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心自律

作者
作者
提升标准经验规范解决

  “知足者常乐,贪婪者常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是先哲纵观人生成败、历史变迁得出的宝贵经验。知足,就是要确立正确的参照系,解决好心态平衡问题,做到常心自律。
  知足是一种做人的幸福,是一种做官的智慧,是一种做事的境界。当然,这里所说的知足,主要是從物质生活待遇上讲的;而在工作和学习上则不能知足。
  雷锋有句名言,“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恰如其分地道出了知足与不知足的辩证法。一个人只有生活上知足,才能保持健康的心态,工作才能尽职尽责。古往今来,在事业上不知足而成功者不胜枚举,而生活上贪慕奢华招致祸患者也屡见不鲜。党员干部知足就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时刻注意自身内在修养,保持良好的精神品格,正确对待地位,正确对待名利,不求今生今世当多大官,但求每日每天多干事。现在确有个别同志老是心理不平衡,职务嫌低、待遇嫌差、荣誉嫌少。如此不知足,难免欲壑难填,引火烧身。
  知足就要提升思想境界。把砺志、修身、养德当作终生不怠的功课,坚守信念、道德、法纪三道防线,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政治立场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
  知足就要去除攀比心理。攀比名利只会增加烦恼,攀比事业才会增加志气。要把参照系定位在与共产党员的标准和党对党员干部的要求相比上,比责任而不是比报酬,比奉献而不是比索取,比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不是比富贵荣华,时刻铭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共产党人品格,自觉把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作为根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时刻警惕和控制利益欲望,做到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清贫。
  知足就要保持平常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名利面前多一份淡定,诱惑面前多一份坚毅,去留面前多一份从容,真正做到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不为官欲所累,不为名利所牵,做个平凡人、保持平常心、干好平凡事、过平淡生活。在这方面,张公兰、刘庆超、孙沛丽三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为所有人做出了榜样。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坚持堂堂正正做好人,清清白白做好官,踏踏实实做好事,我们的事业必将蒸蒸日上,我们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
  
  (作者系中共沛县县委书记、县人太常委会主任,研究员)


作者 冯兴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