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廉会上市委书记问:「你们后背湿了没?」

台上的灯光照得人眼花,台下的哄笑声嗡嗡作响,报告厅里满满当当坐了好几百人,直播平台上不知道有多少观众。来之前,被问廉对象不是没有心理准备,但是现在,如坐针毡。
「打断一下,请正面回答问廉代表的问题。」
「您说(检查)去了,但没起到效果,那去的意义在哪儿?」
「如果你住在污染源边上会怎么办?黄局长,除了发函以外还能做些啥?」
问廉代表针对华蓥养猪场污染问题暗访短片的提问,被问廉者确实没法自圆其说,现场观众都在笑,被问廉对象额头上冷汗直冒。
主持人接着「补刀」:「如果您早几年住那儿,问题就解决了对不对?」
一名特邀监察员接过话头,「环保督查你们是怎么过关的?应付了事,走过场,欺上瞒下吗?」
3 月 12 日,广安市 2019 年第一期《阳光问廉》,围绕「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转观念、转作风、提能力、抓落实」这一主题展开问廉互动,节目曝光了老章办新证、面对群众办事「踢皮球」等 4 个典型案例,用大量的一手现场披露了相关单位的工作作风及能力问题,直面问题核心,并探寻解决之道。
广安话有个说法,叫「攒劲」,阳光问廉现场有观众如此评价,现场「画风」可谓「火辣」。
「笑意味着民意的犀利,刮在脸上痛不痛?」
「问题有主观原因,但也有客观原因,首先……」在被问廉代表发言环节,某单位被问廉代表刚准备陈述时便被主持人打断,「问题能不能解决?什么时候解决?」在被打断后,该被问廉代表当即表态:「一个月内整改到位!」这样的场景在当天直播现场不断上演。
「打太极」是混不过去的,打官腔、不合时宜的回答,会遭遇主持人和问廉代表毫不留情面的质问和打断,而台下观众不断爆出的哄笑,都让问廉现场的氛围紧张到让人不禁替台上的官员捏一把汗。
问题「打脸」,现场的打分测评更「打脸」。节目邀请了 50 名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基层工作者、机关企事业和特邀监察员代表组成的问廉考评团,通过手中的表决器对被问廉单位的答复情况进行现场投票考评。现场考评满意率如果没有达到 60%,将由考评团再次提问,重新作答后进行第二次考评;如果第二次考评依旧低于 60%,需由问题所在区县的主要领导现场表态,纪检监察机关对现场考评结果予以跟踪监督和处理。
主持人和问廉考评团的问题犀利又带有「麻辣味」。面对质疑,相关区市县分管领导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当场承诺会尽快整改,并且剖析了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表示回去后会加大力度狠抓党员干部作风问题。
「你们后背湿了没?是否真的自责?」
节目最后,广安市委书记李建勤对整台节目作点了现场点评,他一上台就对所有党员干部发出了「灵魂拷问」:「你们后背湿了没?是否真的在自责?」
「节目曝光的四个案例,表面上看是作风、能力、落实的问题,但实际上深层次反映了个别党员干部『三缺』:一缺为民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节目反映的情况来看,我们的个别干部缺少这一点,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有换位思维,没有站在群众的位置思考问题、谋划工作;二缺担当的精神,反映出个别干部工作中不担当、互相推诿、互相扯皮;三缺抓落实的干劲,个别干部把说了当成干了,把干了当成干成了,抓而不实等于不抓。
李建勤认为,《阳光问廉》节目通过典型案例曝光了广安个别党员干部作风不实、落实不力的问题,使观众都受到了教育,起到了问廉一个、警示一线、教育一片的作用。针对节目曝光的案例,既要立行立改,又要引以为戒,查找其他地方是否也存在类似现象,举一反三抓好整改。同时,要继续坚持把《阳光问廉》节目办下去,并要做到更好。要坚持不回避问题、不回避矛盾,这既是对问廉对象的一个考验,也是加强对受众的教育。他说,这档节目好,「要继续办下去」。
特邀监察员、广安振兴车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桂华说,他已经连续参加了 5 期《阳光问廉》节目,觉得这个节目能够促进基层问题的解决。「基本上每次我都会提问,因为我是代表人民群众提问,所以也不怕得罪人。」
作者 康琴 李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