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平台」实时对接 「照亮」民生资金

「以 前领补贴的卡和折子有好几张,很麻烦,现在所有的补贴全打到一张卡上,还可以第一时间在阳光监督平台上查询,发放的每一笔钱都清清楚楚,真方便。」3 月 12 日,在邻水县龙桥乡的便民服务中心,村民殷良谷正在查询自己的补贴资金到卡情况,对如今使用的「一卡通」赞不绝口。
今年以来,邻水县坚持问题导向,依托「互联网 +」科技手段,创新资金发放管理方式,将财政「一卡通大平台」与县纪委监委「大数据 + 阳光监督」平台对接,进一步推动形成全方位、立体式、深层次的「大监督」格局,切实让基层「微腐败」无处遁形。
告别「多卡在手」,打破壁垒「一卡通」
「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费、粮食直补款、土地流转费等,办理了不同的银行卡,每次领补贴都分不清楚带哪张卡,只好一股脑全带去试。」宋文兵谈起以往领取补贴的情况很烦恼。
为切实解决一人多卡、一卡多人带来的系列问题,该县按照「规范管理、方便群众、不重不漏、防治腐败」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关于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户一卡(折)」实施方案》,历时 4 个月,实现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一户一卡、多卡合一」。
今年 2 月,该县全面建成「一卡通大平台」,并通过该平台为贫困户拨付了第一笔补贴资金。同时,明确将 33 类 44 项惠民惠农资金全部纳入「一卡通大平台」发放范围,真正确保各项补贴资金「打卡直发」到户到人。
「通过『一卡通大平台』集中发放,不但实现了发放环节的统一,也减少了一些不可控因素,还保证了专款专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该县财监局局长游凯这样说道。
对接「两大平台」,民生资金「更阳光」
去年 9 月,县纪委监委依托「互联网 +」科技手段,探索建立「大数据 + 阳光监督」平台,将全县民生政策执行、民生项目实施以及农村低保、临时生活救助、危房改造等 50 余类、300 余万条资金发放数据向群众全方位公开公示。
「以后每次发放的补贴资金手机都会收到一条短信,自己还可以在县纪委监委『阳光监督』平台上查询政策和资金的发放情况。」石滓镇朱家寨八组村民刘钱飞表示以后再也不担心各种补贴资金「短斤少两」。
为确保「一卡通大平台」发放资金数据在第一时间向群众公开,方便群众查询、监督,该县将财政「一卡通大平台」与县纪委监委「大数据 + 阳光监督」平台进行无缝对接,将各项惠民惠农补贴资金发放情况实时、自动同步到「阳光监督」平台进行公开公示,群众可通过手机微信、电脑网站以及落地式触摸查询机进行随时随地查看,切实把民生资金发放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两大平台的整合,形成了一个集资金发放、公开公示、精准监督于一体的闭合链条,对促进公职人员依规依纪用权,查处基层『微腐败』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万爱明表示。
打通「信息孤岛」,精准监督「更高效」
在实现惠农惠民补贴资金由「一卡通大平台」统一打卡直达群众的同时,所有资金发放数据将自动上传到县纪委监委的「大数据 + 阳光监督」平台,县纪委监委对资金发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结合「大数据 + 阳光监督」平台后台收录的全县车辆信息、房产信息、财政供养人员信息、死亡人口信息、工商法人注册登记信息、村(社区)干部等基础数据,通过互斥资金分析,各类违规享受民生资金的行为一目了然。截至目前,通过平台发现疑似问题数据 1000 余条,涉及资金 300 余万元。
针对平台后台发现的疑似问题线索,县纪委监委分层次、分类别、分领域交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逐一调查核实,并督促其认真分析研判,剖析根源,深层次查找制度上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及时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同时,对不符合享受条件的受益对象进行全面清退,对违规领取各类民生资金进行全面追回。
此外,平台还提供「资格预审」功能,在各项惠民惠农补贴资金发放前,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可通过「阳光监督」平台后台数据对受益群众资格进行数据比对、资格预审,精准识别民生资金受益对象,切实从源头上加强风险防控,确保民生资金发放精准到位。
作者 刘伟 包俊