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件有着落 事事有回音

作者
作者

2019 年以来,达州市纪检监察机关扎实开展纪律、监察、派驻、巡察「四个监督」协调衔接专题调研,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切实巩固发展反腐败胜利成果,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正风肃纪:发现一起,惩治一起

2019 年以来,达州围绕中心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建立与市委重点工作督导组、市委目标绩效办等单位的统筹联动机制,全年开展脱贫攻坚、生态环保、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定位」等专项监督检查 14 次;全面推进政治巡察,市县两级共计巡察地方、部门(单位)270 个,发现问题 7501 个、问题线索 429 件;积极配合省委巡视工作,组建工作专班,明确责任领导,集中力量核查巡视移交问题线索 732 件,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在全国上下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浪潮下,市纪委监委协助市委制定《达州市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13 项措施》,着力抓重点带一般,抓关键促全面,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83 件 119 人。

同时,市纪委监委扎实开展纪检监察系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排查大整改,严防「灯下黑」,加大对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处置力度,处置问题线索 88 件,涉及县处级干部 6 人,立案 4 件、党纪处分 2 人,政务处分 2 人。

对重点领域也绝不放过。达州深入开展「脱贫攻坚纪律作风保障年」活动,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重点打击,查处 272 件 406 人。同时拓展「一卡通」专项治理,全市于 2019 年 6 月实现「一卡统」,制发社会保障卡 667 万张,如今监管平台已上线运行,发放惠民惠农补贴 300.87 万人(次)7.03 亿元。还及时印发了《涉农保险保费补贴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加强监督,推进专项整治工作扎实开展。

扫黑除恶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市纪委监委加强与政法机关的沟通衔接,建立线索管理、双向移送、深挖彻查、协作配合等制度机制 7 项。2019 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问题 7 个,立案 9 件,查结 9 件,处理 18 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 11 人,组织处理 7 人,移送司法机关 1 人。对「保护伞」查处和问责追责为「零」的县(市、区)开展专项督导,压实责任、增添措施,督促抓实抓牢,实现突破。

达州重拳出击,聚焦反腐败工作,给违法违纪者以严惩,也给其他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

以案促改: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

2019 年以来,一方面,达州以蒲波、彭宇行、侯晓春等严重违纪违法案推进「以案促改」工作,协助市委组织全市厅级以上领导干部赴四川省法纪教育基地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另一方面,组织各县(市、区)和市级部门党政「一把手」向市纪委四届四次全会述责述廉,其中 5 人向大会口头述责述廉并接受市纪委委员询问质询,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

「红脸」「出汗」也必不可少,达州健全完善市委出题审题、市委常委统筹协调、纪委监委推动、职能部门和媒体承办、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点评、市县联动的「阳光问廉」工作机制。2019 年共开播专题节目 3 期,现场曝光问题 10 个,问责党员干部 40 人。市委书记、市长、市政协主席分别出席并点评,收到良好效果。

点评不够,暗访来凑。达州为强化干部作风监督检查,组建了 4 个监督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开展暗访督查,发现干部作风建设等方面问题 52 个,问责党员干部 17 人。紧盯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假日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 24 个,整改问题 10 个,问责 6 人。加强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监督检查,立案 23 件 26 人,全部通报曝光。

达州市纪委监委全体党员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

查得严,却也不是「一杆子打到死」,对于本就是受到诬告的党员干部要及时澄清,为其正名;而对于诚心悔过又受处分较轻的党员干部,也容许其纠正错误,改过自新。

2019 年,达州市纪委监委认真落实《达州市容错纠错实施办法》,积极开展澄清正名工作,为 73 名干部澄清正名,对 11 名干部容错纠错。制定《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实施方案》,对全市 1236 名受处分干部实现全覆盖回访;市本级回访教育 254 人,向市委推荐使用处分影响期满、表现优秀的干部 4 名。

「廉洁达州」微信公众号及网站也新改版,为更好地传递「廉洁达州」好声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分层分级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知识竞赛活动,实现全市 60 岁以下党员全覆盖,并持续深入开展「巴山文艺帐篷轻骑队(廉政分队)」走基层活动,坚持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组织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暨 2019 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巡展,在全社会营造了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

群众路线:宣民事,维民利

达州市纪委监委以问题为导向,借鉴供给侧改革思路,改变过去「自说自话」工作模式,变「我为群众做什么」为「群众要我做什么」,协助市委开展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 10 件事」活动。

首先是「问需于民」。通过大走访、大征集、大排查、大梳理「四大活动」,收集群众诉求 59 万条,经投票筛选、市委审定,将村社道路维护乏力、主城区灰尘噪音较大等 10 项问题作为全年整治重点,确保整治事项符合群众「胃口」。其次是「问计于民」。坚持「民事民作主、民需民谏策」,向群众征集「金点子」1039 个,由各集中整治牵头责任单位结合媒体征集意见和调研情况,拟定集中整治实施方案;由市纪委监委、市整治办点对点发函、面对面协商提出修改意见,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审定,印发实施市本级集中整治方案 13 个。然后是「问效于民」。通过问卷调查、网络投票和在达州日报社开办「面对面访谈」「面对面质询」节目等方式,由群众评价工作成效,用可感可见可得的方式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2019 年,达州评议信访案例,群众满意率达到 96.49%。

这组数据也说明了达州市纪委监委延伸监督触角的成效。达州市纪委监委组织动员全市 1971 名纪检监察干部轮流深入乡镇街道和村组社区,多形式开展院坝集中接访会、「三问」质询会、警示教育会和信访反馈评议会,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诉求,全方位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构建「干部定期走访接访群众成为习惯、群众定期反映问题成为习惯、多方协同解决问题成为习惯」三个常态,实现「监督一线挺进、民意一线汇集、问题一线交办、矛盾一线化解」。2019 年以来,已在 1425 个村(社区)开展集中接访会 912 场次;三问质询会 341 场次,质询干部 1380 人,整改问题 505 个;开展警示教育会 1207 场次,覆盖群众 60295 人。

在此基础上延伸,达州市纪委监委又进一步开展「千名纪检监察干部进万家」主题活动。全市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先后深入 2250 个村(社区),走访群众 31905 户,摸排问题线索 1096 件,收集解决群众诉求 3964 件,实现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基层。通过这些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现了信访举报量和检举控告量同比「双下降」。2019 年全市共受理信访举报 3139 件,同比下降 5.54%;其中,检举控告类 2113 件,同比下降 19.50%。

信访件的下降侧面反映出群众满意度提升,这也要求纪检干部更要严于律己,加强自身建设,锻造出一支纪检监察铁军。

打铁还需自身硬。达州市纪委监委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全要素使用 12 项监察调查措施,体制优势正在转化为治理效能,全面完成市县两级派驻机构监察更名赋权工作,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全覆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涌现出一批如市纪委监委离休纪检干部周永开那样的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其事迹作为活教材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掀起学习的热潮,号召全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以周永开为榜样,切实守牢初心、担当使命、找准差距、狠抓落实;深入开展全员培训工作,采取系统内业务骨干讲授、实务研讨等方式,开设 5 大类 23 个实务培训班次,市县两级 1058 人完成培训。坚持周例会集中学习制度,每周一召开工作例会,学纪学法、研究工作,推动各项工作安排落地落实。


作者 许秀莲 达州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