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出好作风「赢」赞声一片

作者
作者

「县级部门干部下沉到乡村 3500 余人次,走访群众 1.5 万余人,化解矛盾问题 5600 余个,解决乡镇困难问题 490 余件,主动为乡镇争取各类项目资金 6.2 亿余元……」一串串「硬核」数据,是广元市剑阁县「守基层」活动给群众交出的一份满意「答卷」。

剑阁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基层治理量大面广。县纪委监委调研发现,部分县级部门存在作秀式「走基层」、处理问题「踢皮球」、群众办事「多头跑」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病灶」,透支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为此,县纪委监委全面推动开展「守基层」活动,按照「乡镇有唿、部门有应,纪委集结、部门聚合」,定期向 26 个县级涉农部门发出问题清单,限时销号。部门与乡镇「面对面」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10 多天,村里通上了班车」

「10 多天,村里通上了班车,以后赶车安全了,费用也不高。」去年 11 月 22 日一大早,剑阁县城北镇水池村 10 余名村民集聚在村委会院坝里,等待客运班车。

去年 10 月中旬,县纪委监委在调研中发现,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部分村组的道路通了、宽了,但存在出行难、出行贵和出行不安全等问题,农村大多数老人、儿童主要靠乘坐摩托车出行。县纪委监委立即向县交通运输局发出了问题清单。随即,县交通运输局牵头,协调县交警大队、广运集团剑阁分公司,开通了水池村农村客运班车。

一个问题的突破推进了系统问题的全面解决。去年 11 月 25 日上午,在剑阁县普安客运站,以「转变作风、提升服务、助力脱贫、振兴乡村」为主题的通村客运班线发车仪式集中举行。

至此,全县开通农村客运班车 248 辆,基本实现「村村通」。四川广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正茂说,将始终把为民服务理念融入企业运营全过程,以民生实事彰显国企的责任担当和初心使命。

剑阁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母雪龙(右一)带队深入城北镇新华村开展「守基层活动」,收集群众困难和诉求。图/贾海凡

「不用开票,干劲又上来了」

剑阁县剑雄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城北镇锯山村 1 组至 3 组共栽植砂糖橘 200 亩、软籽石榴 150 亩,提供管理服务、务工等就业岗位 50 余个,为在家群众稳定增收提供了保障。

长期以来,因企业对税务政策理解不深,每季度或每半年支付务工费用,要求务工群众自行开具劳务费税务发票。

然而,因年纪偏大、路程远、出行不便,开票成本高,务工群众怨气越来越大,愿意去产业园区务工的越来越少。

日前,剑阁县税务局收到县纪委监委发出的问题清单后,迅速走访了解情况。原来,该企业的费用属于临时性用工费用,且单次支付给务工群众个人费用不超过 500 元,按照有关规定,可以不取得发票。随即,该局税宣小分队走进了该企业,点对点精准宣讲政策。

如今,县税务局正举一反三,强化监督检查。同时,税收政策大宣讲进农村、进企业系列活动正在全县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

「现在不用开票了,领钱方便,干劲又上来了。」正在锯山产业园区务工的王习明、魏银周等 30 名群众,都有着同样的体会。县税务局副局长黄红雨表示,全县增设 2 个便民办税服务点,实现半小时服务圈。

党的十九届四次全会《决定》指出,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剑阁县纪委监委推动开展「守基层」活动,督促县级部门转变作风,办事「窗口」下移,建立起长期「驻守」工作机制,是基层治理路径的有益探索。对推动「守基层」活动不力的,县纪委监委坚持「问责一批、曝光一批、教育一批、规范一批」。

谈到下一步打算时,剑阁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母雪龙说:「我们将下更大力气,持续推进『守基层』活动,让党员干部沉到底、底数清、有底气,提升治理能力,一件一件干好群众的事,整体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以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取信于民。」


作者 唐守忠 贾海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