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共产党人怎么讲规矩

作者
作者

据《百年潮》记载:「刘伯承在与一位高级将领谈工作时曾经说过,1949 年刚解放进城,6 个军区司令员去看毛主席。当时他心想,毛主席可能要讲几句鼓励的话。可没有想到,毛主席开头就说:『你们这些人要守规矩,听指挥啊,不然我就从你们几个人开刀。』刘帅说,我听了以后,心里直打颤,他是多么严格啊!」

讲规矩,历来是党的优秀传统之一。老一辈共产党人讲规矩的故事于今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狠批林彪不讲规矩

1948 年 1 月 7 日,毛泽东给几个中央局和野战军的头头脑脑专门下达了《关于建立报告制度》(即子虞电),以「帮助各地不犯或少犯错误」。

毛泽东要求报告必须「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还特别给野战军与军区的「老大」们做了单独的要求:各野战军首长和军区首长,除作战方针必须随时报告和请示,并且照过去规定,每月作一次战绩报告、损耗报告和实力报告外,从今年起,每两个月要做一次政策性的综合报告和请示。

制度下达 6 个月后,林彪一次也没报告。毛泽东于是给林彪发了一封 2000 字的电报,措辞严厉地批评他,并举出邓小平这个好榜样:「我们 5 月间即告诉你们,像大别山那样严重的环境,邓小平同志尚且按照规定向中央主席做了综合性报告,并将邓小平同志来电转给你们阅读。你们的环境比大别山好得多,何以你们反不能做此项报告?」

1939 年,延安女子大学有个女学员在延河边的石坎下洗衣服,留守兵团一个战士边走边踢路上的石头,一块石头正巧打在那位女学员的头上。双方争执开来。毛泽东听了汇报,很不高兴:「今后要立个规矩,军队和地方出了问题,军队首先要做检讨。军队和地方闹了矛盾,军队首先要做自我批评,事情就比较好办了。凡是处理内部的团结问题,都要这样做。」

这一条不仅为留守兵团立了「规矩」,也为后来的军队正规化和处理好军民关系确立了原则。

周恩来:领导亲临现场指挥

1949 年 4 月 25 日,刚刚解放的北平电车厂遭敌特纵火破坏。周恩来一听到消息就马上中止正在进行的会议,赶往火灾现场。

周恩来对公安局相关领导说:「前清时,县太爷听说哪儿着了火,都亲自到现场。我们是人民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今后,你们公安局的领导遇上大的案件、事件,必须亲自到现场。」

周恩来立的规矩,更多是给自己和家人立的。

据 1976 年周恩来去世后,负责整理他和邓颖超两人工资收入和支出账目的人回忆,据统计,周恩来的工资是 400.8 元,邓颖超的工资 347.5 元。从 1958 年到 1976 年,一共是 161442 元,但两个人总共才积蓄了 5100 元。这是因为周恩来曾立了规矩:凡是积蓄够 5000 元,没什么用,就交党费。

进入和平年代以来,一些亲戚来找周恩来的多了,有的想托他帮助办一些事情,这让周恩来很伤脑筋。于是,周恩来给家人和亲戚朋友订了十条规矩。「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我代付伙食费;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等。

周恩来的弟弟周恩寿在内务部供职时,周恩来特地关照内务部部长曾山,要给周恩寿的干部级别定低一点儿、工资向低标准靠拢。周恩寿由于身体不太好,有时会休病假,周恩来就动员他早点儿退休,不要在单位里一边工作一边养病。邓颖超作为党内元老定级为行政五级,本来无可非议,可是周恩来仍旧要压下一级,按照六级的标准给邓颖超。

邓小平:平均一月三汇报

1949 年 11 月 30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刘邓大军解放并接管了西南重镇——重庆。

进城以后,刘伯承邓小平还带着从大别山出来的炊事员老程,每餐一荤一素外加一个咸菜和一个榨菜汤。后来,老程回老家去了,换了新炊事员,菜的花样多了,数量也多了,开始是四个菜,后来是六个菜,最后成了八个菜,鸡鸭鱼全有。

刘伯承和邓小平都生气了。邓小平问后勤部长:「我和刘司令员是个啥子伙食标准?」后勤部长不明就里,随口说道:「没有标准。按照供给制,实报实销,吃多少报多少,都可以。」

邓小平发火了:「你这个同志有意思。没有标准,地主老财吃饭,都要量入为出,我没有标准,我都把地主老财比下去了!你要知道,我们国家还很穷,好些人在饿饭,我不能没有标准。」

「那就请政委定一个标准吧。」后勤部长红着脸说。

「今后,按团级标准吃四菜一汤,一荤三素,不得超支!」

几天后,后勤的同志又来请示邓小平,说考虑到刘司令员的身体状况,这个标准太低了,是不是再提高一下?邓小平考虑了一下说:「就按师一级的标准,不能再提了。」

重庆刚解放,邓小平的弟妹们就来到重庆,请大哥帮忙介绍工作。

热情接待之后,邓小平说:「共产党的工作从来不白给,组织上首先要进行政历审查,合格了才有资格参加工作……共产党刚刚坐上中国的江山,开头就要开好,必须要定好规矩。西南这块地盘上的规矩是我来拍板制定的,我制定的规矩我首先来破坏,今后如何号令三军?」后来邓小平的弟妹们分别考上了「革大」和「军大」,结业后先后走上了工作岗位。

自 1948 年 1 月毛泽东下达《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后,邓小平不仅在大别山区的紧张战斗环境中严格执行这一指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和平建设时期仍然一以贯之。主政西南期间,邓小平把不定期汇报和定期汇报结合起来,除严格履行每两个月向中央作一次综合报告的工作惯例,事关重大、复杂或敏感性问题都在第一时间向中央汇报。邓小平在西南工作的 32 个月内,报送给毛泽东或中共中央的文电共计 99 份,平均每个月至少报送 3 份。(本刊辑)


作者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