瘾可戒,欲壑却难填

「拒 掉了某公司 offer,在事业边缘徘徊,求夸。」「有底气,会有更好的等着你!」复旦大学学生李某在微信群「复旦夸夸群」输入上述内容,5 分钟内,群内各路网友就从各个角度开始夸赞她。前些日子,各类夸夸群引发热议,这类群不仅在高校打得火热,在电商平台也被奉为赚钱法宝,公开售卖。
「是不是傻!」对于花钱买夸赞,不少网友嗤之以鼻。这种看似滑稽可笑的行为背后却蕴藏着许多人对社会认同的渴望,可以此来获得的心灵满足又有几分现实意义呢?恐怕这碗「鸡汤」仅仅是喝下去一时爽,若总想以此刷存在感甚至「上瘾」,小心「鸡汤有毒」。
有时候能让人过嘴瘾的东西也会碰钉子,比如槟榔。3 月 7 日,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应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要求」发布通知,称湖南所有槟榔生产企业即日起停止广告宣传。槟榔本身是有点天使与魔鬼同体的意思,很多人对其趋之若鹜的同时还不知道,这东西是一类致癌物。作为商业协会干涉广告主的正常经营已经有些尴尬了,更大的问题是,既然明里暗里皆有举证槟榔致癌的证据,那么,这个蓬勃发展的产业是怎样绕过层层监管的?
有的「瘾」不仅不好戒,反而会越来越「上头」。官瘾不小的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原党委书记、理事长高守良,日前因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双开」。北京市纪委监委的通报中,「对待群众态度恶劣」十分有「看点」,这项通常用在县级及以下落马官员的说法,却头一回用来形容高守良这个厅级干部。为官一方,高守良却在日常生活中「唯我独尊」,注重自我享乐,不仅超标准乘坐头等舱,公车私用,还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可在群众面前,他却耀武扬威,拔高自己贬低群众。此类为官思想膨胀到一定程度时,就只得靠「对待群众态度恶劣」来宣泄,达到炫耀自己官威的目的。在过足了「官瘾」后,高守良把官威越耍越大,最后将仕途也耍到了终点站。
为官有「官瘾」,受害人王某却有「被骗的瘾」。明知事有蹊跷,王某却因为对金钱的贪欲被骗 700 多万元。原来,他曾多次以 7.5 折到 9 折不等的折扣从冒充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工作者田某手中低价购买中石化、中国移动等储值卡,但只得到过一次上万元的储值卡,后来的卡都被对方以「单位储值卡变少」为由未兑现。最终,王某与其他 28 名被害人的被骗总额多达 3300 余万元。而田某也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并责令退赔被害人损失。
要说田某真有什么傍身的骗术,那倒是没有,可她为何如此能骗?究其根源,是因为她瞄准了受害人难遏的贪欲之瘾。可世上哪有免费的午餐,成天盘算着谋取私利的人自然也会成为他人眼中的猎物。看来有些「瘾」还是早日戒了为好。
作者 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