被赋予天界神川之称。特殊的地质构造和青藏高原的抬升,加上河流的下切作用形成了「三江并流」区特殊的雪山与峡谷相间的地形地貌。雪山与冰川、森林与草地、峡谷与河流构成了三江并流区的自然景观主体,三江并流区雪山纵列,峡谷深切,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呈南北向「川」字形与高黎贡山、怒山、云岭山脉相间排列,地势总体上北高南低。气势雄伟、地形险峻,海拔高于 5000 米的山峰有 30 余座,多数终年积雪,冰川地貌保持完好。
怒江与澜沧江之间是怒山山脉,山嵴平均海拔 4200 米,北部为着名的梅里雪山峰群,海拔 6000 米以上,其中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 6740 米,为云南省最高峰。怒江与金沙江之间是云岭山脉,山嵴平均海拔 3900 米,其中白马雪山和最北部的甲午雪山,海拔均在 5000 米以上。金沙江以东为香格里拉市,属于高山高原盆地以及高原丘陵地貌,平均海拔为 3700 米,其东南部有哈巴雪山(海拔 5400 米),北部有巴拉格宗雪山(5545 米)。
「三江并流」区内高山雪峰横亘,海拔变化呈垂直分布,从 760 米的怒江干热河谷到 6740 米的卡瓦格博峰,汇集了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森林草甸、淡水湖泊、稀有动物、珍贵植物等奇观异景。区内有 118 座海拔 5000 米以上造型迥异的雪山,与雪山相伴的是静立的原始森林和星罗棋布的数百个冰蚀湖泊。 海拔 6740 米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上覆盖着万年冰川,晶莹剔透的冰川从峰顶一直延伸至海拔 2700 米的明永村森林地带,这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壮观且稀有的低纬度、低海拔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千百年来,藏族人民把梅里雪山视为神山,恪守着登山者不得擅入的禁忌。

由于走向特殊、地理位置特殊,该区域成为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沿横断山脉进入我国的通道,给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带来丰沛雨水,对这里的冰川分布产生影响,成为冰川研究和冰川旅游的热点地区。横断山由于高原对西南季风的屏障作用,形成大量的降水,发育了大量的海洋性冰川。海洋性冰川的主要标志是冰川恒温层的温度接近零度或压力融点,由于冰温较高,故又称为「温性」冰川。横断山冰川雪线(海拔 4800~5200 米)附近年平均气温大致在-3.3~6.8℃,与欧洲阿尔卑斯山脉勃朗峰冰川雪线附近年平均温度 4℃ 的数值相近。由于气候湿润、降雪量大及负温较高而雪线较低,海洋性冰川的收入多、支出也多,活动性强,冰川地质地貌作用也较强。
温冰川是一个高度侵蚀的冰川,冰川侵蚀速率与冰滑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冰川侵蚀其下伏基岩主要通过磨损和拔蚀的方式,快速冰川运动将会更有效地挖掘景观,形成陡峭的山地地形和多彩景观。大量冰川侵蚀地貌的发育与当地的温冰川特性有很大关系,冰川是高度有效的侵蚀剂,对地球表面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广泛的热环境下,年平均温度在 0~5°C 以上构成了冰川快速侵蚀的临界条件。当年平均气温超过 −2°C 和年平均降水超过大约 2500 毫米时,冰川侵蚀速率最大。横断山地区作为南亚季风气候影响,为发育大规模冰川侵蚀地貌提供了条件,冰川退缩之后古冰川地貌形成地质景观博物馆。
根据中国最新的冰川编目数据,云南省冰川仅分布在迪庆、丽江和怒江 3 个市(自治州),其中迪庆藏族自治州冰川数量最多(41 条),面积也最大(53.34 平方公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仅分布有 8 条冰川,面积为 3.54 平方公里。云南省冰川主要集中分布在玉龙雪山和梅里雪山,隶属于澜沧江、怒江和金沙江等水系。仅有 2 条面积大于 10.0 平方公里的冰川,分别为明永冰川(12.38 平方公里)和森层堡冰川(10.10 平方公里),而面积小于 1.0 平方公里的冰川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
在迪庆藏族自治州有梅里雪山、白马雪山和哈巴雪山、巴拉格宗雪山等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群,并拥有明永恰、斯恰等罕见的低海拔(海拔 2700 米)现代冰川。神女千湖山、碧塔海、属都湖、纳帕海、天鹅湖等高山湖泊是亚洲大陆最纯净的淡水湖泊群。
香格里拉境内,雪山耸立,河谷深邃。沙鲁里山脉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延入香格里拉市境北端,分东西两支逶迤连绵。境内有海拔 4000 米以上的雪山 47 座,纵列其间;冰川地貌整体分布在海拔 4000 米以上的区域,冰蚀峰、冰蚀峡谷发育,局部可见冰川堆积地形。
香格里拉有地质史上最奇特的长江第一湾,金沙江从西部尼西乡幸福村土照壁入境,南流至金江镇兴文村撒苏碧村民小组与丽江市玉龙县石鼓镇之间,突然以 125° 大拐弯掉头东流,在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之间冲开一条通道,构成了「虎跳峡」这个世界奇观。虎跳峡的上峡口海拔 1800 米,下峡口海拔 1630 米,两岸山岭和江面高度相差 2500~3000 米,江流在峡内连续下跌 7 个陡坎,落差 170 米,水势汹涌,声闻数里,为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之一。金沙江流至洛吉乡洛吉村吉函村民小组再转向东南出境,绕境流程 375 千米,形成「雪山为城、江河为池」的雄伟气势。在雪山深处、草原腹地及茫茫林海之中,有由高原明珠碧塔海、属都湖和高原牧场等组成的普达措国家公园,有黑颈鹤的乐园纳帕海,有神女千湖三碧海,还有几百个清幽、宁静、神秘的高山湖泊点缀其间。
香格里拉处于偏北回归线 3°25′,以大小中甸坝子为主的香格里拉高原平均海拔 3450 米,一年四季太阳辐射能充裕,年气温差较小,全年无夏,平均气温 5.5℃。但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白天增温剧烈,夜间降温快,日气温差较大,干季气温日较差可达 30℃,可谓「一年无四季,一天有四季」。气候随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从海拔 1503 米的金沙江河谷到海拔 5309 米的哈巴雪山山顶,依次有河谷北亚带、山地暖温带、山地温带、山地寒温带、高山亚寒带和高山寒带六个气候带。
香格里拉的哈巴雪山、巴拉格宗雪山、天宝雪山……群峰错落有致,终年积雪不化。碧塔海、属都湖、纳帕海……高原湖泊星罗棋布,飞瀑流泉,点缀其间。香格里拉市境内河流属金沙江水系,除金沙江干流外,境内共有大小河流 244 条,其中,一级支流有硕多岗河、冈曲河、东旺河、尼汝河、吉仁河、浪都河、安南河、良美河、汤满河、安乐河、白水河、麦地河等 13 条,流域面积 8065.9 平方公里,分别在不同河段注入金沙江。香格里拉有高山湖泊(含冰碛湖)298 个,分布在海拔 3000~4500 米地带,大于 6600 平方米以上的有东旺乡的错纳,格咱乡的跟尼错、约子错、阿旺才错、当错、达莫错、错纳、错漫、活迪错、盖公错纳、盖公错色、错乌,洛吉乡的色列、丁郎错,建塘镇的吉迪错波、吉测错、纳帕海、属都湖、错洼拉、错九、碧塔海、尼史错纳,小中甸镇的阿布吉错、勺错、三碧海,小中甸镇与金江镇之间的白海、双海、黑海、青海、三坝乡安南错格达、九子海、哈巴黑海、湾海。其中,面积最大、景观最美的是纳帕海、碧塔海、属都湖和三碧海四个高原湖泊和湖群。
千湖山海拔 3800~4270 米,长约 50 公里,宽约 12 公里,面积约 600 平方公里。区内山嵴平缓开阔,湖泊密布成群,共有 780 多个大小不等的冰川湖泊,是第四纪雪山冰川消亡形成的冰蚀湖、冰斗湖,属高原剥夷面上的古冰川遗迹。湖水深浅不一,均接收融雪水补给,补给区面积不大,湖口常形成涓涓细流。因冰川作用塑造了众多的冰蚀湖泊,藏语称其为「拉姆冬措」,意为神女千湖或仙女千湖。千湖山湖群自北向南可划分为初那、碧沽天池、锁上、三碧海四大湖群主体,每个湖群面积在 32~48 平方公里。其中,冰碛湖以碧沽天池湖群为代表,湖周可见冰川前碛侧碛,并广见冰川漂砾; 冰蚀湖以三碧海湖群为代表,湖周可见狭窄陡峭的冰川刃嵴,刃嵴中多有角峰。以三碧海、大黑海为中心,向四周散开,分布有数百个湖泊,周边沼泽环绕,拥有云南典型的高原湖泊和亚高山沼泽湿地。
哈巴雪山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东南部,是金沙江上游地区发育的现代海洋性山岳冰川的山地之一。哈巴雪山南北长约 25 公里,东西宽约 22 公里,主峰海拔 5396 米,其东面是一个长宽各约 6 公里的小型盆地大具盆地,东南是主峰海拔 5596 米的玉龙雪山,金沙江从西北噼开玉龙、哈巴两雪山形成世界最深的大峡谷——虎跳峡。
哈巴雪山由于位于我国亚热带气候区,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 5—10 月,干季时由于受南支西风气流影响,气候干冷,所以干湿季明显。哈巴雪山山高谷深,巨大的山体高差,形成了高山垂直性气候,从海拔 1600 米的金沙江谷底到海拔 5396 米的哈巴雪山主峰,年均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降水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而增加。哈巴雪山山顶发育的现代冰川是我国纬度最南的海洋性温冰川,海拔 4700 米以上为永久积雪区,最大年降水量可达 1600 毫米。在海拔 5000 米以上的区域发育有现代冰川,冰川总面积约 2 平方公里,储存的冰川固态水约为 1.05 亿立方米,年融水量约为 664 万立方米。

哈巴雪山海拔在 4400 米以上的山峰有 8 个,最高 5396 米的哈巴主峰耸立在群峰之上。第四纪冰川地貌在雪山的西北嵴两侧广泛发育,在海拔 4100 米以上发育有以角峰、刃嵴、冰斗、悬谷为主的冰蚀地貌带,海拔 4100 米到 3100 米发育有以冰川槽谷、侧碛、终碛为主的冰蚀—冰碛地貌带,冰碛末端以终碛为代表,终碛外缘则是冰川融水携带被磨蚀的砾石、砂、黏土等所留下的冰水沉积地貌带。哈巴雪山古冰期系列可划分为倒数第二次冰期、末次冰期早期、末次冰盛期(LGM)。哈巴雪山冰川类型为山谷冰川,其中倒数第二次冰期规模较大,在哈巴河沟谷中,古冰川长达 67 米,末端海拔约为 3100 米,雪线高度为 3675 米。末次冰期早期哈巴河古冰川比倒二冰期短 2~3 公里,末端海拔 3500 米左右,雪线高度为 4000 米。末次冰盛期(LGM)哈巴河古冰川比末次冰期早期短 1~2km,末端海拔为 3900 米左右,雪线高度为 4200 米。根据冰川平衡线处年降水量与 6—8 月多年月平均气温的关系,哈巴雪山现代理论雪线高度为 5100 米左右。
哈巴雪山冰蚀地貌主要表现为三级冰斗及冰湖地貌(图 1):第一级冰斗位于海拔 4200~4300 米,冰斗内部分布有冰斗湖,与黑海冰斗下的槽谷相连,谷壁陡峭,谷内的流水与哈巴河水在海拔 3200 米左右汇合成一条河流入金沙江。第二级冰斗位于海拔 4100-4200 米,集中分布在哈巴雪山西北嵴两侧,其中典型的为黑海冰斗,黑海又叫湾海,是一个明显的冰斗湖。黑海冰斗后壁呈扁平的围椅状,底部高程为 4120 米,冰斗长度约为 1037 米,宽约为 1010 米。沿黑海出口向下是哈巴河切穿古冰坎形成冰坎外的瀑布,落差达 140 米左右。向下发育着规模较大的冰川槽谷,宽阔平直,横剖面呈「U」形,长约 2230 米,在槽谷内侧清晰可见古冰川侵蚀基岩留下的冰川擦痕。与黑海冰斗以西北嵴相隔的海拔高度在 4125 米的冰斗,也是典型的冰斗,冰斗内部为小的冰斗湖,在冰斗出口处横亘着高约 5 米的冰坎,在冰斗的后壁海拔在 4200~4300 米之间发育有寄生冰斗。在 4125 米的冰斗冰坎下部的槽谷轮廓清晰,谷壁陡峭,槽谷长约 2100 米。在冰川槽谷的上游,从冰坎到下游大约 620 米的范围之内呈现出两级台阶状,是指发生过两次冰川作用。第三级冰斗是位于哈巴雪山南坡的大冰斗,大沟头冰斗为哈巴雪山规模最大的冰斗,冰斗底部高程约为 3240 米,呈围椅状,为典型的冰斗。大沟头冰斗之所以规模巨大,一是岩性条件所致,大沟头冰斗底部为变质岩,冰斗两侧岩性为灰岩;二是构造因素,由于冰斗恰巧分布在哈巴雪山的内部小断裂带上,断裂使得岩石容易破碎,加剧了冰斗后壁的溯源侵蚀,加强了冰斗挖蚀和侧向侵蚀,使得冰斗进一步扩大。
哈巴雪山山脚边居住着藏族、彝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有许多别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使这里保留了淳朴的民风。哈巴雪山主峰常年云遮雾绕。雪白的哈巴纯洁宛若圣女,似乎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双冰清纯净的目光在注视着你,不由在心底产生敬意和畏惧。
覆盖在哈巴雪山现代冰川被当地人称为「雪海」,位于哈巴雪山顶峰西北坡,常年为冰雪,冰层达几十米厚,终年不化。人迹罕至的雪山之上,每一块石头、每一挂冰川、每一棵花草都吸取了自然的精华而显得灵气十足。哈巴雪山因海拔高低的巨大差异形成了明显的垂直性气候,从山下的虎跳镇至哈巴雪山峰顶,需经过亚热带、寒温带、寒带、高寒带,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垂直的立体气候使她形成了变幻无穷的自然景观。
冰川是世界地貌地形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对整个气候有很大影响,是世界上大部分大江大河的上游源头,保护、关注冰川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 沈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